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3歲的寶寶對於教育來說是個檻

3的寶寶的行為和表現又比兩歲前躍進了一個新臺階, 在做某一件事時需要得到家長的讚揚和肯定, 所以從教育方面來說, 家長就要改變一些方式, 要從孩子的成長特別考慮, 使孩子智力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對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好處, 對於孩子的進步慢、好動、不聽話等現象, 家長要正確的態度對待, 因為這些表現不能證明孩子的智力是否高或低。

很多3歲寶寶說話慢急壞父母, 在說話、行動、數數等方面都比與同齡孩子要慢, , 看到孩子與小朋友的差距, 這時家長就開始擔心和著急,

Advertisiment
甚至還質疑自己的孩子智力發育有問題。 其實這些孩子的表現完全不用擔心, 因為教育界的專家認為, 孩子學習能力有別很正常。

3歲的孩子學習能力相當重要, 但不同孩子的學習接受能力不一樣, 不能因為孩子學習慢或表現不如其他孩子就責怪孩子笨。 其實孩子學習進度不一樣是正常的現象, 家長不應該因為這樣而質疑自己孩子的智力。 不能在孩子面前經常大發雷霆, 說自己的孩子"笨", 或當著其他小孩的面罵孩子, 這樣小孩幼小的心靈很容易受到傷害, 對自信和人格的建立都不利。

3歲是智力發育關鍵時期, 當小孩的行動或者表現並非如想像的進度時, 家長不妨換個角度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Advertisiment
小孩雖然年紀比較小, 但是還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對他的肯定和讚揚, 對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幫助。 對於3歲孩子好動的問題, 屬於運動機能佔優勢類型, 喜歡用肢體語言代表聲音語言。 據很多事例證明, 好動的孩子並不是多動症的表現, 反而這樣的孩子更聰明, 對身邊事物感覺無聊, 才會做很多小動作,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家長需要根據其特點, 以誇獎等方式進行教育。

對於孩子的教育, 父母都有不同的方式和見解, 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特別要注意教育方式, 以免不良的打罵、呵斥, 使孩子常常處於這種環境中, 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對其身心成長不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