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 是指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 是理財的智慧。 及早培養寶寶的財商, 並不是要把他變成守財奴, 而是要培養他從小學會正確使用金錢的能力。
財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人們獲得自由, 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理財能力是孩子將來在生活和事業上必須具備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這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幼兒階段就開始進行, 抓得愈早, 效果愈佳, 否則將會非常被動。
理財, 本身就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而如何將這些晦澀難懂的概念灌輸給我們的寶寶, 聽上去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其實,
Advertisiment
1、言傳身教
從小就要教育寶貝錢是來之不易的, 教育可以從家裡的水電開始。 寶寶3歲左右, 剛上幼稚園時, 爸爸媽媽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細節來教育:在寶貝自己洗手時我們就要求她節約用水。 為什麼要節約用水呢?因為每浪費一滴水, 就是在浪費媽媽辛苦工作掙來的錢, 這樣寶寶就會對錢有了一個概念——錢是爸爸媽媽每天出去工作辛苦掙回來的, 用的時候也需要大家一起來節約。
家長在寶寶面前也不能浪費, 比如我們外出就餐時不會多點菜, 因為點很多菜吃不掉, 就是一種浪費, 如果吃不了就要打包帶回家,
Advertisiment
通過這些形式讓孩子對錢產生初步的概念是不錯的做法, 尤其是爸爸媽媽能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會給孩子更大的影響。 節約、不浪費也是一種美德。
2、體驗式教育。
首先, 讓寶寶認識和接觸錢。 媽媽將錢包裡所有的人民幣拿出來, 讓3歲的寶寶認識各種面值不同的紙幣。 先認識面值最大的100元, 接著認識10元, 以及1元的紙幣。 還可以讓非非玩一下從大到小的排序, 以及認識數位和認識顏色的遊戲。
然後, 讓寶寶付帳。 在逛超市時, 我給寶寶10元, 並且告訴他今天媽媽就帶了10元, 然後讓非非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再次, 告訴寶寶掙錢的概念。 例如, 家長可以不厭其煩地告訴寶寶, 今天我工作了多長時間, 才換回了多少錢。 然後要求寶寶完成一件事情, 我也給相應的“酬勞”。
最後, 讓寶寶學會計畫用錢。 每次去超市買東西, 只賣日常需要的, 把每次買完東西找的零錢, 到家後便放進儲錢罐裡, 並讓寶寶一直保持這個習慣。 等到儲錢罐的錢到了一定數量後, 就拿出來買一些寶寶一早就期盼的益智玩具或是一些兒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