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種常見的孕期併發症的護理辦法

妊娠高血壓, 先兆子癇、妊娠糖尿病是高危妊娠中三種常見的疾病, 育兒專家提醒, 有此問題的孕婦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並遵照醫師指示做好各項身體指標的控制。
妊娠高血壓
懷孕期間如果發生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 或妊娠後期收縮壓比早期升高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升高15毫米汞柱, 就稱為妊娠高血壓。 通常在懷孕20周之後才會出現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較常出現在初產婦身上, 如果未能控制得宜, 有可能會發生胎兒生長遲緩、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窘迫, 嚴重者甚至危及母兒的生命安全。
Advertisiment

每天測量血壓, 有異常變化要及時就醫;症狀嚴重者, 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控制病情, 更嚴重時應住院治療;做好飲食控制, 不吃過鹹的食物, 以避免水腫加重;匆太過勞累或情緒激動, 儘量保持好心情。
先兆子癇
如果准媽媽出現妊娠高血壓、蛋白尿及全身性水腫, 就提示患了先兆子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如果先兆子癇控制不良, 進而出現全身性抽搐、昏迷, 情況就惡化為子癇。 子癇會嚴重威脅母子的生命, 好在在特別監護下, 這種情況在妊娠、分娩和產褥期極少出現。 育兒專家表示, 如果可以在症狀輕微時就做好控制, 母親仍有機會順利生下健康寶寶, 但是如果沒有做好控制, 依照病情不同,
Advertisiment
母親可能會有頭痛、視力模糊、視網膜剝離、血小板減少、肺水腫、肝臟出血等併發症, 而胎兒則可能發生胎盤鈣化、生長遲緩、胎兒窘迫甚至胎死宮內的危險情況。
護理重點
按時產檢, 檢査發現自己有妊娠高血壓、蛋白尿、水腫時, 就要提高警覺;積極控制好血壓, 居家多休息, 感覺身體不適時, 應該儘早就醫;情況嚴重時需要使用藥物來預防或控制痙攣發生;醫師會視懷孕狀況及周數決定適合的生產時機, 有時可能決定提早讓胎兒娩出, 寶寶出生後可立即接受早產兒護理;如果病情嚴重, 危及母親生命, 需考慮終止妊娠。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孕婦在懷孕之前沒有糖尿病史, 但懷孕後卻出現高血糖的狀況。 這是因為懷孕以後,
Advertisiment
孕婦體內分泌的某些激素有抵抗胰島素的作用, 而有少數孕婦本來胰島素功能就不佳, 所以會發生高血糖的情況。 孕婦過度進補、飲食不合理, 使胰腺長期超負荷運轉, 功能受損, 也是發生妊娠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如果妊娠糖尿病控制不當, 有可能會發生胎死宮內、巨大兒、早產、先兆子癇等, 另外, 新生兒出生後也較容易出現低血糖、低血鈣、呼吸窘迫、黃疸等問題。 懷孕期間如果發生妊娠糖尿病, 雖然產後會恢復正常, 不過曰後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護理重點
每天按時測量血糖值;與營養師討論, 制訂出最適合自己的營養攝取方案, 避免吃太甜、太油膩的食物;控制好體重, 維持適當的運動,
Advertisiment
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況。 如血糖控制不良, 需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