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種激素會影響鈣的代謝

人體內擁有一套完整的, 也是非常精細的調節體液中鈣平衡的機制, 以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神經、肌肉興奮性等。 在完成鈣平衡的調節過程中, 有一些含量極低卻作用極大的物質——激素, 參與鈣代謝的各個過程, 就像馬路上的紅綠燈, 管理著整個交通路況, 一旦紅綠燈出了故障就可能使交通陷於癱瘓。 這些激素有生長激素、性激素、甲狀腺素、糖皮質激素等等, 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有三種: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維生素D3。 它們主要通過影響腸道中鈣吸收, 骨組織和體液之間的鈣平衡, 以及影響鈣質在腎臟的排出而發揮作用。

Advertisiment
三種激素的分泌都能夠調節體內鈣離子的濃度, 又同時受到體內鈣離子水準的回饋調節而形成一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調節機制。

1、維生素D:維生素D是體內可以自身合成並且能夠長期貯存的物質。 人體每天生理合成的l, 25雙羥維生素D3(活性維生素D)約為0.5一1.0微克, 其主要作用為升高血鈣、磷水準, 以促進骨的鈣化。 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小腸上皮細胞吸收鈣和磷, 加速鈣、磷入血;促進骨骼中破骨細胞的活性, 促進骨吸收, 使舊骨質中的骨鹽溶解而增加骨鈣釋放, 直接刺激成骨細胞活性, 促進鈣鹽沉著。 在腎臟可以間接抑制甲狀旁腺素的作用, 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 減少尿鈣及尿磷的流失。

Advertisiment

2、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PrH)是由甲狀旁腺細胞合成並分泌的一種多肽類激素, 其分泌主要受到血清鈣水準的調控。 主要作用於腎和骨, 是一種升高血鈣的激素。 在骨組織主要是刺激破骨細胞對骨的吸收, 從而刺激骨重建過程。 在腎臟, PTH刺激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 並抑制腎小管對磷和重碳酸鹽的重吸收, 增加其排泄, 對於調節細胞外液的鈣平衡有重要作用。 此外, PrH還參與促使鈣二醇向活性維生素D轉變也能促進小腸粘膜對鈣的重吸收, 使血鈣濃度升高。

3、降鈣素:降鈣素則是一種降低血鈣的激素, 其產生和釋放受血漿高鈣濃度的刺激。 血鈣輕度上升就可以促進降鈣素分泌並作用於腎臟和骨骼, 使腎小管排出鈣增加和骨溶解減少,

Advertisiment
直至血鈣逐漸恢復正常, 降鈣素分泌減少。 因此它與PTH可謂一對“生死冤家”, 相互拮抗共同維持血鈣水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