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種與孩子的對話方式

每次端上桌的菜, 小峰看也不看, 就大吵著:“這個菜太難吃了!” 

小峰最不愛吃菜。 細心的媽媽以為他是因為菜葉難嚼咽不下所以才不愛吃, 於是每次都把菜剁得細細碎碎的, 還經常買來容易嚼的菜來做給小峰吃。 媽媽耐心地哄誘著:“小峰乖, 吃菜才能長得高, 長得壯, 眼睛還會變得特別亮。 ”爸爸著急了, 狠狠地說:“哪兒那麼多廢話, 今天你必須要把這菜給我吃下去!”結果惹得小峰大哭一場, 連飯也沒能吃。

其實, 小峰現在面臨的已經不再是這菜到底好不好吃的問題了, 由於小峰從沒有得到過父母的共鳴,

Advertisiment
於是小峰在吃菜的問題上拒絕與父母進行感受交流。 面對這樣的孩子, 父母也許可以試一試另一種對話風格:“這菜真的不好吃嗎?讓我嘗一嘗。 ”然後告訴他媽媽對這道菜的感受, 再問問小峰吃菜時的真實感受。 媽媽就可以慢慢地發現小峰喜歡的口味, 並以此來打開小峰不吃菜的缺口了。

解釋型的母親會說:“這個菜很有營養, 吃了它會……”有利於孩子獲得更多的相關知識, 凡事講道理, 但孩子可能會不願意跟父母多說話;命令型的母親會說:“不要這麼多話,快吃!”可能有助於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但不利於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非干預型的母親會說:“真的?讓我嘗一嘗。 ”不給孩子任何壓力, 這種方式較有利於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並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使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一種開放和動態的交流方式。

幾點小建議:

1、只在孩子感興趣和表示願意聽你說的情況下, 才使用解釋型風格對話, 以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在緊急情況或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情況下, 要使用命令型風格的對話, 以迅速制止危險行為或不良行為;

3、對於逆反心理強烈及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孩子, 要多使用非干預型風格對話, 以激勵他大膽表達自己的欲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