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6歲孩子性蕾期出現 家長要重視

當小女孩把厚厚的毛巾塞進上衣扮成孕婦、當男孩們拉開內褲比比誰的“小雞雞”大、當孩子堅持要看大人洗澡、當他們熱火朝天地議論為什麼男孩可以站著尿尿女孩卻不行時……種種跡象正在向成人傳達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孩子性蕾期到了!

孩子性蕾期是指3~6歲孩子所經歷的性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這時孩子就如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 同時作為一朵花的存在, 他們意識到自己性☆禁☆器官的獨特之處, 開始自發地瞭解性☆禁☆器官的奧秘, 並對男女之情有了最初的認識。

Advertisiment
孩子性蕾期有以下3個特點:

生理——玩弄生☆禁☆殖☆禁☆器好像很舒服。 人體的生☆禁☆殖☆禁☆器本來就有比較豐富的神經末梢, 觸摸或者刺激會給身體帶來快感。 當孩子發現這一點時, 會對自己的生☆禁☆殖☆禁☆器產生很大的興趣, 並不斷地刺激它。 男孩表現為玩弄生☆禁☆殖☆禁☆器, 女孩有時也會通過夾腿、摩擦等方式刺激陰部。

心理——為什麼女孩沒有“小雞雞”。 當孩子意識到男女性別不同之後, 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很想看看異性的生☆禁☆殖☆禁☆器是什麼樣的。 而當女孩發現男孩有“小雞雞”自己沒有時, 可能會產生失落感, 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 不如男孩。 相比之下, 男孩子可能會因此驕傲。

情感——長大後我要跟媽媽結婚。 這個時期的孩子學會了“談情說愛”——“我正在跟朵朵談戀愛”、“長大後我要跟媽媽結婚”,

Advertisiment
並且會對兩性情感非常感興趣。 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口頭上“戀愛”, 有的孩子卻可能真動心了, 比如男孩一定非常愛媽媽, 所以才想跟媽媽結婚。

那麼對於孩子性蕾期,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 我們要確定的是, 對於孩子的這些情況, 爸爸媽媽不能打罵批評, 因為這是正常的一些生理心理上的過程。

滿足好奇心。 4歲前, 可以暫時不強調隱私概念, 應該滿足孩子對他人或自己身體的探索, 有利於孩子瞭解兩性身體特徵的差異。 孩子的性☆禁☆遊☆禁☆戲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為, 更多的是兒童成長中的正常需要。

不羞辱、不評判。 當孩子有“不當”做法時, 父母不要羞辱他, 不要用成人社會的倫理標準去評判,

Advertisiment
或者告訴他這是不好、不文明的行為。 這樣容易使孩子產生“性罪惡”的觀念, 或者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建立隱私意識。 4歲之後, 要逐漸教育孩子認識隱私、保護隱私。 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男人和女人, 然後用彩筆標記出哪些身體部位不可以讓他人看、摸, 自己也不可以去看或摸他人的這些部位。

明確身體界限。 不管是多熟悉的人, 如果要看或摸自己的隱私部位, 都要大聲地對他說“不可以”, 並立即告訴爸爸媽媽或幼稚園老師。

制止性☆禁☆遊☆禁☆戲。 孩子瞭解隱私和身體界限之後, 應該制止他們之間的性☆禁☆遊☆禁☆戲。 父母的語氣應堅決果斷, 不宜多做解釋。

減少性傷害。 夫妻生活要回避孩子, 注意避免孩子通過電視、網路看到成人性☆禁☆愛鏡頭。

Advertisiment
若孩子無意中看到, 不要躲閃, 平靜地告訴孩子, 那是大人表達愛的方式, 小朋友可以通過把手、擁抱表達喜愛。

建構正確的性別認知。 按照傳統的性別觀念養育孩子, 不要把女孩當男孩養, 男孩當女孩養。 同時, 強調兩性的平等性, 女孩也有“小雞雞”, 只不過長得跟男孩子的不一樣。

引導情感走向。 孩子提出要跟某位小朋友談戀愛或跟媽媽結婚時, 首先要肯定孩子良好的情感願望, 同時可以引導他“可以跟小朋友做最好的朋友”, 而“即使不結婚, 媽媽也會陪伴你很久很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