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轉變的過渡期,
在這一時期會同時具有這兩種思維特點,
但缺乏抽象邏輯思維。
如,
一幼兒偶然將“黃”、“藍”兩種顏料混合生成了“綠色”顏料,
面對“綠色”這一行為結果問他哪兩種顏料混合生成了“綠色”,
他可能會茫然無措。
但是,
如果邊操作邊提醒他,
那麼這個問題可能就比較簡單了。
再如,
媽媽的牙“倒”了,
小傢伙可能會想到要將它“扶”正。
其實,
生活中許多趣事都源于幼兒的這一思維特點。
掌握數的概念是邏輯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4歲幼兒能辨數、認數、點數,
開始形成數概念。
Advertisiment
一個4歲的孩子可能會認為完全對齊的兩枝鉛筆一樣長, 稍微錯開就不一樣長了, 這並不是因為他笨, 而是由於他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所決定的。 這時父母應讓幼兒親自操作, 將兩枝鉛筆對齊, 問他:"是否一樣長", 然後讓他自己將鉛筆錯開, 問他"有沒有換走鉛筆或鉛筆還是原來那兩支嗎?", "原來一樣長現在還一樣長嗎?"在這種實際操作中幫助幼兒明確長度並不因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Advertisiment
再次父母要明確數學邏輯智慧不是靠機械地背古詩算數學題發展起來的, 而是在兒童與周圍環境的主動地相互作用過程中發展成熟的。 也就是說智力是不可教的。 在與同伴的遊戲中他們可能獲得"小麗比小紅高"、"我比小紅矮", "那麼我最矮"的邏輯遞推知識。 這種主動獲得的知識經驗才易於被遷移到其他問題情景中。 只有在他親自嘗試不同紙張做成的小船能漂浮多久時, 他才能真正體悟到什麼叫"硬度", 什麼叫"透水性"。 這些經驗遠比成人灌輸的概念和理論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 更能促進孩子數學邏輯智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