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也就是先天生物預製程式決定嬰兒動作發展共同的程式和大體的時間表。 大運動的發展是沿著抬頭、翻身、坐、爬、站、走的方向發展, 手的動作是從大肌肉到小肌肉發展。
如果父母不給孩子創造條件促進運動發展, 就會使運動發展延遲, 運動延遲對智力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因為神經肌肉運動向腦提供的刺激作用, 是智力發展的源泉。 4~6個月的寶寶應該學會什麼運動能力呢?我們從大運動能力和手的精細動作兩方面來說。
大運動:學會翻身和坐
Advertisiment
孩子天生有運動的主動性, 如果你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環境, 穿的不要太多, 他們自己就會學會翻身。
4個月嬰兒能在仰臥玩耍過程中, 不斷地掙扎著要翻身, 這時可以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放在他身旁, 當他想把身旁的玩具拿到手時, 就會翻過身來。 開始時, 嬰兒翻過身後一隻手臂常常壓在身體下面, 家長可給予一定的幫助, 慢慢地訓練嬰兒自己將手放好, 靈巧地翻身, 自由地選擇姿勢。 家長有意識地幫助寶寶向左右兩個方向翻。 通過翻身, 變換姿勢, 使寶寶變更方向認識世界。
這時嬰兒頸部、前臂及腰部等肌肉力量逐漸增強, 可試著將嬰兒拉坐起來。 其方法是:嬰兒在仰臥位, 家長抓住寶寶的兩隻小手, 口中說“寶寶,
Advertisiment
5個月時, 大人要扶他坐一會兒。 這時寶寶的軀幹肌肉已可支援脊柱直立片刻。 練習靠坐時, 將嬰兒放在有扶手的沙發上或小椅子上, 讓他靠坐著玩一會兒。
直立跳躍是寶寶最高興的事。 練習時, 家長取坐位, 雙手扶住嬰兒的腋下, 使嬰兒的雙足在家長的腿上一躥一躥地跳躍, 每次一分鐘左右, 每天可練習1~2次。 這既是一種肌肉力量的鍛煉, 又是嬰兒歡快情緒的體驗, 為早期學習站立做準備。 如果孩子不主動跳躍, 也屬於正常的, 可以做被動地跳躍活動。
Advertisiment
6個月時, 幼兒可以從靠坐到獨坐。 把玩具放在夠得到的地方, 讓寶寶坐著玩一會兒。 每次時間不宜太長, 開始5~10分鐘, 每天練習3~4次。
翻滾、打轉可訓練全身肌肉運動及感覺和運動協調性。 翻滾:在平坦不太軟的床上, 寶寶先仰臥, 用一件新鮮的、有聲有色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引導他從仰臥變為側臥、俯臥, 再從俯臥轉成仰臥, 讓寶寶翻身打滾。 打轉:讓寶寶俯臥床上, 大人用玩具在寶寶一側引誘。 這時寶寶會以腹部為支點四肢騰空, 為了想夠取玩具, 身體在床上打轉轉。
精細動作:使手靈巧起來
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嬰兒的思維稱為動作思維或者手的思維, 所以手的靈巧對智力發展非常重要。
4個月的寶寶覺醒時,
Advertisiment
5個月練習一手抓一個物體的能力。 抱寶寶坐在桌前, 在桌面上寶寶的手能夠到的地方, 放兩個核桃或兩個小玩具, 孩子會伸手先抓取一個, 家長可幫助他用另一隻手抓住另一個。 練習準確抓握, 成人可抱他在膝上, 面對桌子, 前面放不同性狀、不同大小的東西, 讓他練習一下子準確抓起來。 可把玩具放在不同的距離,
Advertisiment
6個月練習積木傳手。 寶寶坐在床上, 媽媽給他一塊積木, 等他拿住後, 再向同一只手遞另一塊積木。 看他是否將原來的一塊積木傳遞到另一隻手後, 再來拿這一塊積木。 如果他將手中的積木扔掉, 再拿新積木, 就要教他先換手後再拿新的。 練習幾次之後, 他會學到這一本領。
抓取小東西。 用手指抓小的東西, 可以鍛煉指尖細小肌肉的協調動作。 手抓東西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先學會全手大把抓以後, 拇指和其他指對捏捏取, 如果嬰兒10個月還不會用拇指食指對捏抓取細小東西, 就可以懷疑他有智力發育障礙。所以家長要讓寶寶練習用手抓東西從大逐漸變小,但要以衛生安全為原則,以免誤食危險。
大運動和手的活動對嬰兒心理發展,包括認知、情緒和社會性行為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希望家長們在嬰兒養育過程中,有意識地通過遊戲的方式,促進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
就可以懷疑他有智力發育障礙。所以家長要讓寶寶練習用手抓東西從大逐漸變小,但要以衛生安全為原則,以免誤食危險。大運動和手的活動對嬰兒心理發展,包括認知、情緒和社會性行為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希望家長們在嬰兒養育過程中,有意識地通過遊戲的方式,促進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