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6天寶寶喝完母乳後竟然窒息死亡


【新聞回顧】

1月26日上午10點左右, 某國際醫院急診室, 一個剛來到世界46天的小生命搶救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 孩子的母親說, 兒子經常嗆奶,

Advertisiment
有時候還嗆得很厲害。 這一次孩子也嗆奶, 經過處理後以為沒事了, 哪裡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經過我們檢查後發現, 孩子的鼻孔裡還有奶水凝固的塊狀物。 應該是孩子嗆奶, 吐了後誤吸進氣管, 量多了後就導致窒息, 最後死亡。 ”醫生還介紹, 最近醫院兒科接診了不少患肺炎的嬰幼兒, 絕大部分都是因嗆奶引起。 孩子吃奶吃得太快, 回奶後進入氣管, 輕者導致肺炎, 重者導致窒息死亡。

【基本上100%新生兒都會有嗆奶的經歷!】

嗆奶是胃食管返流的一種表現。 食管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推進食物和液體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下期間胃內容物反流。 新生兒和嬰兒的食管呈漏斗狀, 黏膜纖弱、腺體缺乏、彈力組織及肌層尚不發達,

Advertisiment
食管下段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 控制能力差, 常發生胃食管反流, 絕大多數在8至10個月時症狀消失。

明白了嬰幼兒器官構造的功能特點, 為何會嗆奶就不難理解。 嗆奶來自各種各樣的因素, 比如餵奶姿勢不對, 吸奶時吞咽過多空氣、吸入奶量過多等。

Advertisiment

【新手媽媽如何正確餵奶?】

現在很多年輕媽媽都不會餵奶, 孩子嗆奶簡直成了家常便飯, 其實餵奶是個很講究的技術活, 新手媽媽尤其要注意掌握餵奶時機、姿勢、速度等。

1.合理控制餵奶量。 新生兒胃容量約為30~60ml, 後隨年齡而增大, 1~3個月時90~150ml, l歲時250~300ml,故年齡愈小每日餵食的次數應較年長兒多。 胃排空時間隨食物種類不同而異, 稠厚含凝乳塊的乳汁排空慢, 水的排空時間為1.5~2小時, 母乳2~3小時, 牛乳3~4小時。

2.母乳餵養時, 寶寶應斜躺在媽媽懷裡(上半身成30~45度), 不要躺在床上餵奶。 人工餵養時, 寶寶不能平躺, 應取斜坡位, 奶瓶底高於奶嘴, 防止吸入空氣。

3.媽媽泌乳過快, 奶水量多時, 用手指輕壓乳暈, 減緩奶水的流出。 人工餵養時, 奶嘴孔不可太大,

Advertisiment
奶瓶倒過來時, 奶水應成滴而不是成線流出。

4.媽媽的乳☆禁☆房不可堵住寶寶鼻孔, 一定要邊餵奶邊觀察寶寶表情, 若寶寶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圍變色發青, 應立即停止餵奶。 近幾年也發生過媽媽半夜餵奶時疲倦打瞌睡, 導致乳☆禁☆房堵住寶寶鼻孔的悲劇, 新手媽媽一定要謹防。

5.喂完奶後, 將嬰兒直立抱在肩頭, 輕拍嬰兒的背部, 幫助其排出胃內氣體, 最好聽到打嗝, 再將其放到床上。 床頭宜高15度, 右側臥30分鐘, 再平臥, 切忌不可讓孩子趴著睡。

6.儘量不要在寶寶哭泣或歡笑時餵奶, 更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 很容易因為吃得太急容易嗆;家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 孩子吃飽了不可勉強再喂, 沒有反抗能力的嬰兒很容易因此出現意外。

Advertisiment

【發現嗆奶後又該怎麼辦呢?】

嬰兒發生嗆奶後的最佳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 一旦孩子出現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難、心跳驟停等, 均提示嗆奶已經發生, 此時父母應當立即讓嬰兒身體平躺並側臥, 用手拍其背。 手掌微窩, 拍在嬰兒背部要成空心巴掌, 引起寶寶身體的震動, 從而使其吐出嗆入的液體。

如果吃奶吃的過急而發嗆奶窒息, 需要應將其俯臥在搶救者腿上, 上身前傾45~60度, 利於氣管內的奶引流出來。 同時也要及時清除嬰幼兒口腔異物, 讓其哭泣或是咳嗽, 有利於將氣管內的奶咳出, 緩解呼吸。 切忌, 如果嗆奶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