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早產兒>正文

4個助于早產兒強壯的計劃

敏敏家的寶寶提前來到人世, 令家人都措手不及, 在醫院里, 寶寶有護士看護, 如今要出院回家了, 家人簡直是忙做一團, 不知道該怎樣才能照顧好這嬌弱的寶寶。

醫學名解——早產兒

早產寶寶是指胎齡未滿37周, 出生時體重低于2.5千克, 身高少于46厘米的寶寶。 由于寶寶在母體內發育時間過短, 容易導致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 功能不全, 生活能力差, 抵抗力低等健康問題。 不過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只要能抓住早產寶寶2歲前這段寶貴的時間, 做到科學喂養、做好日常的悉心護理, 早產寶寶照樣不會輸給他人!

Advertisiment

計劃1 :精心喂養

● 母乳最佳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 早產寶寶由于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 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喂養。 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 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 且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 這些對早產寶寶健康更加可貴。 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寶寶, 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 寶寶體重也會逐漸增加。 母乳不足, 體重低于2000克的早產寶寶需要加鐵強化的配方奶喂食, 配方奶中還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 吸后再食

早產寶寶對于營養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寶寶, 但這也和早產寶寶的生理特點存在著矛盾。 早產寶寶的吸吮能力較差, 吞咽反射不敏感,

Advertisiment
過多、過快的喂養很容易發生嗆奶, 對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 媽媽要按時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 然后將吸出來的奶水再喂給寶寶。

● 少食多餐

早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 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 吃奶量過多易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 嚴重時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 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調解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之間的矛盾。 新媽媽喂寶寶時可以縮短間隔時間, 奶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 讓寶寶脆弱的消化系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 一般體重1500~2000克的早產寶寶一天喂哺12次, 每2小時喂一次。 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 每3小時喂一次。

● 營養補充

早產寶寶還需補充適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避免因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發生身體病變。

Advertisiment
對于寶寶的身體情況, 新媽媽每天應做詳細記錄, 便于準確分析并及時調整營養結構。

計劃2 :適宜環境

● 溫度濕度

早產寶寶存在著某些器官的障礙或缺陷, 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的生活環境。 早產寶寶皮下脂肪少, 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 對環境溫度的變化敏感, 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而寶寶自身又不能有效地調節體溫, 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但保溫并不等于把寶寶如竹筍般層層包裹, 在家庭護理中,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 室內相對濕度在55%~65%, 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 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寶寶保溫。 寶寶體溫應保持在36℃~37℃, 上、下午各測量體溫1次, 當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相差超過1℃時,

Advertisiment
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 若體重達到3000克以上, 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 可與正常新生寶寶一樣洗澡。 但在寒冷季節, 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度。

● 預防感染

由于早產寶寶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 除了專門照看寶寶的人外, 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入早產寶寶的房間, 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感染者則更應列入“禁入黑名單”, 以防交叉感染。 在給寶寶喂奶或接觸寶寶前, 應用肥皂及熱水洗凈雙手, 要換上清潔干凈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 新媽媽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傳染疾病時, 給寶寶哺乳應戴口罩, 避免將寶寶感染。 奶瓶、寶寶用具應每天消毒, 床具要常洗曬, 居室注意通風, 每天為寶寶洗澡、更換衣服,

Advertisiment
保持皮膚清潔, 這些日常注意小事項都可以降低寶寶感染的幾率。

計劃3 :良好撫觸

早產寶寶不僅生長發育落后于正常寶寶, 心理和智力上的發育也會在起跑線上落后。 對寶寶進行良好的情感撫慰和心理引導, 寶寶的先天不足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彌補的。 撫觸是寶寶非常需要的親密接觸, 有助于調節其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 增加迷走神經的緊張性, 促使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 同時減少寶寶的焦慮情緒, 增加睡眠時間和奶量。 撫觸可以減少寶寶哭鬧, 使寶寶更好地睡眠。 而腹部的按摩, 可以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 撫觸給寶寶帶來的觸覺上的刺激會在寶寶大腦形成一種反射, 這時寶寶的眼睛、手腳跟著活動起來,當這種腦細胞之間的聯系和活動較多時,就促進了寶寶智力的發育。

計劃4 :定期檢查

● 預防接種

當寶寶體重達到2000克時,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由于寶寶出生體重、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預防接種程序只能因人而異,由醫生為寶寶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新媽媽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為寶寶進行接種。

● 聽力檢查

在寶寶出院前,醫院應對早產寶寶進行第一次聽力篩查,新媽媽一定要向醫生詢問結果。如果篩查沒有通過,應根據醫生的安排進行復查。若已通過篩查,爸爸媽媽也應注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存在任何疑慮,都應進行再次聽力篩查或診斷性評估。再次篩查或診斷性評估應在耳鼻喉科進行。

● 視力檢查

早產寶寶視網膜血管發育往往不成熟,這種情況稱為“早產兒視網膜病”,是導致嬰幼兒視力損傷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對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體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產寶寶,在生后4~6周應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可避免或減輕寶寶日后視力異常的出現或程度。

● 腦部檢查

早產寶寶出生后腦發育過程中也會存在各種異常情況,定期請具有指導寶寶生長發育經驗的醫生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早期治療和糾正。只要寶寶在出生后1個月內不存在腦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腦發育異常等遺傳或嚴重損傷性腦病,定期接受醫生的指導后,寶寶的行為發育與正常寶寶間不應有明顯差異。

這時寶寶的眼睛、手腳跟著活動起來,當這種腦細胞之間的聯系和活動較多時,就促進了寶寶智力的發育。

計劃4 :定期檢查

● 預防接種

當寶寶體重達到2000克時,可以考慮實施預防接種。由于寶寶出生體重、經歷的疾病過程也不同,預防接種程序只能因人而異,由醫生為寶寶制訂特殊的預防接種時間表,新媽媽應該根據這特殊的時間表到當地保健部門為寶寶進行接種。

● 聽力檢查

在寶寶出院前,醫院應對早產寶寶進行第一次聽力篩查,新媽媽一定要向醫生詢問結果。如果篩查沒有通過,應根據醫生的安排進行復查。若已通過篩查,爸爸媽媽也應注意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存在任何疑慮,都應進行再次聽力篩查或診斷性評估。再次篩查或診斷性評估應在耳鼻喉科進行。

● 視力檢查

早產寶寶視網膜血管發育往往不成熟,這種情況稱為“早產兒視網膜病”,是導致嬰幼兒視力損傷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對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體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產寶寶,在生后4~6周應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可避免或減輕寶寶日后視力異常的出現或程度。

● 腦部檢查

早產寶寶出生后腦發育過程中也會存在各種異常情況,定期請具有指導寶寶生長發育經驗的醫生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早期治療和糾正。只要寶寶在出生后1個月內不存在腦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腦發育異常等遺傳或嚴重損傷性腦病,定期接受醫生的指導后,寶寶的行為發育與正常寶寶間不應有明顯差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