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歲以下手足口病發病率高

4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

陳黎明說, 手足口病為嬰幼兒常見傳染病, 由腸道病毒引起。 人群對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 但學齡前兒童尤以4歲及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占85%-95%, 潛伏期約2至7天。

Advertisiment

據同仁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魏紅介紹, 由於皰疹性咽炎等疾病也會出現相似的皮疹、潰瘍症狀, 不少家長易將這些病混淆。 魏紅提醒, 若發現孩子手、足、口以及肛周同時併發皮疹、潰瘍症狀, 很可能就是手足口病, 應立刻有針對性就醫。

幼稚園是主要預防場所

陳黎明表示, 手足口病的患者、隱性☆禁☆感染者和無症狀帶毒者為主要傳染源。 主要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可以飛沫形式感染別人;皰疹液、糞便中的病毒也可傳播給別人。 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經口傳染, 並常造成傳播。 目前, 對手足口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

Advertisiment
也沒有特效藥物來治療。 因此, 注意預防隔離非常重要。

陳黎明和魏紅都認為, 幼稚園是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場所, 因此幼稚園一定要做好兒童生活用品、玩具的消毒工作。

家長一旦發現可疑病例, 應把孩子隔離在家休息或就醫, 避免傳染給其他兒童。 家長還應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不要讓孩子吃手或啃咬玩具, 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牙刷、手帕和餐具。 同時, 加強孩子的身體鍛煉, 提高抵抗力。

特別注意致命性併發症

陳黎明提醒說, 個別手足口病患者還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肺炎、腦炎或腦膜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魏紅也提醒家長在患兒就醫後, 應密切注意孩子的反應, 如出現活動明顯減少、精神不振、長出氣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就有可能是出現了某些併發症, 應馬上就醫。

推薦閱讀:先天遺傳病也“重男輕女”? 輪狀病毒每日放倒上百小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