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種生產姿勢大比拼

分娩可不是非要躺著不可哦, 坐著、站著、水中……都是可以的, 有些姿勢還會讓分娩過程比躺著生更輕鬆, 有沒有興趣換個姿勢生產?

鐘南怎麼也沒想到, 在醫生的建議下, 自己竟然在寬大的可調式產床上“坐著”生下了可愛的寶貝。 不少准媽媽都聽過坐著生孩子、水中分娩, 也覺得很好奇, 但是, 很多人對這些分娩姿勢的真實情況還不是很清楚, 甚至在觀念上還有不少誤區。 那麼, 各種生產姿勢的真面目到底怎樣?是不是真如不少准媽媽們認為的那樣, 分娩的一切痛苦部在換個姿勢中迎刃而解?一起來揭開4種主要生產姿勢的面紗吧!

Advertisiment

三種錯誤觀念

觀念一:一個姿勢分娩到底

准媽媽們會以為從陣痛開始, 就要保持生產姿勢。 事實上, 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 准媽媽不可能始終保持著種姿勢。 在分娩的第一產程裡, 醫生總是儘量鼓勵准媽媽們多活動來減少或緩解分娩時的疲勞。 一般討論的分娩姿勢是指寶寶即將娩出時媽媽所採取的姿勢, 即快進入或是在第二產程的姿勢, 完成第二產程僅需要1~2小時。

觀念二:換個姿勢就能順產

很多准媽媽認為換個生產姿勢, 原本不能順產的也能順利生產了。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決定准媽媽能否順產, 主要取決於分娩時的4個條件:產力的強度、產道寬敞度、胎兒的大小和精神因素。

Advertisiment
只有這4個因素相互適應了, 順產才有可能。 若其中任何一個有問題, 難產就可能發生。 因此, 從醫學角度上說, 如果順產的條件符合了, 什麼姿勢都能順產。

觀念三:姿勢決定產程長短

有的准媽媽誤認為換種姿勢能縮短產程。 其實, 分娩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讓寶寶娩出的前進動力, 並不決定于准媽媽分娩時的姿勢。 這是因為寶寶在通過產道時, 每一個姿勢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是急不得的。

正確理解分娩

分娩姿勢並非自由選擇

在分娩時選擇了合適的姿勢, 的確可以減輕准媽媽的痛苦, 但並不是所有的准媽媽都可以採用自由的分娩方式。 比如, 有這三種情形的准媽媽目前還不能自己選擇分娩姿勢:頭盆關係有異常情況的.有產前併發症的,

Advertisiment
如胎膜早破、胎位不正、產前感染、出血等.有妊娠合併症的, 如高血壓、心臟病等。

分娩姿勢需要專用設備

分娩姿勢不能單純理解為准媽媽在分娩時就可以站著、躺著或泡在水裡生寶寶, 需要配備專用的設備、器材。 例如, 選擇坐式分娩姿勢分娩, 需要在專門的分娩床上進行, 這種可以自動調整的產床給分娩提供了很大幫助。 而在水中分娩時, 產婦需要躺在特殊的浴缸中, 這種浴缸對消毒和恒溫設施的要求相當高。 購買這些專用設備需要付出高額的費用, 讓很多醫院難以承受。

變換姿勢必須提前培訓

分娩時最讓醫生擔心的就是胎兒即將娩出的時刻, 這是最容易造成媽媽和寶寶損害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需要醫生和准媽媽默契地配合才能確保安全。 而新的分娩姿勢對醫生和准媽媽都是陌生的, 需要數天、數周甚至數月前就開始培訓。

4種主要分娩姿勢

可選擇的分娩姿勢:直立、蹲姿、跪、坐、站與靠、側躺、平躺。

各種分娩姿勢的特點

1、仰臥位分娩法

仰臥位是國內普遍採取的一種分娩方式。

優點:產科處理及新生兒處理很方便, 適合醫務人員的需要。

缺點:

(1)仰臥位時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 使回心血量減少, 產婦可出現仰臥位綜合征, 其結果可誘發胎兒宮內窘迫和產後出血增多。

(2)仰臥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 產道較狹窄, 而且工作效率較低, 從而增加難產的機會。

(3)胎兒的重力失去應有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導致產程延長, 繼發宮縮乏力。

2、側臥位分娩法

在分娩過程中, 產婦枕橫位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 使產程延長, 增加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的幾率。 臨床觀察發現, 側臥位是糾正枕橫位、提高順產率、縮短第一產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左枕橫位、左枕後位時採取右側臥位, 右枕橫位和右枕後位時採取左側臥位, 有利於胎兒機轉。

優點:能使會陰放鬆, 減少下腔靜脈受壓和防止仰臥位綜合征。

缺點:應用此法接生者操作不便。

3 坐位分娩法

優點:

(1)直立姿勢, 由於重力的關係.先露部直接壓迫子宮下段的宮頸部, 可反射地使子宮收縮強而有力, 有效地縮短第二產程。

(2)直立姿勢, 胎兒重力與產道方向一致, 宮縮能使胎頭在產道中旋轉更順利。

(3)產婦取蹲式,骨產道寬度最大。

(4)改善胎兒的血液迴圈,減輕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點:產婦久坐後,會陰部容易發生水腫;有急產傾向及進程較快的產婦不應採取坐式分娩。

如今出現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坐式產床,產床的靠背部分可調節,在分娩過程中可根據宮縮、胎兒下降程度適當調整靠背的角度。

4、水中分娩

對於很多產婦來說,水中分娩是最簡單的能夠讓人感到很放鬆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於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肌肉放鬆,並支撐你的肌肉和骨骼,緩解痛苦。水中分娩通常在一個分娩池中進行,分娩池類似一個大浴缸,裡面裝滿了溫度適宜、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水溫一般在36℃左右。分娩過程中要換好幾次水,池邊放有墊子,它的作用是讓產婦靠著的時候能感覺舒服一些。

優點:

(1)水中分娩比較快,能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嬰兒缺氧的危險;

(2)母親便於休息,便於翻身,而且36℃~37℃的溫熱水可減少分娩時的痛苦。

缺點:在選擇水中分娩之前,准媽媽要進行系統的產檢。如果發現自己有心臟疾病,產前出現過胎膜早破、產前出血,有難產傾向,或有內臟併發症,應該避免選擇水中分娩。

採用哪種姿勢分娩,都是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好會陰,防止產道發生嚴重撕裂傷和減少新生兒的窒息。究竟哪種姿勢適合自己?醫院有沒有條件?在分娩前該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准媽媽們應該及早地與醫生溝通。

(3)產婦取蹲式,骨產道寬度最大。

(4)改善胎兒的血液迴圈,減輕胎兒在分娩過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點:產婦久坐後,會陰部容易發生水腫;有急產傾向及進程較快的產婦不應採取坐式分娩。

如今出現了各種不同形式的坐式產床,產床的靠背部分可調節,在分娩過程中可根據宮縮、胎兒下降程度適當調整靠背的角度。

4、水中分娩

對於很多產婦來說,水中分娩是最簡單的能夠讓人感到很放鬆的分娩方式。在水中,由於浮力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幫助肌肉放鬆,並支撐你的肌肉和骨骼,緩解痛苦。水中分娩通常在一個分娩池中進行,分娩池類似一個大浴缸,裡面裝滿了溫度適宜、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水溫一般在36℃左右。分娩過程中要換好幾次水,池邊放有墊子,它的作用是讓產婦靠著的時候能感覺舒服一些。

優點:

(1)水中分娩比較快,能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嬰兒缺氧的危險;

(2)母親便於休息,便於翻身,而且36℃~37℃的溫熱水可減少分娩時的痛苦。

缺點:在選擇水中分娩之前,准媽媽要進行系統的產檢。如果發現自己有心臟疾病,產前出現過胎膜早破、產前出血,有難產傾向,或有內臟併發症,應該避免選擇水中分娩。

採用哪種姿勢分娩,都是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好會陰,防止產道發生嚴重撕裂傷和減少新生兒的窒息。究竟哪種姿勢適合自己?醫院有沒有條件?在分娩前該做哪些必要的準備?准媽媽們應該及早地與醫生溝通。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生孩子有哪幾種生產方式介紹一下?

    常見的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剖腹分娩、無痛分娩、水中分娩。1、自然分娩:胎兒發育正常,孕婦骨盆發育也正常,孕婦身體狀況良好,靠子宮陣發的有力節律收縮將胎兒推出體外,這便是自然陰☆禁☆道分娩。自然陰☆禁☆道分娩是最...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生產姿勢是一成不變的嗎?

    生產過程瞬息萬變,個體都是有差異性的,所以建議你生產過程中聽從你的主治醫生的指導,放鬆心情即可。 [詳細答案]

  • 3回答

    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應該採取哪種生產方式呢?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第一胎是剖腹產的,第二胎一般情況下,也是需要做剖腹產了,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到你和小孩的安全。而對於剖腹產疤痕的處理,你可以通過在飲食上來改善,那麼就是可以多吃一些含有豐富蛋白質、... [詳細答案]

  • 3回答

    什麼是無痛分娩?這種生產方式好嗎?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也就是說這並不會是完全的無痛。 分娩鎮痛的方法有不同,包括陪伴分娩、水中分娩都可以納入分娩鎮痛的範疇,還有笑氣吸入鎮痛等,但這些方法,鎮痛效果並不好。 目前應用最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哪種生產方式利於寶寶健康

    我覺得還是自己生產比較好, 我今年34歲了, 就是自己生的。 生產當天就可以自己下地活動了, 一切恢復都特別好, 寶寶也很健康。 身材恢復也不錯。 只要自己的條件許可, 自己生產利大於弊。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