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個Keyword瞭解新生兒敗血症

新生兒敗血症是目前新生兒期很重要的疾病, 其發生率約占活產嬰兒的1‰~10‰, 而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 因此很多家長對新生兒敗血症都很“顧忌”, 今天, 我們將通過5個Keyword來全面瞭解新生兒敗血症。

Keyword:病因

新生兒敗血症主要是由大腸桿菌、表面葡萄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桿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和綠膿桿菌等病原菌感染所致。 感染的途徑有以下3種方式:

宮內感染:主要是在媽媽懷孕期間有感染(如敗血症)時, 細菌可由胎盤血行感染胎兒。

產時感染:產程延長, 難產, 或胎膜早破時, 細菌可由產道上行進入羊膜腔,

Advertisiment
胎兒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腸炎、中耳炎等, 進一部發展成為敗血症。 消毒不嚴、助產不當、復蘇損傷等可使細菌直接從皮膚、粘膜破損處進入血中。

產後感染:這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 細菌可從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徑侵入血循環, 而臍部是細菌最易侵入的門戶。

Keyword:症狀

新生兒敗血症在早期的臨床表現為精神不好、反應不佳、哭聲減弱無調及奶欲減退等。 而在疾病進展時的主要表現為:

1.呼吸窘迫。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 在敗血症嬰兒中占90%, 且嚴重程度不同, 如輕微的呼吸急促, 鼻掮呼吸三凹征, 對氧的需要增加, 呼吸暫停, 呼吸困難, 甚至出現呼吸衰竭。

2.體溫異常, 手腳冰涼。 多數足月兒表現為發熱,

Advertisiment
早產兒與未成熟兒主要表現為體溫不升, 少數新生兒可出現體溫不穩定。

3.出現休克。 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有花紋、四肢涼、脈搏搏動弱而快、尿量減少及血壓下降。

4.出現出血傾向。 皮膚出現瘀點、瘀斑, 嚴重者甚至出現取血或打針的針孔處滲血不止, 還可能嘔血、便血、尿血、肺出血等。

5.黃疸。 黃疸可與其他症狀同時存在, 但也可能是敗血症的唯一表現。 特別是黃疸出現較晚, 黃疸消退後又複現, 或迅速加重, 而且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時, 更應懷疑為本病。

6.肝脾腫大。 這種表現出現得較晚, 且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該症狀時也要引起注意。

Keyword:治療

1.使用抗生素:新生兒敗血症在未獲得血培養結果之前就要選用抗生素治療,

Advertisiment
之後會根據血培養結果及細菌藥敏試驗選用不同的抗生素。

2.普通治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保暖,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補充熱卡, 及時發現酸中毒或缺氧、局部感染如臍部或皮膚的處理等問題。

3.對症治療:如果孩子有抽痙, 則使用鎮靜止痙藥;如果孩子出現黃疸, 則進行照藍光治療;如果孩子有腦水腫, 就要進行降顱壓處理。

4.免疫治療:新生兒出生時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出生後對抗原的刺激反應不敏感, 感染後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 而免疫治療可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 增強抗感染能力。

小肚臍護理不好, 危及性命

新生兒臍帶剪斷後, 對新生兒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傷口, 如果護理不當, 將成為病原菌侵入機體的重要途徑。

Advertisiment
肚臍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局部出血和感染, 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新生兒敗血症。 因此, 如果爸爸媽媽發現嬰兒臍根部有膿性分泌物, 且肚臍局部發紅時, 應馬上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Keyword:預防

孕婦要定期作產前檢查, 防止胎兒在宮內感染;

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對產房環境搶救設備、器械等要嚴格消毒;

對胎膜早破、宮內窒息或產程過長的新生兒, 進行預防性治療, 同時儘量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對於可能發生敗血症的高危新生兒, 應嚴密監測, 注意觀察新生兒面色、吮奶精神狀況及體溫變化。

做好皮膚黏膜護理, 注意保持口腔皮膚黏膜和臍部的清潔, 避免感染或損傷。

Keyword:護理

進行保護性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Advertisiment
當孩子體溫過高時, 可通過打開包被或多喂水等物方法降低體溫, 切忌用藥物、酒精擦浴等刺激性強的降溫方法;體溫穩定時, 要及時給予保暖措施;降溫後, 每隔30min測一次體溫, 並記錄。

保證充分的營養供給。 餵養時要細心, 少量、多次給予哺乳, 保證機體的需要;如果孩子吸吮無力, 可鼻飼餵養或結合病情考慮靜脈營養。

注意局部感染灶的護理, 如臍炎、鵝口瘡、膿皰瘡、皮膚破損等, 防止感染繼續蔓延。

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 千萬不要恐懼或焦慮, 要多瞭解與敗血症有關的護理知識、抗生素治療過程, 以便更好照顧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