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標準助媽媽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寶寶不會表達, 媽媽無法十分準確的得到寶寶的一些資訊, 這就會給媽媽造成困擾。 比如, 寶寶吃完奶飽了嗎?下面給大家介紹5個標準來助媽媽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寶寶吃飽了嗎?

標準一:吃奶的聲音

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 可以聽到咽下的聲音, 表明乳汁充足, 如此連續約10分鐘左右足以喂飽寶寶。 如果寶寶吸奶時要花很大力氣, 或是吃完後還含著乳☆禁☆頭不放, 表明寶寶沒有吃飽。

標準二:乳☆禁☆房的自我感覺

媽媽在哺乳前, 乳☆禁☆房有飽脹感, 表面靜脈顯露, 用手按時, 乳汁很容易擠出。 哺乳後, 媽媽會感覺到乳☆禁☆房鬆軟,

Advertisiment
輕微下垂。 6招讓新媽媽的奶水更充足

標準三:寶寶的滿足感

寶寶吃飽後會有一種滿足感, 一般能夠安靜入睡2~4小時。 如果寶寶哭鬧不安, 或沒睡到1~2小時就醒來, 常表示沒有吃飽, 應適當增加奶量。

標準四:大小便次數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可反應寶寶的饑飽情況。 母乳餵養的寶寶, 大便呈金黃色, 奶粉餵養的寶寶, 大便呈淡黃色, 比較乾燥。 如寶寶大便每日2~4次, 小便8~9次, 表示吃飽了。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綠色, 糞質少, 並含有大量黏液, 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標準五:體重增長

體重的衡量是飲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據。 體重增減是最有效的指標。 足月新生兒頭1個月增加720~750克, 第2個月增加600克。 一般6個月以內的寶寶, 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

Advertisiment
就表示吃飽了。 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較多, 說明奶水充足;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於500克, 表示奶量不夠, 寶寶沒有吃飽。

現在, 各位媽媽知道該如何判斷了嗎?小編提醒, 寶寶4個月後, 媽媽可以適當給寶寶添加輔食, 幫助寶寶全面補充營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