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歲小孩處理事情的方式

一般來講, 孩子在6歲前對時間的概念並不像成人那樣清楚, 是晚上7點還是9點, 對孩子來講, 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 特別是當孩子無法瞭解數位的先後順序時, 與他爭執現在是幾點, 往往無濟於事。

孩子記時間的方式並非用抽象的數位, 而是用具體的事情, 也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來記時間。 比如, 晚上6點天黑了, 開始吃晚飯, 7點洗澡, 8點看故事書, 9點上床睡覺。 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後, 他會預期要做的下一件事。 因此, 對家長來說, 一定要配合孩子做事情的順序, 每天按照固定時間讓孩子做該做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就會養成習慣。

正因為如此, 一旦有“突發事件”, 就會改變孩子熟悉的時間順序, 導致出現“時間混淆”的情況。 即便孩子看起來非常累, 也不願上床睡覺。 最常見的恐怕就是原本加班的父母, 偶爾提早下班回到家, 趕在孩子睡前去抱抱、親親, 陪孩子玩一會, 結果打亂了孩子做事情的順序, “記錯”了時間。 在這個時候, 不要對孩子生氣, 更不要威脅他, 而是依照次序幫孩子理清時間。 比如, 讓孩子躺好, 給他讀上次沒讀完的故事, 這樣, 孩子就會慢慢進入“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弄清楚, 是孩子不願意乖乖地睡覺, 還是我們無意間破壞了他的時間表。 改變必須從父母自身的教育開始, 而不是單純地要求孩子。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