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您好!
楊永龍:您好舒暢:您有時間聽聽我內向的孩子的事嗎?
楊永龍:您說舒暢:謝謝!我孩子從小不愛和人玩, 現在一樣內向, 怕小朋友。 人家找他, 他不敢說話。 是男孩。
楊永龍:現在幾歲了舒暢: 5歲, 他爸也有點內向, 是遺傳嗎?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讓他變的外內點。
楊永龍:平常您們帶孩子出去到有孩子的地方玩嗎舒暢:因為他不喜歡, 我們也就很少。 最近特關注這個不合群的問題, 所以硬是帶他找小朋友, 比如昨天, 不知怎麼加入人家裡面。
楊永龍:不是不喜歡, 而是要經常帶他到有孩子的地方去轉悠舒暢:嗯,
Advertisiment
楊永龍:同時要注意經常和孩子進行適合於孩子的體育遊戲活動舒暢:就是那種不愛表達自己楊永龍:遺傳僅僅是可能性, 後天的鍛煉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舒暢:我覺得有點輕的孤獨症。 因為之前看過報紙說喜歡轉的、圓的東西, 愛跳、來回走。 和我的孩子有點穩合。 我們這個一高興就在家裡來回走, 有時不停的原地跳高, 尤其是看到汽車、動的東西。 在幼稚園有什麼要求不敢說, 也不愛舉手。 反正就是靜靜的那種。
楊永龍:這關係不大, 不過要堅持每天帶孩子出去到有同齡小孩玩的地方活動是非常必要的楊永龍:另外,
Advertisiment
楊永龍:主動尋找與您的孩子情景相似的、彼此有共同語言的夥伴小朋友, 鼓勵孩子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為她創造一個寬鬆的沒有壓力的甚至能讓他發揮主動性的環境舒暢:我們開始對小孩間的交際不懂, 經常和一個很調皮的同學玩, 但常常被他打, 所以我們很緊張, 說不要和他玩, 要找乖的玩, 這樣是不是也是對孩子造成了影響?有沒有彌補的辦法, 唉, 和樓人的比他小三歲的小孩玩,
Advertisiment
楊永龍:在與和內向、年齡偏小的幼兒一起玩的過程中, 要充分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要注意細緻地觀察、挖掘他的長處,創造條件使孩子得到表現的機會;經常以商量的語氣、信任的目光、平等的心態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好朋友。 孩子的內向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比如, 我們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他是一個內向的孩子、膽小, 孩子有了比較好的表現是也缺乏鼓勵和表揚等舒暢:嗯, 小朋友一來我們家, 他就不說話, 人家問他也是小小聲, 我們就老提醒他說話呀, 我們強化了他的尤其對吧楊永龍:我們的這種無意識的表現無異于給孩子貼了一個負面的標籤,
Advertisiment
舒暢:我們還給他在少年宮報了語藝班, 要讓小朋友上去表演, 但我們這個就不舉手。 第一次鼓勵下舉手了, 但上去背的忘了, 後來又不敢了。 對!!說的太對了。 老師楊永龍:對待內向型的孩子, 要循循善誘地啟發、引導, 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他的性格問題。
舒暢:那我們現在就不要管他對吧?和小孩玩時讓他自己玩。
楊永龍:平時要多說孩子的具體優點, 幫助孩子對自己進行積極定義。 嗯, 以前很少和小朋友玩, 愛學習, 我們老表揚他, 還沒注意, 現在常硬拉他和小朋友玩,
Advertisiment
楊永龍:平常我們在家庭中讓孩子來給我們當老師, 讓孩子體驗一問一答的快樂, 激發他開口說話的願望;同時把這種方式逐漸轉移到給同齡和偏小的內向的孩子當老師舒暢:嗯 他喜歡當老師, 給他爺爺奶奶, 小小孩附近沒有。 我們交際範圍不大。
楊永龍: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 經過一兩個月的培養之後, 讓孩子更多以一對一的方式面對別的小朋友, 並及時的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 ”賞識, 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 並加以肯定與讚賞。 賞識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
舒暢:就是有個不哥哥,可愛說了,他最近經常來我家,但我們這個不說,所以那哥哥老說他膽小鬼。所以我們也就老提醒他了。
楊永龍:這就是您們所犯錯誤的地方。要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舒暢:昨天,那哥哥說教他認鐘錶,我們那個還不認的分,就不說,就說他膽小鬼,後來認的整點也不敢說了,就哭了。我們的很會畫畫,在他們班算畫的最好的,唱歌也不錯,但不敢在別人面前唱。那就不要和比他強的大的孩子玩對嗎?還是和那哥哥玩時我們不要在旁邊?有時我們真的也不知怎麼辦了,和那比他小的玩,本來不想給那小孩玩自己的東西,也不敢說,結果搞壞了,他就哭。
楊永龍:歌唱得不錯這很好,首先要讓孩子在全家人面前唱,唱完之後即立給予讚揚和鼓勵舒暢:這些都有的老師,我們還做了記功本,獎勵紅花。就是在和小朋友玩上傷腦筋,還是提高了,以前在我們面前都不敢唱歌,現在可以在奶奶家唱了,但再有外人就不敢了,包括他的姑姑。還是在一點點提高。這幾天和小朋友玩多了,我們就關注他說話問題了。
楊永龍:當孩子能在全家人面前唱得非常自如和快樂了,然後再邀請一個親戚加入進來,隨著孩子的進步逐漸一個一個的增加親朋好友,那麼孩子也就會在逐漸的鍛煉中得到改善的舒暢:是,多個親威他就不來了。他一定要很熟很熟的人,可能是沒有固定的伴。
楊永龍:當他有了一點小進步時,我們要及時親他一下,或是擁抱他一下。雖然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鼓勵卻是非常有效的舒暢:我們這邊的同事就說放出去玩,不用管,人家的小孩都是不管就和一群小朋友出去的。對我們這樣的孩子來說,您看適合嗎?
楊永龍:您要領會清楚我說的自然、大方、自如之後,循序漸進舒暢:哦,可能我太急了。
楊永龍:如果是交通安全的話,這是可行的舒暢:我明白了,首先要給孩子自信。
楊永龍:我們對孩子一定不能性子急,而是要對孩子的培育有耐心和毅力舒暢:是,我這個人容易受別人影響,因為有個同事的孩子就是內向的,但愛學習,最後步入名校,有時又覺得沒什麼。但有的同事的孩子外內又學習好,說內向發展空間小,我又很急。
楊永龍:如果孩子有膽小、畏縮的表現時,我們就難過、心煩,就去責駡孩子,結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會變得更加拘謹和膽小。
舒暢:嗯 對,所以就沒有個系統的教育理念。
舒暢:是,從小就干涉太多,小時在奶奶家住,老人護著孩子多,後面我們也就總怕他危險。
楊永龍:要耐心對待孩子,降低要求標準。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沒有做到,我們不能強迫他做甚至責駡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我們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的反應,同時,要及時稱讚孩子微小的進步。
舒暢:所以總的來說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反思。是,這些真是沒做好。
有一次我接他,遇到同學,同學喊他名字,他就不理,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讓他叫,他還是沒有,我就急了,把他書包扔在地上了,結果孩子哭。
楊永龍: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等語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總處於弱者或被動地位。平時我們要常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針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從高臺階上跳下來,能大聲說話、承認錯誤等等。
舒暢:有時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什麼他就會表現成這樣,不理解。哦哦,老師您說的不使用,正是我常常使用的。因為他不說幼稚園的事,我又想知道,就這樣問了。
楊永龍:是啊,這些問題對於大人來說是太簡單了,而對於孩子卻是大問題,所以我們要蹲下身了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看問題舒暢:唉,真是慚愧。問法都是有問題的,就這樣一天天積累造成孩子現在情況了。問題出在大人身人。從幼稚園回來我第一句話就問他開不開心,他就開心,完了就什麼也不說了,我就會問他有沒有被人欺負什麼的。如果他愛講我也不會問了。方法用錯了。
楊永龍:是啊,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卻在孩子身上舒暢:老師能推薦我一本書看嗎?
楊永龍:《培養優秀孩子的8個錦囊》作者:陳新峰;《打罵教不出好孩子》(最新版父母培養優秀孩子的必備教子書)作者:朱俊青;《培養優秀孩子就這麼簡單》作者: 劉敏華;《培養優秀孩子36堂課》編者:江南雨等。
舒暢:非常感謝!
賞識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舒暢:就是有個不哥哥,可愛說了,他最近經常來我家,但我們這個不說,所以那哥哥老說他膽小鬼。所以我們也就老提醒他了。
楊永龍:這就是您們所犯錯誤的地方。要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舒暢:昨天,那哥哥說教他認鐘錶,我們那個還不認的分,就不說,就說他膽小鬼,後來認的整點也不敢說了,就哭了。我們的很會畫畫,在他們班算畫的最好的,唱歌也不錯,但不敢在別人面前唱。那就不要和比他強的大的孩子玩對嗎?還是和那哥哥玩時我們不要在旁邊?有時我們真的也不知怎麼辦了,和那比他小的玩,本來不想給那小孩玩自己的東西,也不敢說,結果搞壞了,他就哭。
楊永龍:歌唱得不錯這很好,首先要讓孩子在全家人面前唱,唱完之後即立給予讚揚和鼓勵舒暢:這些都有的老師,我們還做了記功本,獎勵紅花。就是在和小朋友玩上傷腦筋,還是提高了,以前在我們面前都不敢唱歌,現在可以在奶奶家唱了,但再有外人就不敢了,包括他的姑姑。還是在一點點提高。這幾天和小朋友玩多了,我們就關注他說話問題了。
楊永龍:當孩子能在全家人面前唱得非常自如和快樂了,然後再邀請一個親戚加入進來,隨著孩子的進步逐漸一個一個的增加親朋好友,那麼孩子也就會在逐漸的鍛煉中得到改善的舒暢:是,多個親威他就不來了。他一定要很熟很熟的人,可能是沒有固定的伴。
楊永龍:當他有了一點小進步時,我們要及時親他一下,或是擁抱他一下。雖然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對於孩子來說,這種鼓勵卻是非常有效的舒暢:我們這邊的同事就說放出去玩,不用管,人家的小孩都是不管就和一群小朋友出去的。對我們這樣的孩子來說,您看適合嗎?
楊永龍:您要領會清楚我說的自然、大方、自如之後,循序漸進舒暢:哦,可能我太急了。
楊永龍:如果是交通安全的話,這是可行的舒暢:我明白了,首先要給孩子自信。
楊永龍:我們對孩子一定不能性子急,而是要對孩子的培育有耐心和毅力舒暢:是,我這個人容易受別人影響,因為有個同事的孩子就是內向的,但愛學習,最後步入名校,有時又覺得沒什麼。但有的同事的孩子外內又學習好,說內向發展空間小,我又很急。
楊永龍:如果孩子有膽小、畏縮的表現時,我們就難過、心煩,就去責駡孩子,結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了,反而會變得更加拘謹和膽小。
舒暢:嗯 對,所以就沒有個系統的教育理念。
舒暢:是,從小就干涉太多,小時在奶奶家住,老人護著孩子多,後面我們也就總怕他危險。
楊永龍:要耐心對待孩子,降低要求標準。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沒有做到,我們不能強迫他做甚至責駡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我們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的反應,同時,要及時稱讚孩子微小的進步。
舒暢:所以總的來說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反思。是,這些真是沒做好。
有一次我接他,遇到同學,同學喊他名字,他就不理,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讓他叫,他還是沒有,我就急了,把他書包扔在地上了,結果孩子哭。
楊永龍: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等語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總處於弱者或被動地位。平時我們要常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針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從高臺階上跳下來,能大聲說話、承認錯誤等等。
舒暢:有時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什麼他就會表現成這樣,不理解。哦哦,老師您說的不使用,正是我常常使用的。因為他不說幼稚園的事,我又想知道,就這樣問了。
楊永龍:是啊,這些問題對於大人來說是太簡單了,而對於孩子卻是大問題,所以我們要蹲下身了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看問題舒暢:唉,真是慚愧。問法都是有問題的,就這樣一天天積累造成孩子現在情況了。問題出在大人身人。從幼稚園回來我第一句話就問他開不開心,他就開心,完了就什麼也不說了,我就會問他有沒有被人欺負什麼的。如果他愛講我也不會問了。方法用錯了。
楊永龍:是啊,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卻在孩子身上舒暢:老師能推薦我一本書看嗎?
楊永龍:《培養優秀孩子的8個錦囊》作者:陳新峰;《打罵教不出好孩子》(最新版父母培養優秀孩子的必備教子書)作者:朱俊青;《培養優秀孩子就這麼簡單》作者: 劉敏華;《培養優秀孩子36堂課》編者:江南雨等。
舒暢: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