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易發缺鐵性貧血和其特殊的代謝特點有關。 足月兒從母體獲得的鐵能滿足出生後4個月之需, 4個月後, 從母體所獲鐵耗盡, 生長發育迅速, 若輔食添加不及時則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因此6-24月的缺鐵性貧血發生率高;早產兒從母體獲鐵少, 通常滿足不到孩子生後2個月的造血所需, 因此早產兒更易發生早期缺鐵。
值得注意的是, 孩子長得胖並不就意味著不會貧血, 因為孩子胖, 消耗同樣也很大, 同樣也有可能發生缺鐵性貧血。
5種原因易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何主任指出, 導致寶寶缺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dvertisiment
1.先天儲鐵不足:包括早產、多胎、胎兒失血、孕母嚴重缺鐵等, 都可能造成寶寶缺鐵;
2.鐵攝入量不夠:主要是嬰兒在食物轉換期沒有及時補足強化鐵的食物或鐵劑;
3.生長發育過快:有的寶寶體重和血容量增長快, 血紅蛋白量需增加,
Advertisiment
4.鐵的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腸道病等都可能會引起寶寶鐵吸收障礙;
5.鐵的異常丟失:某些疾病會引起寶寶長期慢性失血, 從而造成缺鐵, 如牛奶過敏、息肉、鉤蟲等疾病。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貧血何主任表示, 不能用統一的界限來判斷小孩有無貧血。 由於小兒的生長發育過程有不同, 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界限, 特別是0-6個月這個年齡段, 個體發展快、差異大, 還有疾病因素的影響, 很難用統一、標準的資料來判斷孩子是否貧血。 但何主任建議, 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症狀, 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是缺鐵性貧血。
1.一般表現:寶寶皮膚黏膜蒼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顯等);寶寶易疲乏,
Advertisiment
2.嚴重貧血會出現髓外造血的表現:部分患兒可出現肝、脾、淋巴結輕度腫大。
3.消化系統:寶寶食欲減退, 或出現異食癖;經常嘔吐、腹瀉;口腔炎、舌炎或舌乳☆禁☆頭萎縮, 嚴重者還會出現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4.神經系統:寶寶煩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智力多低於同齡兒。
5.心血管系統:心率增快, 嚴重者還會出現心臟擴大、心衰等症狀。
6.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種流行性疾病, 如流感、手足口等。
7.上皮組織異常: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狀甲, 頭髮細黃, 無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