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0分的父母就是最好的父母

孩子的生命需要“神”

對孩子來說, 父母就是一個小小的上帝, 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因為幼兒是無助的, 他們獨立生存能力幾乎為零, 沒辦法給自己帶來食物, 也沒能力保證自己的安全。 在這樣的情況下, 將父母想像得很厲害, 且非常慈愛就是幼兒唯一的出路。

在孩子眼裡, 父母就是慈愛的上帝, 不論遇到什麼, 上帝總是有辦法, 上帝總是能知道我的需要, 因為他是愛我的。 整個幼兒的童年以和這樣的一個理想化的父母在一起作為自己安全感和幸福的源泉。

有一本繪本讀物叫《爺爺一定有辦法》就描述了這樣一個典型的心理,

Advertisiment
總是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爺爺讓孩子生活在幸福和輕鬆當中。 作為成年人, 虔誠的信仰一個慈愛且全能的神也是讓我們活在一個全能式人物的庇佑之下, 安全和幸福溢於言表。

父母要配得起“神”的稱號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 你要配得起神的稱號。 這或許會讓很多父母惶恐, 因為他們會覺得這實在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情, 他沒辦法做到盡善盡美。

實際上我們經常看到, 孩子人格的健康和家庭環境是否優越, 父母社會地位是否崇高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所謂的“神”, 其實是指父母在孩子面前始終要表現得鎮定、樂觀, 對生活充滿信心。 不管家庭得經濟狀況如何, 只要父母不趴下, 精神上不被擊垮,

Advertisiment
孩子就會覺得有安全感。

我們能夠理解很多父母忙碌于工作和事業, 就是希望給孩子帶來更加優越和穩定的生活, 認為這樣能夠減輕自己的愧疚感並且給自己的孩子帶來自信。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對於孩子情感需求的缺乏回應, 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自己的不滿和對事業前景的焦慮, 這些不合乎“神”的要求的表現已經讓孩子失去了產生自信的源泉。

成長的孩子和從“神壇”上退下來的父母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 能力增強, 孩子對父母的認識也越來越合乎現實。 孩子會認識到, 很多事情父母也沒辦法, 父母也是有缺陷的人。 這樣的認識使得孩子能夠對父母從理想化的狀態中走出來, 並且願意發展自己、滿足自己、學會如何在社會中適應的本領。

Advertisiment

對父母的逐步失望造成了孩子的逐步獨立, 這個過程不能走得太急也不能走得太緩, 父母需要以孩子能夠忍受的程度從神壇上逐步退出。

走得太急或太緩都使孩子不能放棄對理想化的、全能式人物的追求, 始終想和全能的人物在一起, 借助於他的力量以獲得幸福。 瘋狂的追星行為和信奉某種全能神的宗教就是基於這樣的心理。

好父母只需做到60分

心理學裡有一種說法叫:60分鐘的媽媽就是最好的媽媽。 100分的媽媽就是做到對孩子完美的體貼, 而完美的體貼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因為孩子始終無法將精力從父母的身上轉移到自我控制和自我滿足上。 父母的完美抑制了孩子發展自我能力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因為有了完美的父母他就不需要“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了。 當然低於60分的不及格的父母也是不可取的, 因為無助感和過大的挫折也會使得孩子對自己喪失信心。 60分的媽媽就是在孩子喪失信心和絕望之前給到孩子情感的撫慰和行為的指導, 但同時也讓他承受一定的焦慮和不安全的鍛煉, 這就是所謂的恰到好處的挫折。

做到恰到好處的挫折需要考察兩個條件:

1.孩子本身的行為能力

2.孩子情感的承受能力

我們給到的任務或者讓孩子做的事情必須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超出一點點, 同時我們也要考察孩子承受挫折的耐受力。 這涉及到每一個孩子先天的特質, 有些孩子耐挫折力強,

Advertisiment
父母可以遲一點給予幫助和情感的支持, 讓孩子自己多耐受一會;有些比較脆弱、耐受力比較差的孩子很容易絕望, 父母就要在孩子絕望之前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撫慰。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神”, 這個神需要在孩子苦難不能忍受時出現, 而不應該隨時出現。 每一次的出現給到的幫助恰好是可以幫助到孩子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 漸漸地,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能力增強、情感獨立, 這個神給到的支持應該越來越少, 父母便慢慢從神壇上退下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