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5%以上的寶寶都有一個“幻想世界的朋友”

有沒有發現過孩子幻想世界的朋友?看著他們好像和誰進行著對話一樣自言自語, 即使是再大膽的媽媽也會在瞬間寒毛直豎, 有時候甚至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在和自己看不見的鬼魂說話, 即使假裝忽視這種情況, 但是內心的某個角落仍會存有疑慮。

在知道小孩會有“幻想世界的朋友”後, 雖然一度會覺得這種行為很可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開始擔心到底這種現象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不過其實這並不需要過分擔心, 幻想世界的朋友是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非常自然的現象。

對於小孩來說存在一個幻想的世界

Advertisiment

幼兒在3~5歲時開始形成幻想的世界, 這一時期由於幼兒還無法區別幻想和現實世界, 因此開始形成“幻想(fantasy)中的我”, 這一時期幼兒的想像遊戲通常會通過吃、喝、打電話等行為表現出來。

由單純的模仿遊戲開始, 隨著想像力的發達, 有時候看到媽媽拿著吸塵器清掃房間就會拿著跟著模仿, 並拿著長棍子四處揮舞走動;有時還會模仿媽媽準備食物, 又或者模仿媽媽熨衣服。

這一時期的想像遊戲對於幼兒的發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並且幼兒通過這種想像遊戲描繪出自己的形象。

與想像遊戲同時登場的就是“幻想世界的朋友”了。 幻想世界的朋友是在想像遊戲逐漸減少, 形成獨立自我的過程中產生的,

Advertisiment
不存在于現實生活, 只存在于幼兒幻想世界的朋友。 主要出現在還不能正確區分幻想和現實階段的孩子身上。

對於幼兒來說幻想世界的朋友是怎樣的存在呢?

對於幼兒來說幻想世界的朋友同真實世界的朋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以特定的形象出現並且可以自由的進行交談, 而且還會多次受到幻想世界朋友的幫助, 並以非常具體的形象出現, 是做噩夢的時候會在旁邊唱搖籃曲;在孤獨的時候或者無聊的時候是可以吐露心聲的朋友。


在痛苦或者疲憊的瞬間, 會像漫畫或者電影中的英雄一樣無所不能的朋友;是會在犯錯誤的時候説明自己解決的朋友;特別是對於模範生來說, 可以通過幻想世界的朋友來完成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Advertisiment
並以此獲得相應的代理滿足。

65%以上的小孩有幻想世界的朋友

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Marjorie Taylor教授研究可以發現, 滿3~10歲的幼兒裡, 大約有65%的幼兒有幻想世界的朋友(包括有形幻想朋友, 無形的幻想朋友)。 雖然也有幻想朋友一直持續到成人期的情況出現, 但絕大多數幻想朋友會在12歲左右自然消失。

幻想朋友最常出現的時期是入學前5~6歲左右, 相較于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小孩, 獨生子女或者是最後出生的小孩更容易出現幻想朋友, 相對于男孩, 女孩出現的比例更高。 到7歲左右, 男女出現的比例則基本持平。

幻想朋友的形象非常多種多樣, 有和自己類似的小孩形象, 也有玩具、人偶的形象, 又或者兔子、松鼠,

Advertisiment
有時還會誕生比實際自己大很多的形象, 這些全部取決於孩子的想像力。


Tips:從幻想的朋友中揣測孩子的真心

通過幻想朋友的形象我們可以揣測孩子的傾向, 如果幻想朋友是以機器人或者英雄的形象出現的話那就表示孩子希望身邊有一位力量強大的朋友, 這意味著他們希望自己猶如強大的幻想朋友般強大, 又或者認為自己是弱小的, 需要一個“可以保護自己的”強大朋友。 與此相反幻想朋友是以小動物的形象出現, 則表明小孩希望有一個可以安撫寂寞的朋友。 從“動物”來看, 小孩可能具有比較靦腆害羞的性格。

大體上出現比自己弱小的幻想朋友意味著孩子“想要保護某人”和“想要支配某人”的心理狀態。

Advertisiment
如果有兄弟姐妹的話, 可以認為是其緩解兄弟姐妹所帶來的壓力的一種方式。

像這樣由於幻想朋友裡面包含著孩子的某種需求, 因此只要仔細的思考孩子的幻想朋友就可以揣測出孩子內心世界了。

同幻想朋友玩耍真的沒關係麼?

幻想朋友對小孩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絕大部分幻想朋友同小孩的關係是密切的, 也是和藹可親的, 可以緩解小孩的不安與焦慮, 雖然只存在於“幻想世界”但是對於小孩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朋友。

曾經在一位媽媽的身上發生過這樣一件荒唐的事情, 小孩每天回家都會和媽媽說起他在幼稚園新交的小朋友的話題, 隨著話題的增多媽媽對這個小朋友自然而然的就開始關心了起來, 有時還會詢問自己的小孩都和這個小朋友玩什麼了等等一些問題。但是去幼稚園後才發現幼稚園裡根本沒有一個叫這個名字的小朋友,從媽媽角度看,會產生“這難道是第六感麼”的疑問,也會開始為這個幻想朋友而感到擔心,甚至會開始產生小孩是不是太過孤單又或者是不是社會性低下等疑惑。

想到孩子是由於無法順利的進行社會交流而創作了虛幻的“加工人物”,父母心裡都會覺得很不是滋味,但是不能因此而向小孩追究“為什麼編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朋友”。

就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樣,超過一半以上的幼兒會有幻想朋友的存在,這是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的現象,不僅如此根據學術報告,擁有幻想朋友的小孩具有更高的感受能力,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多樣,並且感知能力和創造力也更為出色。

孩子用幻想朋友為藉口撒謊也是父母很擔心的問題,“明明是自己把牛奶打翻了,卻非說是幻想朋友做的”等,反應類似這種問題的父母很多,但實際上這表明孩子其實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正是因為孩子自己也認為打翻牛奶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因此才將這種失誤轉移給自己“最好的朋友”身上去的,這也意味著孩子的情緒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程度,因此不要過分的指責孩子胡言亂語或者說謊比較好。

但是也不要總是和孩子提及幻想朋友又或者過分介入,應多安排一些孩子同其他同齡小孩玩耍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同現實生活中朋友玩耍的樂趣,慢慢與“幻想世界的朋友”的離別,最終還是需要現實朋友的參與的。

世界上所有的“幻想世界的朋友”都是以離別告終的

幻想朋友是小孩發展現實世界關係的“墊腳石”,使小孩脫離幻想世界,在現實生活中交往實際朋友時,可以更加順利,是小孩出生後所經歷的“第一次經驗”。

小孩同大人一樣在接觸新的事物時候會產生焦慮和緊張感,這時候“幻想世界的朋友”就會起到“心理緩衝”的作用,對所有一切都感到陌生的幼兒時期,幼兒通過存在于自己內心世界的可以感知自己一切所想的溫暖的幻想朋友來熟悉同他人維持關係的方法。

隨著新朋友的產生,以及社會性的發達,“幻想朋友”會逐漸從小孩世界裡面消失,因此所有的幻想朋友都是帶著離別的宿命誕生的,與幻想朋友的離別也是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的現象。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有時還會詢問自己的小孩都和這個小朋友玩什麼了等等一些問題。但是去幼稚園後才發現幼稚園裡根本沒有一個叫這個名字的小朋友,從媽媽角度看,會產生“這難道是第六感麼”的疑問,也會開始為這個幻想朋友而感到擔心,甚至會開始產生小孩是不是太過孤單又或者是不是社會性低下等疑惑。

想到孩子是由於無法順利的進行社會交流而創作了虛幻的“加工人物”,父母心裡都會覺得很不是滋味,但是不能因此而向小孩追究“為什麼編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朋友”。

就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樣,超過一半以上的幼兒會有幻想朋友的存在,這是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的現象,不僅如此根據學術報告,擁有幻想朋友的小孩具有更高的感受能力,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多樣,並且感知能力和創造力也更為出色。

孩子用幻想朋友為藉口撒謊也是父母很擔心的問題,“明明是自己把牛奶打翻了,卻非說是幻想朋友做的”等,反應類似這種問題的父母很多,但實際上這表明孩子其實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正是因為孩子自己也認為打翻牛奶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因此才將這種失誤轉移給自己“最好的朋友”身上去的,這也意味著孩子的情緒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程度,因此不要過分的指責孩子胡言亂語或者說謊比較好。

但是也不要總是和孩子提及幻想朋友又或者過分介入,應多安排一些孩子同其他同齡小孩玩耍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感受到同現實生活中朋友玩耍的樂趣,慢慢與“幻想世界的朋友”的離別,最終還是需要現實朋友的參與的。

世界上所有的“幻想世界的朋友”都是以離別告終的

幻想朋友是小孩發展現實世界關係的“墊腳石”,使小孩脫離幻想世界,在現實生活中交往實際朋友時,可以更加順利,是小孩出生後所經歷的“第一次經驗”。

小孩同大人一樣在接觸新的事物時候會產生焦慮和緊張感,這時候“幻想世界的朋友”就會起到“心理緩衝”的作用,對所有一切都感到陌生的幼兒時期,幼兒通過存在于自己內心世界的可以感知自己一切所想的溫暖的幻想朋友來熟悉同他人維持關係的方法。

隨著新朋友的產生,以及社會性的發達,“幻想朋友”會逐漸從小孩世界裡面消失,因此所有的幻想朋友都是帶著離別的宿命誕生的,與幻想朋友的離別也是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的現象。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