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聽力發育是很多父母平時容易疏忽的地方之一, 很多生活上的細節都可能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 那麼有哪些習慣會損害寶寶的聽力呢?
一、過度掏耳朵。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耳朵裡有了耳屎就會拿給大人用的髮夾或者小火柴棒等工具在寶寶小小又脆弱的耳朵裡盲目的掏。 這樣子做很容易使細菌進入寶寶的中耳腔裡, 從而導致中耳腔感染或者耳道流膿, 嚴重者造成鼓膜穿孔導致孩子的聽力受到影響, 甚至是耳聾。 如果寶寶的耳屎實在太多可以用寶寶專用的挖耳勺挖,
Advertisiment
二、用力擤鼻涕。
很多父母在教寶寶擤鼻涕的時候都是用拇指和食指把寶寶的鼻孔壓住一半, 然後讓寶寶使勁噴氣, 但是這樣的動作會讓寶寶擤鼻涕的時候過於用力而造成鼻腔內的細菌在壓力的作用下直接進入鼓室, 從而傷害到寶寶的耳朵, 輕則引起暫時性的耳堵塞, 重則導致中耳積膿, 或者是鼓膜穿孔等。
正確的擤鼻涕的方式應該是先壓迫一邊的鼻翼, 然後擤出另一邊的分泌物, 這樣比較不會傷害到鼻腔, 而對於小朋友, 家長可以用棉簽輕輕的清潔鼻孔口的一些分泌物, 邊轉動棉簽邊抽出來。
三、吸鼻子。
有些寶寶不懂得擤鼻涕, 有時候貪玩也顧不得擤鼻涕,
Advertisiment
四、環境噪音太大。
小寶寶的聽力發育期很容易受到雜訊的污染, 雖然有些寶寶不會表現出多大的痛苦, 也讓家長忽略了這個問題, 所以寶寶的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減退。 高分貝的噪音會刺激寶寶內耳裡的感應接收器, 一旦受到損傷就不能把聲音傳給大腦了。
五、游泳感染。
夏天帶寶寶去游泳的時候要選擇水質比較好的泳池,
Advertisiment
六、錯誤用藥。
寶寶小時候能不用藥就不用藥, 如果非要用藥, 那麼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因為有些體質比較敏感的寶寶, 有些藥物會影響到耳朵的聽力神經, 有很明顯的損害作用, 所以如果有需要的話服藥的時候醫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聽力, 如有異常要立刻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