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個動作有助於寶寶藝術感知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藝術家, 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去接觸藝術、瞭解藝術。 作為父母, 應該努力使孩子和藝術結緣, 陶冶他們的情操, 讓他們在藝術的聖殿中自由地遨遊, 汲取藝術中最精華的靈感, 將使他們一生受益, 受用無窮。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做一下6個動作, 將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藝術感知。

1、用手抓食物吃

讓寶寶用小手去抓水果塊、餅乾、麵條等來吃。 這樣做可能會把寶寶的小手弄髒, 但在抓食物吃的過程中, 除了味覺刺激, 還可以鍛煉寶寶手的觸覺。 不過要注意,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抓的東西不能太燙。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2、玩發聲玩具

有些玩具不僅可以發出聲響, 還能隨著聲音的節奏產生一些動作。 這些動作可以刺激寶寶的小手, 使寶寶手的動作變得更加靈敏。 適合年齡:3個月以上。

3、裡裡外外都看到

給寶寶看一個物體的時候, 最好能把物體的裡面和外面都給他看一看。 比如, 你給寶寶看一個汽車玩具, 先給他看玩具的整體形象, 然後再給他展示一下裡面的結構。 這樣做可以説明孩子瞭解和掌握物體的屬性, 甚至可以影響他以後對各種物品進行分類的能力。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4.塗鴉

給寶寶準備一些畫筆, 讓他隨意地畫。 可以畫在紙上, 也可以畫在硬紙板、物品的包裝盒上等等。 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表現力,

Advertisiment
還能幫助他體會不同畫筆、不同繪畫材料間的差異。 適合年齡:1歲以上。

5.玩小貼畫

準備一些不乾膠小貼畫。 教寶寶把小貼畫撕下來, 再貼到圖畫紙上, 也可以貼在爸爸媽媽的臉上, 或貼在自己的手背上、衣服上。 這些小貼畫可以反復地揭下來、貼上去。 如果沒有小貼畫, 也可以用透明膠帶代替。 這可以鍛煉寶寶手的精細動作能力。 適合年齡:1歲以上。

6.看, 也聞聞味

把一些味道不錯的東西給寶寶展示一下, 比如水果、花等。 這樣做可以加深寶寶對這些物品的印象, 使他不僅能記住物體的外形, 還能瞭解這些物品的氣味。 這對於刺激寶寶的視覺和嗅覺都有益處。 適合年齡:1歲以上

四種做法, 抑制美術才能

Advertisiment

1、限制孩子塗鴉。 如果你給孩子立的規矩特別多, 要求孩子只能在事先規定的範圍內活動, 這會限制孩子自由的思考。 或者因為害怕孩子把傢俱、衣服等弄髒, 而大聲地斥責孩子的塗鴉行為, 就會制約孩子創造性的發展。

2、過多地干涉孩子。 當孩子正在專注地畫畫、做手工的時候, 你總去打擾他;或者因為到了睡覺時間、吃飯時間, 你就強行中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這些都會限制孩子們的思考。

3、讓孩子按你的印象畫畫。 孩子畫畫的時候, 你總是要求孩子畫頭髮必須是黑色的, 畫天空必須是藍色的。 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想像力逐漸枯萎。

4、只給孩子現成的玩具。 與那些可以自由分解、組合的玩具比較起來, 現成的、單一的玩具對孩子的創造性幫助不大。

Advertisiment

切莫把寶寶的藝術潛能簡單定位

即使寶寶表現出扭扭唱唱或塗塗畫畫, 也不能簡單地推斷說寶寶的藝術興趣點就在畫畫或唱歌上。 在寶寶的早期發展中, 興趣點有可能是多方面的, 因為“兒童的藝術是兒童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 是兒童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一種形式。 因此, 過早地、簡單地把寶寶的藝術表現定位在某個方面, 往往會造成寶寶片面發展, 對大多數寶寶來說, 強烈的某方面的藝術傾向並不很明顯。

大多數寶寶在早期的藝術表現是多方面的, 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藝術興趣, 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寶寶一會喜歡畫畫, 一會又喜歡彈琴的緣故。

Advertisiment
父母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藝術興趣點, 找出他的藝術敏感點, 然後創設相應的環境, 為寶寶藝術發展的潛在可能向現實轉化提供條件。

不要把發展藝術潛能同化為技能技巧的訓練

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有某項藝術才能, 或至少有點藝術氣質, 所以必須給予寶寶藝術方面的刺激, 讓寶寶的藝術潛能表露出來。 這是對兒童潛能不信任的一種表現。 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說, “……諸如藝術天才等這類更特殊的潛能, 它們是種子, 如果給予適當的發展條件, 這些種子就會生長、並有所展現;但如果缺乏條件, 它們就會夭折。 這些條件中, 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 對寶寶生活有重大意義的人要信任寶寶的這些潛能。 ”因此, 父母切莫追求單純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運用某種開發教材或某類教具,就能使寶寶的藝術潛能得以發展。與其信任某些毫無根據的發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寶寶具有在一定環境下必將表露的藝術潛能。

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重在藝術的審美體驗

發展兒童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或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線條、平衡、對稱、節奏、韻律等美的要素。試想,如果沒有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何以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呢?

父母要審慎對待寶寶的藝術潛能,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切莫盲目跟風,以免寶寶的藝術幼芽在尚未綻放之前就已經枯萎。

藝術培養,家長做對了嗎?

很多家長都認為,讓孩子學習歌唱、舞蹈、繪畫、樂器等技能就是學習藝術,這幾個方向的興趣班因此也在幼稚園以及商業街上遍地開花。雖然上興趣班是一個培養藝術的便捷的方法,但是父母在決定執行培養藝術寶寶的計畫之前,要先把以下問題弄清楚。

1、寶寶的興趣是什麼?

一開始你無法發現寶寶擅長什麼,寶寶可能對任何東西都表現出興趣,他喜歡抓起畫筆並不表示他有畫畫的天分,也許他只是對這根能畫出顏色的筆感興趣;寶寶看著別人彈琴也爭著要學一下,也很可能只是他對這種能發聲的東西產生了好奇。要記住,寶寶的特點就是三分鐘熱度。因此不要把他的貪新厭舊視為興趣。一開始可以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玩具樂器,多帶他觀看小朋友演出,多聽歌,多參加手工勞動,多玩,不要著急報名上興趣班。在玩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寶寶長期對某些事物表現出興趣,就可以創造機會讓他多接觸這個事物,等確定他確實有興趣後,再進行定向培養。

2、你信任自己的寶寶嗎?

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說,“諸如藝術天才等這類更特殊的潛能,它們是種子,如果給予適當的發展條件,這些種子就會生長、並有所展現;但如果缺乏條件,它們就會夭折。這些條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對寶寶生活有重大意義的人要信任寶寶的這些潛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單純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運用某種開發教材或某類教具,就能使寶寶的藝術潛能得以發展。與其信任某些毫無根據的發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寶寶具有在一定環境下必將表露的藝術潛能。很多天才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在別人看來,這種與眾不同是一種怪異的行為。而作為父母,如果也不信任自己的寶寶,甚至認為寶寶精神有問題而勒令其改正言行,勢必把天賦扼殺殆盡。因此,進行藝術培養,父母首先要善於理解自己的寶寶,從寶寶的角度出發,看看他們的世界。相信寶寶具有與眾不同的能力,從不表現出對寶寶的懷疑,就是父母挖掘寶寶藝術潛力的最關鍵的一點。

3、藝術培養究竟要學什麼?

許多父母往往追求寶寶藝術成果的體現,如會彈幾首曲子,會畫幾幅畫等;有的甚至過早追求過級考證,盲目地把成人社會所追求的物質結果當作學習藝術的目的。然而,這樣的做法唯一的結果就是讓興趣為現實所扼殺,讓天才變成庸才。商業性的學習不僅不利於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而且使寶寶失去了對藝術的興趣。發展兒童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或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線條、平衡、對稱、節奏、韻律等美的要素。只有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才有可能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父母要審慎對待寶寶的藝術潛能,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切莫盲目跟風,以免寶寶的藝術幼芽在尚未綻放之前就已經枯萎。

4、寶寶實在不感興趣怎麼辦?

有相當一部分寶寶對上興趣班學習音樂、美術、舞蹈等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失去興趣,學習上也沒有太大的進步。如果家長已經很清楚寶寶“確實不是這塊料”,那麼放棄對他的所有要求,讓他隨心所欲塗鴉、吼叫、活蹦亂跳也是一種無可厚非的選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唱歌跳舞和畫畫,他們只是不希望有人限制他們如何玩。更高明的父母,則可以嘗試用遊戲的方法去引領寶寶進入藝術的大門。其實藝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切忌過早給寶寶的能力定型,讓他在童年時多做嘗試,比過早的單一定向培養更有意義。

父母切莫追求單純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運用某種開發教材或某類教具,就能使寶寶的藝術潛能得以發展。與其信任某些毫無根據的發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寶寶具有在一定環境下必將表露的藝術潛能。

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重在藝術的審美體驗

發展兒童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或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線條、平衡、對稱、節奏、韻律等美的要素。試想,如果沒有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何以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呢?

父母要審慎對待寶寶的藝術潛能,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切莫盲目跟風,以免寶寶的藝術幼芽在尚未綻放之前就已經枯萎。

藝術培養,家長做對了嗎?

很多家長都認為,讓孩子學習歌唱、舞蹈、繪畫、樂器等技能就是學習藝術,這幾個方向的興趣班因此也在幼稚園以及商業街上遍地開花。雖然上興趣班是一個培養藝術的便捷的方法,但是父母在決定執行培養藝術寶寶的計畫之前,要先把以下問題弄清楚。

1、寶寶的興趣是什麼?

一開始你無法發現寶寶擅長什麼,寶寶可能對任何東西都表現出興趣,他喜歡抓起畫筆並不表示他有畫畫的天分,也許他只是對這根能畫出顏色的筆感興趣;寶寶看著別人彈琴也爭著要學一下,也很可能只是他對這種能發聲的東西產生了好奇。要記住,寶寶的特點就是三分鐘熱度。因此不要把他的貪新厭舊視為興趣。一開始可以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玩具樂器,多帶他觀看小朋友演出,多聽歌,多參加手工勞動,多玩,不要著急報名上興趣班。在玩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寶寶長期對某些事物表現出興趣,就可以創造機會讓他多接觸這個事物,等確定他確實有興趣後,再進行定向培養。

2、你信任自己的寶寶嗎?

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說,“諸如藝術天才等這類更特殊的潛能,它們是種子,如果給予適當的發展條件,這些種子就會生長、並有所展現;但如果缺乏條件,它們就會夭折。這些條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對寶寶生活有重大意義的人要信任寶寶的這些潛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單純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運用某種開發教材或某類教具,就能使寶寶的藝術潛能得以發展。與其信任某些毫無根據的發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寶寶具有在一定環境下必將表露的藝術潛能。很多天才從小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一面,在別人看來,這種與眾不同是一種怪異的行為。而作為父母,如果也不信任自己的寶寶,甚至認為寶寶精神有問題而勒令其改正言行,勢必把天賦扼殺殆盡。因此,進行藝術培養,父母首先要善於理解自己的寶寶,從寶寶的角度出發,看看他們的世界。相信寶寶具有與眾不同的能力,從不表現出對寶寶的懷疑,就是父母挖掘寶寶藝術潛力的最關鍵的一點。

3、藝術培養究竟要學什麼?

許多父母往往追求寶寶藝術成果的體現,如會彈幾首曲子,會畫幾幅畫等;有的甚至過早追求過級考證,盲目地把成人社會所追求的物質結果當作學習藝術的目的。然而,這樣的做法唯一的結果就是讓興趣為現實所扼殺,讓天才變成庸才。商業性的學習不僅不利於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而且使寶寶失去了對藝術的興趣。發展兒童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或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色彩、線條、平衡、對稱、節奏、韻律等美的要素。只有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才有可能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父母要審慎對待寶寶的藝術潛能,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切莫盲目跟風,以免寶寶的藝術幼芽在尚未綻放之前就已經枯萎。

4、寶寶實在不感興趣怎麼辦?

有相當一部分寶寶對上興趣班學習音樂、美術、舞蹈等都只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失去興趣,學習上也沒有太大的進步。如果家長已經很清楚寶寶“確實不是這塊料”,那麼放棄對他的所有要求,讓他隨心所欲塗鴉、吼叫、活蹦亂跳也是一種無可厚非的選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唱歌跳舞和畫畫,他們只是不希望有人限制他們如何玩。更高明的父母,則可以嘗試用遊戲的方法去引領寶寶進入藝術的大門。其實藝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切忌過早給寶寶的能力定型,讓他在童年時多做嘗試,比過早的單一定向培養更有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