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式 教你避免寶寶提前到來

早產寶貝的生命力還不夠頑強, 必須進行特殊照料, 而護理上稍有不當, 就會發生肺透明膜變、顱內出血、低血糖、硬腫症、敗血症等很多不良結局, 甚至夭折。 所以, 孕媽咪一定要多加預防, 避免胎寶貝提前報到呦!

Advertisiment

早產都有一些什麼徵兆?

早產的徵兆通常表現為:

1.腹部出現陣發性疼痛

孕媽咪還沒有到達預產期, 卻感到腹部有類似陣發性的疼痛。

2.發生陰☆禁☆道出血

一般在腹部類似陣發性的疼痛後, 繼而陰☆禁☆道有少量的出血, 而後胎盤破水, 胎寶貝和胎盤滑出。

貼心提示:

陰☆禁☆道出血和腹痛的程度因人而異, 一般疼痛越重, 出血量越多, 保胎成功機會越小;反之, 疼痛輕微, 出血量也少或僅是“見紅”, 保胎的希望就大一些。

哪些孕媽咪容易發生早產?

1.年齡因素:

如果孕媽咪年齡太小(小於18歲), 或年齡太大(35歲以上), 容易發生早產。

2.身體因素:孕媽咪的身材太矮(低於150釐米),

Advertisiment
或體重太輕(低於45千克), 都容易發生早產。

3.疾病因素:患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糖尿病、貧血、心臟病、闌尾炎、腎盂腎炎等疾病。

4.生活習慣:孕媽咪一直有吸煙、酗酒的習慣;或懷孕晚期(妊娠8個月以後)過於勞累、發生外傷或者性☆禁☆生☆禁☆活不當。

5.孕產史:孕媽咪在過去懷孕時, 曾經發生過流產或早產。

6.胎兒因素:如果是雙胎、胎位不正或羊水過多, 容易發生早產。

6個對策避免胎寶貝提前“報到”

Advertisiment

1.避免引發妊高征而誘發早產

孕媽咪要控制飲食中鹽分的攝入, 以免體內水分過多, 造成身體水腫, 引發妊高征而誘發早產。

2.堅持規律而良好的生活習慣

每天要按時起居, 保持充足的睡眠, 不熬夜, 不開夜車, 不要讓身體過於疲勞, 不做過於激烈的活動, 懷孕晚期注意節制性☆禁☆生☆禁☆活, 尤其是既往有流產或早產史的孕媽咪。

3.行走坐立要注意安全

日益沉重的身體容易使孕媽咪的身體失去平衡, 反應也會變得遲鈍, 不小心時容易摔倒。 走路、上下樓梯進出浴室都要小心些, 穿上一雙大小適宜的平跟鞋;不要長久做彎腰或壓迫腹部的家務,

Advertisiment
將常用物品放在容易取的地方;不做下肢活動劇烈的活動, 以免造成下腹充血,

注意保護腹部, 儘量避免被撞擊;避免獨自開車, 以防肚子太大而操作不靈活, 發生事故。

4.孕晚期出行要謹慎

懷孕8個月後,

Advertisiment
最好不要乘飛機出行, 或搭乘震動較大的交通工具。

5.身體有異常及早進行適宜的處理

及時治療各種可能引發早產的疾病, 積極糾正異常的胎位, 懷雙胞胎的孕媽咪更要多加小心。

注意預防便秘和腹瀉, 以免刺激子宮發生收縮, 引起早產。

特別叮嚀:

如果孕媽咪出現早產的症狀時, 不要驚慌, 保持鎮定情緒, 同時趕快去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