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個親子小遊戲,下班回家趕緊跟孩子玩起來!

所謂“高品質陪伴”, 不只是父母陪著孩子玩, 如果父母自己也能樂於其中, 那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有哪些輕鬆簡易的遊戲, 可以讓父母和孩子都覺得省力又有趣呢?馬上來看看下面精選的這6個遊戲!

1.自製大沙包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玩的“丟沙包”遊戲嗎?這個“大沙包”你一定會做, 其實就是普通沙包的放大版!用廢棄的碎布縫成一個立方體, 再用“珍珠棉”填充進布裡, 這樣, “大沙包”就完成了。

大沙包首先有“球”的功能, 在客廳裡扔來扔去, 既不用擔心沙包滾得太遠需要去撿, 又不怕它會撞壞東西, 更重要的是不會碰傷孩子。

Advertisiment

其次, 這個“球”, 孩子基本沒有接不住的, 只要抓住一個小角就能緊緊捏住了, 這也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

除了傳球, 它還有其他的玩法, 比如“螞蟻搬運”的遊戲。 爸爸媽媽們快來嘗試一下吧。

2.過電遊戲

這個遊戲一般選擇在戶外玩耍, 比如社區樓下的空地上。 規則是爸爸(或媽媽)做一個動作, 伸手拍一下孩子, 孩子就照著動作學一遍, 接著再做一個動作, 拍爸爸(或媽媽)一下, 爸爸(或媽媽)再學孩子的動作。

剛開始可以嘗試伸伸手、抬抬腳、跳一跳, 然後增加難度, 動作可以自由創作, 只要保證安全即可。

3.角色反串

還記得某綜藝節目裡明星媽媽董潔和孩子頂頂玩角色互換的遊戲嗎?董潔當孩子, 而頂頂反過來當爸爸,

Advertisiment
互相體驗對方的生活是怎樣的。 爸爸媽媽們下班後也可以跟孩子嘗試一下哦, 看看作為父母的你, 在孩子身上投射了些什麼呢?

4.拉大鋸

這個遊戲比較適合年齡較小的孩子, 是鍛煉孩子手臂和胸部肌肉力量的最好方式。 可以讓孩子仰臥在床上, 輕輕拉住他的胳膊, 幫助他坐起來;也可以讓孩子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膝蓋上, 爸爸(或媽媽)抓住孩子的胳膊, 使他向後仰倒, 再輕輕把他拉回原位。 遊戲時, 以兒歌《拉大鋸》配合說唱, 生動有趣極了。

附兒歌《拉大鋸》

拉大鋸, 扯大鋸,

外婆家, 唱大戲,

媽媽去, 爸爸去,

小寶寶, 也要去。

拉大鋸, 扯大鋸,

你過來, 我過去,

拉一把, 扯一把,

小寶寶, 快長大。

5.提線木偶

這是一個肢體遊戲, 爸爸(或媽媽)和孩子其中一個當木偶,

Advertisiment
另一個當提線人, 可以約定代表提胳膊、腿和頭的不同手勢。

剛開始比較簡單:同時抬兩條胳膊, 或一上一下擺動, 慢慢熟悉後, 開始增加難度, 比如一隻胳膊向前抬起, 一條腿向旁邊伸出。 再往後繼續增加難度, 動作可自由設計, 還是以保證安全為前提哈!

6.拉鼻子

在床上、沙發上都可以玩這個遊戲, 輕輕捏孩子的鼻子一下, 然後順著捏的方向做出“拉”的動作, 手伸得遠一些, 好像要把鼻子拉長了一樣;然後把兩個耳朵也作“拉”長動作, 在空中把鼻子和耳朵打個結, 匯總了再拉。

孩子一般會很快明白過來, 並配合著動作, 你一拉, 他就順著方向跟著抬起頭, 好像真的被拉著了一樣;然後在空中使勁一拉再鬆手,

Advertisiment
孩子就被“嘭”地“彈”回床上了。

這個遊戲小編在家親測過哦, 孩子開心得哈哈大笑, 玩得不亦樂乎。 還可以互換角色, 孩子拉父母的鼻子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