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大基礎玩具寶寶成長都需要

你有沒有注意到, 那些反復吸引寶寶注意力的玩具大多數是最基本的玩具, 比如積木和球?兒童心理學教授Steiner博士解釋說:“現在的父母總覺得應該給寶寶買一些價格昂貴的帶有學習性玩具, 即使沒有科學研究證明它們能提升寶寶的智商, 父母也不惜花費重金購買。 而真正經典的玩具大多是萬能的、通用的, 它們不要求寶寶在娛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成績回報, 就像一個機器人——寶寶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和它玩——玩具就是這樣伴著寶寶成長的。 ”那麼寶寶從出生到長成大小孩就玩這幾樣基礎的玩具會不會感到厭煩呢?他和這些玩具之間的遊戲又會伴隨年齡的增長有怎樣的變化呢?

Advertisiment

6個月:寶寶對球的興趣, 一方面是專心地凝視這個圓圓的東西, 另一方面是享受觸摸、抓拿球的樂趣。 所以, 爸爸媽媽不妨給寶寶準備一些外型可愛又有不同質感的球, 比如由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布球, 或者上面有小結的按摩皮球等。

12個月:此時, 寶寶喜歡和你在地板上相對而坐, 一起玩滾球的遊戲。 再過幾天, 他也許會具備扔球的能力, 當然, 都是無目的和目標的隨便扔。 但是他卻不厭其煩, 所以你也要準備足夠的耐心幫他撿球。

18個月:大多數媽媽都覺得這段時間, 自己更像為一個手球運動員做陪練。 沒錯, 寶寶現在已經是扔球的高手,

Advertisiment
技術熟練, 而且很有力度。 他不僅喜歡將球舉過頭頂再用力扔出去, 還喜歡和你一起玩互相傳球的遊戲。

安全提示:對喜歡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裡嘗一嘗的寶寶來說, 那些顏色鮮豔、彈性十足的橡膠氣球, 或者晶瑩透亮的玻璃球都不適適合他玩。 任何直接小於4釐米的球類, 都有引發異物窒息的可能, 所以最好不好給寶寶玩。

補充說明:到了18個月時, 寶寶能分辨出真實的球和圖畫中的球, 小手指著書上的球, 偶爾還能說出“球”。

積木

6個月:寶寶喜歡用嘴“品嘗”積木, 咬一咬、嘬一嘬, “嗯, 原來積木和奶瓶的味道不一樣。 ”除此之外, 拍打和緊緊握住積木也是他喜歡的玩法。

12個月:他有了新發現——將兩塊積木撞擊在一起就能製造出聲音。

Advertisiment
他還喜歡製造一些驚人又惱人的舉動, 將你剛剛搭好的積木大廈, 轟地一下推到, 然後再露出一個“我多棒”的微笑。

18個月:堆積木表演開始了, 雖然不是什麼高樓大廈, 但寶寶憑自己對平衡力的掌控和理解, 已經能將2~3塊積木羅在一起。 你可不要嫌棄他建造的樓房太矮, 更不要為了製造高樓大廈就硬逼著他再碼高一層, 因為好戲還在後面呢。

安全提示:品質好的積木應該是由堅硬的木材製成的, 比如楓木和櫸木, 因為這些木材即使用過一段時間也不容易出現裂紋、凹陷或者脫落碎片。 另外, 寶寶玩積木的時候你要在旁邊監督, 尤其是大一點的寶寶, 不要讓他有機會把這些木塊當成武器傷害自己或攻擊別人。

Advertisiment

補充說明:有研究顯示:寶寶和父母一起玩時, 要比他獨自玩耍時, 花費更多時間在研究和理解物體之間的組合和構成, 所以, 當寶寶擺弄積木時, 媽媽最好也跟著他一起玩。

蠟筆

6個月:對這個年齡的寶寶來說, 玩蠟筆有點為時過早。

12個月:寶寶能做的是用他的小手捏住蠟筆, 然後亂塗一起。 對他來說, 此時畫畫可能並不是他最感興趣做的事, 與此相比, 捏住蠟筆, 再用它弄出點東西才是讓他興奮的事。 所以不妨給他準備一些好抓、好握的蠟筆, 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18個月:當寶寶看到你寫、畫的時候, 他就會立即模仿你。 再加上多數寶寶在這個時候學會了走路, 所以經常會出現牆上、床單上被他畫的到處都是。

Advertisiment
不要為了這個責怪寶寶, 他只是在給自己練習的機會, 如果怕麻煩, 你可以給他買一些可以洗掉的蠟筆。

安全提示:為寶寶買蠟筆時, 最好選擇正規的、口碑好的品牌, 確保蠟筆的製作原料是無毒的材料, 比如石蠟。

補充說明:研究顯示, 訓練大一些的寶寶使用蠟筆, 對他以後學習使用鉛筆寫字有促進作用。

毛絨動物玩具

6個月:無論哪種材料做成的毛絨玩具, 寶寶都喜歡用手觸摸、用嘴“品嘗”它們。

12個月:無論到哪, 寶寶都喜歡帶上他的特殊的好朋友, 還不時地給予擁抱。 到了這個年齡, 有些寶寶非常依賴他的毛絨玩具, 甚至要和它們一起上床睡覺。

18個月:面對著和動物毛絨玩具, 寶寶想要和它們對話, 於是便模仿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叫聲“嘎嘎”、“哼哼”“汪汪”。 不管怎樣,這表示他想瞭解更多關於朋友的資訊,那麼你不妨給他將一些和動物有關的簡單的圖畫書。

安全提示:在小熊泰迪以及和它類似的毛絨玩具身上,可能沾滿了細小的灰塵或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症的物質。為了避免寶寶出現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症,就要定期給它們洗澡。

補充說明: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對毛絨玩具過於依賴,其實這種擔心沒必要,因為大多數寶寶到了3歲,便對毛絨玩具失去興趣,他們更喜歡那些可以活動的玩具,而不是只坐在那一動不動的毛絨玩具。

簡單的拼圖

6個月:寶寶喜歡把一片拼圖從一隻手遞到自己的另一隻手,要不就是放到嘴裡,就像對待他喜歡吃的餅乾。

12個月:到了這個年齡,寶寶的興趣從一片拼圖轉到了拼圖板,端起拼圖板,輕輕地一翻,所有的拼圖片就都散落在地上。如果是裝在盒子裡的拼圖,寶寶還會用小手捏住盒子的把手,把盒子打開,然後從裡面拿出一片拼圖。

18個月:在你的幫助下,寶寶能把一些大片的拼圖放在相應的位置上。

安全提示:定期檢查拼圖片上的木釘(至少給寶寶玩之前你要檢查一遍),確保它們的牢固,脫落的木釘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異物窒息。另外,木質的拼圖還要確保它們是無毒的。

補充說明:有些寶寶會饒有興致地花掉一下午的時間來玩拼圖,但有些寶寶卻不喜歡拼圖,覺得它就像媽媽的電話本一樣不能理解。我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差別寶寶們的智力發展無關,而是取決於他們天生的氣質類型。所以,讓寶寶玩他喜歡玩的玩具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音樂玩具

6個月:如果把一個玩具小鼓放在寶寶身邊,他會興高采烈地用手拍打。其實,就音樂感覺來說,這個行為沒有目的性,但卻反應了寶寶在這個時期上肢運動發育的特點。

12個月:寶寶開始熱衷於敲打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其中包括:玩具小鼓、玩具木琴、瓶瓶罐罐,甚至鍋碗瓢勺。製造聲音讓他體會了自己的本事,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體現,所以請忍耐這點小小的噪音,畢竟這只是暫時的。

18個月:寶寶可能會跟著音樂拍手,但是不要期望他此時就擁有精確地節奏感。對待樂器玩具,他可能還不知道它們的真正用途,於是便採取手腳並用的玩法,或者伴著音樂節奏把鼓槌當指揮棒,再或者捧著小鼓胡亂搖晃。

安全提示:為寶寶購買樂器類玩具時,要確認它的表面使用的是無毒的塗料。因為偶爾,你家的小莫札特也會用嘴體驗一下這些玩具,即使是小鼓或者小鋼琴,他也不會放過。

補充說明:研究發現,早期的鋼琴課程能聯繫到空間技能的發育,這包括對數學和幾何學的理解。

不管怎樣,這表示他想瞭解更多關於朋友的資訊,那麼你不妨給他將一些和動物有關的簡單的圖畫書。

安全提示:在小熊泰迪以及和它類似的毛絨玩具身上,可能沾滿了細小的灰塵或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症的物質。為了避免寶寶出現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症,就要定期給它們洗澡。

補充說明:很多媽媽擔心孩子對毛絨玩具過於依賴,其實這種擔心沒必要,因為大多數寶寶到了3歲,便對毛絨玩具失去興趣,他們更喜歡那些可以活動的玩具,而不是只坐在那一動不動的毛絨玩具。

簡單的拼圖

6個月:寶寶喜歡把一片拼圖從一隻手遞到自己的另一隻手,要不就是放到嘴裡,就像對待他喜歡吃的餅乾。

12個月:到了這個年齡,寶寶的興趣從一片拼圖轉到了拼圖板,端起拼圖板,輕輕地一翻,所有的拼圖片就都散落在地上。如果是裝在盒子裡的拼圖,寶寶還會用小手捏住盒子的把手,把盒子打開,然後從裡面拿出一片拼圖。

18個月:在你的幫助下,寶寶能把一些大片的拼圖放在相應的位置上。

安全提示:定期檢查拼圖片上的木釘(至少給寶寶玩之前你要檢查一遍),確保它們的牢固,脫落的木釘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異物窒息。另外,木質的拼圖還要確保它們是無毒的。

補充說明:有些寶寶會饒有興致地花掉一下午的時間來玩拼圖,但有些寶寶卻不喜歡拼圖,覺得它就像媽媽的電話本一樣不能理解。我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差別寶寶們的智力發展無關,而是取決於他們天生的氣質類型。所以,讓寶寶玩他喜歡玩的玩具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音樂玩具

6個月:如果把一個玩具小鼓放在寶寶身邊,他會興高采烈地用手拍打。其實,就音樂感覺來說,這個行為沒有目的性,但卻反應了寶寶在這個時期上肢運動發育的特點。

12個月:寶寶開始熱衷於敲打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其中包括:玩具小鼓、玩具木琴、瓶瓶罐罐,甚至鍋碗瓢勺。製造聲音讓他體會了自己的本事,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體現,所以請忍耐這點小小的噪音,畢竟這只是暫時的。

18個月:寶寶可能會跟著音樂拍手,但是不要期望他此時就擁有精確地節奏感。對待樂器玩具,他可能還不知道它們的真正用途,於是便採取手腳並用的玩法,或者伴著音樂節奏把鼓槌當指揮棒,再或者捧著小鼓胡亂搖晃。

安全提示:為寶寶購買樂器類玩具時,要確認它的表面使用的是無毒的塗料。因為偶爾,你家的小莫札特也會用嘴體驗一下這些玩具,即使是小鼓或者小鋼琴,他也不會放過。

補充說明:研究發現,早期的鋼琴課程能聯繫到空間技能的發育,這包括對數學和幾何學的理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