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招幫您增強寶寶免疫力

免疫力的強弱關係到人體健康, 而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是免疫力的保證。 科學攝入營養、微量元素, 就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怎樣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免疫力”是什麼。

1、什麼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機體對“自己”和“非己”抗原的識別及應答, 以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 即是以機體免疫器官, 其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結、脾臟及其組織內的免疫細胞、免疫分子所構成的免疫系統來防病、抗病、維護人體正常生理功能, 從而使人們健康生活和工作, 無病而終。 實現這一美好願望須有正常免疫系統的免疫功能。

Advertisiment

2、免疫功能有哪些?

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禦、免疫穩定、免疫監視。 免疫力就是對內防亂, 清除變異者, 對外防患, 抗擊病毒等侵襲。

(1)防禦病原體的侵害, 包括病毒、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 即抗感染免疫。

(2)監視並清除體內衰老或受到損傷不能修復的細胞。

(3)防止體內細胞的惡性變態及異常增殖。 要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就需要元素的平衡。

3、怎樣增強免疫力呢?

(1)母乳餵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 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因此, 媽媽們一定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2)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Advertisiment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 擠壓胎兒, 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 有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 因此, 不要輕易放棄自然分娩, 去選擇剖宮分娩。 出生後, 與母親的身體接觸, 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 可以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 撫觸是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提高免疫力, 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減少哭鬧, 改善睡眠。

(3)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 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 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 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4)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時間

Advertisiment

父母足夠耐心地對待孩子, 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 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 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 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 週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 對身體大有益處。

要養成良好的規律生活還需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 居室的衛生條件也對寶寶的免疫系統有影響。 人們常習慣在大冷天裡緊閉門窗, 造成室內空氣流通性差, 這樣病毒細菌容易滋生。 因此, 注意使寶寶的居室要多通風, 保持空氣新鮮。 氣候乾燥時, 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以免因上呼吸道黏膜乾燥引發疾病。 流感流行季節, 可使用食醋薰蒸房間, 這樣有利於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病菌數量。

(5)均衡飲食——提升防禦功能

Advertisiment

孩子偏食, 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 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 少吃各種油炸、熏烤、過甜的食品。

此外, 由於嬰幼兒臟腑嬌嫩, 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 雖然發育旺盛, 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 但是, 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 要注意均衡飲食, 不要吃得過飽, 以免脾胃負擔過重, 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容易發生積食、腹痛, 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寶寶進餐時, 保持寶寶心情愉快。 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慢進餐有利於寶寶脾胃的健康, 如果總是在嘈雜的環境、匆忙的氣氛中進餐, 勢必會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 要特別注意, 在輕鬆環境下進食不僅有助於消化、強健脾胃、而且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也很有幫助。

Advertisiment

(6)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培養孩子良好的基本衛生習慣, 要勤洗手, 特別注意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 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手是病毒和細菌的主要傳播途徑。 感冒患者擦鼻涕、挖鼻孔時病毒粘在手上, 通過握手、把手、電話、桌椅等傳播。 因此預防感冒和其他很多傳染病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勤洗手。 值得提醒的是, 洗手時不要過度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 因為, 這些產品本身就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