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錯誤教育方式父母要改正

雖然父母們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不如別家的孩子聰明, 不如別人家的孩子懂事, 但有的時候私下裡還是會想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如人家?其實寶寶在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 如何讓這張白紙變成一副價值連城的油畫還是一文不值的廢紙, 關鍵都是在於教育, 其中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最重要的。

1、 不以身作則

當孩子在外邊和人打架時, 父母又打又罵的態度會使孩子在內心產生強烈的不滿, “不讓我打架, 你們怎麼還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 父母已威信掃地。 教育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Advertisiment
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該謹言慎行, 不議論學校, 不議論老師, 不家長里短, 你的一點一滴, 都在雕塑她。

2、考答過多

由於迫切地希望更多地瞭解孩子, 許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學就問個不停, “今天老師有沒有提問你?”“數學考得怎麼樣?”“都和誰一起玩兒了?”太多的問題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與抵觸, 落個“討厭鬼”的名聲。 如果孩子總是犯同一個錯誤, 無論你怎樣教育她。 試試把一次不快的場景冷靜地記下來分析一下, 試試改變你教育的方式, 試試改變你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 不能不斷碰壁。

3、 誇獎過多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 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 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如父母總誇孩子“太聰明了”,

Advertisiment
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自責與沮喪, 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 父母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孩子做的某件事情上進行誇獎, 比如“你這件事情做的太對了!”這樣的話。

4、 否認感覺

這是許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當孩子說“媽媽, 我怕, 打針很疼”時, 父母經常會安慰說:“寶貝, 沒關係, 不疼的。 ”這樣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與恐懼。 一定要讓孩子去克服困難, 讓孩子覺得其實事情沒有那麼可怕。

5、 命令過多

“寫作業去!”“把電視關了!”……過於頻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聞”, 當孩子經常對這樣的命令無動於衷時, 父母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孩子眼裡的信譽了。 孩子的每一個挫折, 都要和她共同承擔,

Advertisiment
並且讓她知道, 一切都會過去。 若干年後, 今天至關重要的一切就會無足輕重。

6、 呵斥和嘲笑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某些家長會大聲呵斥, “笨蛋!木腦瓜!”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每次在發火和慍怒之前、之中、之後, 都要好好問問自己:我究竟是為她, 還是為我?在發火和慍怒中, 我有沒有夾雜自己的攀比和虛榮, 要老老實實地回答。 如果有, 就要在心裡對她說抱歉, 然後戒自己下次不如此。

萬一你不斷碰壁, 萬一孩子有一個非同尋常的頑疾, 你覺得怎樣做都無能為力, 甚至感到心力交瘁, 那麼也別洩氣。 這個世界上, 有一個鎖, 必然有一把鑰匙。 如果孩子多動、性格極端、磨蹭、說謊成性, 你也要告訴自己,

Advertisiment
別著急, 還是有辦法。

對於孩子未來成長方向的教育, 爸爸媽媽啟著關鍵性的作用。 之前爸爸媽媽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一些教育方式是錯誤的, 通過上述文章就可以讓您瞭解到錯誤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的深信健康都遭遇挫折, 好的教育方式關係到孩子心理發展, 所以請爸爸媽媽一定技師改正自己的這些小毛病, 讓孩子可以更加正確的成長起來。 我也衷心希望寶寶可以有一個好的未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