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招教你與孩子和睦相處

 父母應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怎樣與孩子和睦相處?7個小妙招幫你解決難題~ 1、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
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
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
 身為家長,
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
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
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
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2、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
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議,
Advertisiment
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 從內心尊重孩子, 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 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 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 表達能力沒有問題,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3、尊重孩子的看法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 爸爸媽媽要記住, 孩子也是一個話語主體。 所以, 在和孩子交談的時候, 不要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 還要認真對待對尊重孩子的看法, 並與孩子進行良性的互動。 4、珍惜共處的時光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為孩子的教育投資, 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可是有一些家長陪著孩子來上課, 將上課作為孩子一個人的任務,
Advertisiment
而自己在旁邊什麼都不做。 其實早教課也是促進親子關係最好的工具之一, 很多遊戲會需要家長的配合, 這段共處的時光, 是親子關係良好的促進劑。 許多家長不重視和孩子共處的時光從而錯過了培養雙方感情的時機。 5、賞罰張弛有度 有時候當孩子做了不該做或不能做的事情, 家長會很為難不知道怎麼辦好。 不罰他怕下次再犯, 懲罰他又怕親子關係受損。 專家建議不如運用孩子行為後果本身, 自然的懲罰。 比如他一定要去摸熱水瓶, 不妨把瓶塞打開, 抓他的手放在熱氣上, 當感到燙時他自然不會再想有下次了。 如果孩子做了一件正面的好事, 不妨給他一個親吻和擁抱, 當著別人的面誇獎他, 這比給一件玩具這樣的物質獎勵要更加有意義。
Advertisiment
6、不當“法官”, 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 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 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 父母要積極影響與教育孩子, 不瞭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 而瞭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 維護其權利, 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 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 瞭解其內心需求, 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7、不當“裁判”, 學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 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 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 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 即“啦啦隊”的力量。 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學習、購物、吃飯、穿衣等各種生活方面,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 促使孩子從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 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選擇前--給孩子更多機會去選擇, 盡可能的少提或者不提意見, 真正讓孩子做主, 讓孩子從中自然地積累經驗。 選擇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 不提太多的意見, 即便他們選錯了, 除非對他們造成傷害的, 否則不要輕易糾正。 不要害怕出“問題”, 這是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和成本。 選擇後--假如孩子的選擇是適合的, 家長和孩子一起高興。 假如選擇有誤, 我們也不要去指責和諷刺, 孩子自己已經從中獲得教訓。 最好的方式就是:什麼也不說, 下次依然給他們機會,
Advertisiment
相信他們下次一定會更好。 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隊”, 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 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 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