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不停地流口水, 媽媽們一定會擔心。 寶寶下巴總被口水浸濕, 一定會不舒服, 怎麼辦?怎樣護理寶寶呢?
寶寶為什麼總流口水?寶寶流口水很正常, 這是寶寶發育的正常現象。
寶寶從出生開始, 口水就在醞釀期, 隨著成長, 口水從很少, 到增多, 再到更多。 大多數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 到2歲左右, 牙齒基本萌出, 口腔深度增加, 嬰幼兒逐漸學會用吞咽來調節過多的液體, 這種流口水現象逐漸消失。 所以這種情況媽媽們不用擔心
寶寶的口水歷程寶寶並不是從出生就流口水的, 流口水也是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才開始。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期 新生兒一般不會流口水, 因為這此時唾液腺還不“發達”。 口水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在新生兒期分泌的唾液較少, 因此寶寶嘴裡沒有多餘的口水流出;再加上此時寶寶只吃奶或流質食品, 這些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 唾液腺的分泌量就很少, 所以新生兒很少流口水。
4~5個月 寶寶3個月左右, 口水開始分泌量才會增加。 等到寶寶4一5個月大, 輔食添加對寶寶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時, 飲食中逐漸補充了米粉等營養成分的糊狀食物, 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後, 唾液分泌明顯增加。 再加上寶寶的口腔小而淺, 吞咽功能還不健全, 不會用吞咽動作來協調口水, 所以當唾液分泌稍多或是寶寶高興、嬉笑時,
Advertisiment
6~7個月 6個月左右大多數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 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 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 從而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 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加上寶寶口腔容量小, 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 於是積蓄後會自然流出, 你就會看到口水流下來。
1歲以上 大部分的寶寶1歲以後, 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減輕, 他能將口水吞咽下去, 不會流得到處都是。 但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不同, 一般到了2歲時, 大多數寶寶能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
Advertisiment
流口水對寶寶來說有利有也弊。
有利的一面在於:唾液腺分泌的口水可促進吞咽、刺激味蕾;保持口腔潮濕, 維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 有助於說話。 此外, 還有少許的抗菌作用, 中和食物中的酸性物質, 保護牙齒的琺瑯質, 有助於防範蛀牙的發生。
不利的一面在於:寶寶流口水可能影響寶寶健康。 由於寶寶的皮膚較薄, 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蝕性的有機酸, 所以當口水流到嘴角、臉龐、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膚時, 很容易讓皮膚的角質層被腐蝕, 或是因為潮濕而導致黴菌感染, 產生發紅、濕疹或發炎等症狀。
7招護理口水寶寶塗護膚霜
Advertisiment
寶寶口水流得較多時, 媽媽注意護理好寶寶口腔周圍的皮膚, 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兩遍。 讓寶寶的臉部、頸部保持乾爽, 洗後塗上一層護膚霜, 可起到隔離口水的作用, 避免寶寶患上濕疹。
蘸掉口水
粗糙的毛巾或手帕, 可能讓寶寶皮膚破損, 所在媽媽不要用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寶寶的嘴邊抹來抹去, 要用非常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一點點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 讓口周保持乾燥。 同時儘量避免用含香精的濕紙巾幫寶寶擦拭臉部, 以免刺激皮膚。
用圍嘴
口水不僅會流到下巴上, 也會漫過“大堤”, 流到寶寶脖子、胸前, 所以媽媽要為寶寶多備幾款口水巾, 全棉的、柔軟、略厚的比較適合。 每天三四條, 濕了即洗即換。
Advertisiment
用用牙咬膠
寶寶在乳牙萌出期齒齦發癢、脹痛, 口水增多, 寶寶們愛到處咬咬手、咬媽媽的肩膀等, 這時可給寶寶使用軟硬適度的口咬膠, 注意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 因為畢竟是入口的東西, 這樣能減少萌芽時牙齦的不適, 還能刺激乳牙儘快萌出, 減少流口水。
啃點磨牙餅乾
6個月以上的寶寶啃點磨牙餅乾。 這種餅乾超級硬, 主要是怕寶寶真咬下來卡到寶寶, 磨牙餅乾是靠寶寶的口水一點點浸濕餅乾表面, 然後才能使牙齦刮下餅乾吃下去。 再大些的寶寶, 可以吃些麵包也可以, 這些“乾糧”會事走大量的口水哦。
教寶寶學吞咽
咀嚼和吞咽也是要學習的。 媽媽可以親自示範一下如何吞咽口水, 當寶寶流口水時, 媽媽蹲下身子, 讓寶寶看著你,然後做吞咽的動作,讓寶寶也學習你閉住嘴,做吞咽動作,寶寶很喜歡模仿,很快就能學會。
出疹子及時用藥
口周的皮膚如果已經出疹子或糜爛,最好去醫院診治。在皮膚發炎期間,更應該保持皮膚的整潔、清爽,並依症狀治療。如果局部需要塗抹抗生素或止癢的藥膏,擦藥的時間最好在寶寶睡前或趁寶寶睡覺時,以免寶寶不慎吃入口中,影響健康。
學會辨別疾病引起的流口水除了正常的流口水,寶寶也可能是由於一些疾病引起,這就需要媽媽細心觀察了。寶寶除了流口水外,往往還伴隨其它症狀。
口腔潰瘍 表現: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嘴巴周圍出現水泡或口腔黏膜、舌面出現潰爛,可能就是口腔潰瘍或口腔炎,這樣會使寶寶因為怕痛而不想吞咽。
喉嚨發炎 表現:寶寶口水流不止,同時又合併發燒、流鼻涕等症狀,那麼寶寶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病毒感染 表現:如感染手口足病、水痘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口腔內及舌旁的潰瘍而導致疼痛、吞咽困難。
咬傷 表現:如果寶寶不小心咬傷自己的口唇,使口腔內有破損,就會產生疼痛感,而使孩子不敢吞咽口水。
神經障礙 表現: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經麻痹、延髓麻痹、腦膜炎後遺症,都會導致吞咽功能障礙,引起口水外流。
讓寶寶看著你,然後做吞咽的動作,讓寶寶也學習你閉住嘴,做吞咽動作,寶寶很喜歡模仿,很快就能學會。出疹子及時用藥
口周的皮膚如果已經出疹子或糜爛,最好去醫院診治。在皮膚發炎期間,更應該保持皮膚的整潔、清爽,並依症狀治療。如果局部需要塗抹抗生素或止癢的藥膏,擦藥的時間最好在寶寶睡前或趁寶寶睡覺時,以免寶寶不慎吃入口中,影響健康。
學會辨別疾病引起的流口水除了正常的流口水,寶寶也可能是由於一些疾病引起,這就需要媽媽細心觀察了。寶寶除了流口水外,往往還伴隨其它症狀。
口腔潰瘍 表現: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嘴巴周圍出現水泡或口腔黏膜、舌面出現潰爛,可能就是口腔潰瘍或口腔炎,這樣會使寶寶因為怕痛而不想吞咽。
喉嚨發炎 表現:寶寶口水流不止,同時又合併發燒、流鼻涕等症狀,那麼寶寶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病毒感染 表現:如感染手口足病、水痘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口腔內及舌旁的潰瘍而導致疼痛、吞咽困難。
咬傷 表現:如果寶寶不小心咬傷自己的口唇,使口腔內有破損,就會產生疼痛感,而使孩子不敢吞咽口水。
神經障礙 表現: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經麻痹、延髓麻痹、腦膜炎後遺症,都會導致吞咽功能障礙,引起口水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