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大, 7歲看老”, 一個人的性格在其7歲之前就已經大致成型了。 孩子在7歲之前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 這一階段所形成的性格, 會對孩子將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等方面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 在7歲之前, 父母要注意孩子性格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並採取積極措施, 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給孩子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研究表明, 7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特別是孩子3~6歲的時候。 孩子在3~6歲的時期是“潮濕的水泥”期, 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影響孩子今後生活的一些重要性格也在這一時期初見端倪。
Advertisiment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性格, 成為快樂、自信和受歡迎的人, 但是優秀的性格特質不會自動在孩子身上出現, 需要父母的精心培養和長期努力。 而孩子在長期的成長過程中, 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性格的徵兆, 對於這些徵兆, 父母要及時發現, 並徹底根除。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個徵兆, 父母就要及時進行幫助和干預。
1. 害羞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家的時候聲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 可是一到陌生環境裡, 立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完全失聲了。 而最令家長感到尷尬的是,
Advertisiment
害羞的孩子由於缺乏公眾表現的機會, 因而較少得到學校和同伴的關注。 害羞的孩子由於不愛爭取, 常常會失去很多機會。 更重要的是, 在這個激烈的競爭年代, 害羞的孩子很有可能產生自卑心理, 從而否定自我。
2. 脾氣暴躁
脾氣暴躁的孩子, 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 就會賴在地上, 大哭大叫。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很多父母會對孩子進行哄勸、呵斥、教訓甚至打罵, 但所有努力都嘗試過後, 父母會發現孩子依然蠻不講理地在哭鬧, 或者父母當時花費力氣和時間把孩子“安撫”或者“鎮壓”下了, 過後這種事情還會一次次發生,
Advertisiment
3. 缺乏自信
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時往往缺乏自信, 什麼事都不敢幹, 表現得很退縮, 這讓父母感到很沮喪。 儘管父母經常用各種表揚、鼓勵的方式, 孩子還是常常將“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掛在嘴邊。
4. 不合群
家長會發現, 有些孩子可以很容易跟別人相處, 和別人在一起玩得很融洽, 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 而另一些孩子則是“另類人物”, 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讓同伴反感。 這些孩子常常游離在人群之外, 很難與別的孩子一起玩遊戲。
身為父母,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現象, 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糾正了, 否則就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父母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1. 對於害羞的孩子
父母要讓孩子事先有充分的準備。
Advertisiment
2. 對於脾氣暴躁的孩子
父母要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要讓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 尖叫、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不好的行為。 父母要給孩子清晰地傳達這樣一個資訊:生氣可以, 但是以消極、發脾氣或者造成傷害的方式發洩怒氣是不可以接受的。 當孩子特別生氣的時候,
Advertisiment
3. 對於缺乏自信的孩子
父母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重要的是, 父母應該多去表揚孩子的努力, 而不是當下的某個結果。 不要說:“你今天表現很好”, 而是說:“因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 上課不亂跑, 所以我要表揚你。 ”清楚地讓孩子知道, 父母更重視他自己努力的過程, 能使孩子更有信心地面對困難。
4. 對於不合群的孩子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這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要關心小孩,子女要關心長輩,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淩駕于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另外,家長還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交朋友。父母閒暇時常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人家去串門。在孩子帶其他小朋友到家裡玩時,父母要表示歡迎,並鼓勵孩子熱情接待。家長還可讓孩子多與性格外向、勇敢的小朋友接近,這是最好的互補法。
這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要關心小孩,子女要關心長輩,切忌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圍著孩子轉,讓孩子淩駕于父母之上。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隨意訓斥、打罵,要讓孩子在互敬互愛的家庭氣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另外,家長還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交朋友。父母閒暇時常帶孩子到有小朋友的人家去串門。在孩子帶其他小朋友到家裡玩時,父母要表示歡迎,並鼓勵孩子熱情接待。家長還可讓孩子多與性格外向、勇敢的小朋友接近,這是最好的互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