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入園年齡以後, 大多數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去, 但也有一部分家長有這樣的想法, 即讓祖輩來帶孩子。 那麼, 孩子入園後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一。 可以讓孩子接受比較正規的學前教育。 儘管每個幼稚園的環境、設施和師資情況不盡相同, 但有統一的教學大綱, 幼稚園的課程和活動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生理和心理發育的規律來安排的。 這一點是任何家庭都難以做到的。 不過入園的前提是選擇公辦的幼稚園, 否則這一點很難達到家長的要求, 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不要因為選錯了幼稚園而耽誤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Advertisiment
二。 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在幼稚園, 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自己動手穿衣、吃飯、大小便等等, 這樣可以讓孩子擺脫在家中一切都要依賴父母照顧的生活方式。
三。 可以培養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幼稚園裡有老師, 有其他小朋友, 孩子入園以後, 可以提高他們社會化的程度, 可以讓他們從以自我為中心逐漸過渡到為他人著想, 在與小夥伴的相處中學會合群、體諒別人、原諒別人, 同時對自己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四。 為入學作好準備。 在幼稚園裡, 孩子要學會遵守紀律、集中注意力、尊敬老師, 還要學習寫字、計算等等, 這些都為入學奠定了基礎。 另外, 孩子入園以後, 家長可以比較客觀地瞭解自己地孩子。
Advertisiment
那麼, 寶寶在幼稚園究竟要學會哪些本領呢?以下是寶寶在幼稚園學到的或者說應該學會的11種“本領”, 父母不妨做一個小小的對照:這些“本領”你的孩子在幼稚園裡學到了嗎?
本領一:學習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學生
在許多爸爸媽媽看來, 幼稚園裡孩子們很自由, 可以在教室裡走來走去, 自由選擇玩具和玩伴, 這可是老師在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讓孩子自由融入集體的輕鬆氛圍呢。 進了幼稚園, 孩子學會了把玩完的玩具放回原處, 學會了離開教室的時候, 聽著老師的口令排隊, 什麼時候午餐, 什麼時候午睡, 什麼時候吃點心。 學會了自控, 知道老師講故事的時候, 不能隨便在教室裡走來走去,
Advertisiment
本領二:學習怎樣交朋友
其實, 許多3~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交經驗, 幼稚園又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 教他們怎樣保持友誼, 教他們在沒有老師和媽媽幫忙的情況下自己怎樣獨立解決小夥伴之間的衝突。
孩子學會怎樣參與別人的活動, 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 他可以上前招呼:你在幹什麼呀?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默默地看別人玩, 或者一個人自言自語。 這樣的社交對於孩子長大之後融入集體大有幫助呢。
本領三:學會怎樣獨立說故事
儘管目前許多學前兒童研究專家不主張孩子在幼稚園時期就開始認字, 但是聽老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Advertisiment
本領四:學會請求幫助
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摔疼了, 沙子飛到眼睛裡去了, 但是怕難為情不敢告訴老師。 這是許多初入園的小朋友都發生過的情形。 幼稚園老師會鼓勵孩子大聲說話, 有事告訴老師。 有沒有發現:原來羞羞答答的孩子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了?
有研究表明,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他的幼稚園老師在孩子的未來的求學生涯中至關緊要, 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同其他老師和成人的相處方式。
Advertisiment
本領五:學會簡單的剪剪貼貼
可別小看幼稚園裡那些讓孩子們剪剪貼貼的手工, 這是最好的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式。 當孩子用剪刀、膠水、橡皮泥製作手工的時候, 他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全都開動起來了。 小女孩比男孩子更喜歡這些手工, 專家指出, 所有的小朋友都應該重視這樣的動手經歷, 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寫字會容易得多。
本領六:學會搭積木
研究表明, 搭積木對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概念大有益處。 然而, 就像小男孩不太喜歡手工課一樣, 女孩子通常會忽略積木。 專家指出,搭積木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如果孩子想搭一個高塔,手頭又沒有長積木,他們會發現兩塊小積木拼起來可以變成一條長的。這就在無形中為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
本領七:學會辨識標記、概念、節奏
幼稚園裡沒有認字閱讀課,但孩子在那裡認識了數位和字母,辨別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習唱歌跳舞,懂得了節奏感令孩子朗讀的水準提高了。學習樂器對於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有幫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還發現,參加小組唱和學習鋼琴的孩子在空間想像——如拼圖之類的遊戲中表現更出色。
本領八:學會跳遠、跳高等運動技能
幼稚園裡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類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煉。
操場上的活動也鍛煉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樣蜷起腿鑽過那個圈圈,怎樣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蹺蹺板,操場上的自由活動同跟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可不一樣,在公園裡,爸爸媽媽的眼睛老盯著孩子,會告訴孩子每一個項目怎麼玩,為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而幼稚園操場上的活動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真正對自己負責。
本領九:學會獨立和自理
在家裡,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幹一件事,比如扣紐扣梳頭發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稚園裡,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
孩子在幼稚園裡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會穿脫、折疊衣服,折疊被褥,會系鞋帶,會用筷子,會分發整理餐具,收拾桌子,會刷牙,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幫著他了。
本領十:學會學習能力
幼兒能自己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進行學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那麼對他今後的學習十分有益。而幼稚園各個領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注重兒童能力的開發,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學習,要怎樣學習,從小對學習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幼稚園重視幼兒親自參與活動,通過不斷體驗、經歷,學習知識技能。
本領十一:學會良好習慣
幼稚園的教育目的是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行為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社會規則。因此幼稚園的活動裡都包含了怎樣培養他們在生活上、成長成人上都能樹立健康的習慣,為今後的人生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專家指出,搭積木過程中孩子學會了排序和分類。如果孩子想搭一個高塔,手頭又沒有長積木,他們會發現兩塊小積木拼起來可以變成一條長的。這就在無形中為孩子將來學習除法、分數和幾何打下了基礎。
本領七:學會辨識標記、概念、節奏
幼稚園裡沒有認字閱讀課,但孩子在那裡認識了數位和字母,辨別了物體的顏色、形狀。知道把兩種顏色調和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知道什麼東西是三角形的、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學習唱歌跳舞,懂得了節奏感令孩子朗讀的水準提高了。學習樂器對於孩子將來學習數學有幫助,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研究者還發現,參加小組唱和學習鋼琴的孩子在空間想像——如拼圖之類的遊戲中表現更出色。
本領八:學會跳遠、跳高等運動技能
幼稚園裡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戶外活動,跑步、滑滑梯、攀登和球類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孩子的身體機能和協調能力得到了最好的鍛煉。
操場上的活動也鍛煉了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能力。怎樣蜷起腿鑽過那個圈圈,怎樣找小朋友同自己一起玩蹺蹺板,操場上的自由活動同跟爸爸媽媽去公園玩可不一樣,在公園裡,爸爸媽媽的眼睛老盯著孩子,會告訴孩子每一個項目怎麼玩,為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喝彩。而幼稚園操場上的活動是完完全全由孩子自主的,他們學會了真正對自己負責。
本領九:學會獨立和自理
在家裡,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略微吃力地幹一件事,比如扣紐扣梳頭發拿玩具,總是會忍不住上去幫一把。但是在幼稚園裡,老師不可能像爸爸媽媽一樣對這麼多小朋友做這樣的關照。
孩子在幼稚園裡學會了自己穿鞋,開果汁瓶蓋,會穿脫、折疊衣服,折疊被褥,會系鞋帶,會用筷子,會分發整理餐具,收拾桌子,會刷牙,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這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了孩子相當的自信,也給爸爸媽媽莫大的方便,你帶他出去旅行或去朋友家做客,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幫著他了。
本領十:學會學習能力
幼兒能自己探索、發現周圍的事物進行學習,對周圍事物感興趣,那麼對他今後的學習十分有益。而幼稚園各個領域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注重兒童能力的開發,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學習,要怎樣學習,從小對學習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幼稚園重視幼兒親自參與活動,通過不斷體驗、經歷,學習知識技能。
本領十一:學會良好習慣
幼稚園的教育目的是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行為習慣是從小養成的,習慣包括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社會規則。因此幼稚園的活動裡都包含了怎樣培養他們在生活上、成長成人上都能樹立健康的習慣,為今後的人生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