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網編者按"呵呵", 這兩個字, 被一個網路調查評為"2013年度最傷人聊天詞彙"。 "哦", 則在另一個類似網路調查中摘得桂冠。 "呵呵"與"哦"等類似詞彙, 為何會如此傷人?因為, 它們不是一個真正的回應。 你試過用類似的語言回應孩子嗎?你是如何回應孩子向你發出的聲音?本文作者武志紅:心理學家, 作家, 著《為何家會傷人》等多本心理學著作。
很多成年人感覺到, 若對方沒有回應或不及時回應, 自己的情緒會產生巨大波動。 幼小的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 許多客體關係心理學家們都講到一點:對幼童來說,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Advertisiment
⊙媽媽7秒不回應, 孩子就有受挫感
佛洛德的著作《性☆禁☆學三論》中講到一個故事:一個3歲男孩在一間黑屋子裡大叫:"阿姨, 和我說話!我害怕, 這裡太黑了。 "阿姨回應說:"那樣做有什麼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沒關係, 有人說話就帶來了光。 "
沒有回應, 就是黑暗;有回應, 就有了光。
不僅要回應, 而且回應要及時。 最新研究發現, 若嬰兒向媽媽發出信號, 而媽媽能在7秒內給出準確回應, 嬰兒就沒有受挫感。 若超7七秒, 受挫感就會生出。 若總是受挫, 甚至總是徹底受挫——媽媽基本不回應, 那麼, 嬰兒就會減少甚至再也不向媽媽發出呼應。 嚴重的“宅”, 極可能都有這樣的背景。
Advertisiment
⊙媽媽的回應, 確認了孩子的存在感
這樣說, 可能會讓人感覺到很大壓力。 其實, 準確回應並不是特別難。 一個網友講到她的故事:
兒子和外婆玩, 我就去洗臉。 他瘋得很高興, 突然跑來說:媽媽, 媽媽。 我對他說:嗯, 媽媽在洗臉。 我突然意識到他是想告訴我他很高興。 我說:你是不是很高興啊?他"嗯"了一下就自己跑開了。
很多哲學家表達過這一觀點:你存在, 所以我存在。 放到這個故事中, 其意思即, 媽媽回應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確認了, 於是存在了, 因為媽媽在這一刻是存在的, 孩子也有了存在感。
如總是有精准而及時, 甚至是同時的回應, 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電影《鐵甲鋼拳》, 對這一渴望進行了最迷人的刻畫。
Advertisiment
⊙無回應的絕境, 衍生出有問題的溝通方式
若孩子總處於無回應的絕境, 那長大後會衍生出很多有問題的溝通方式。
1.報復心理
一女子和父親吵架, 憤怒之下回到房間, 將門猛力帶上。 父親叩門, 她就是不開, 並且心裡有恨恨的快感升起:你們很少回應我, 讓你們嘗嘗沒有回應的感覺!
這是報復。 關於這種報復心, 電影《殺死比爾》中有刻畫:白眉道長給少林寺方丈打招呼, 但沒得到回應, 而後白眉滅了少林。 睚眥必報, 總是因太渴望獲得所有人每時每刻的愛與認可。
Advertisiment
2.被瓦解感
幼時總是生活在無回應之絕境的人, 甚至會形成這種心理:精准的回應, 會讓他有被瓦解感。 因為, 幼時總處於匱乏回應的狀態下, 他早已棄絕了對回應的渴望, 並在極有限的回應和孤獨中形成了一個脆弱自我。 這個脆弱自我, 只有在基本孤獨偶爾有回應的狀態下, 才能保持一種慣性的平衡, 但精准的回應, 帶著深切共情的理解, 會瞬間穿透他的自我, 喚起他對回應的強烈渴望與恐懼, 這強烈的情緒幾乎要衝毀他的自我之殼。 這樣的人, 他們都會成為如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3.認知治療幾乎不可能
在無回應之絕境下長大的人, 認知治療會是幾乎不可能。 一來訪者,
Advertisiment
每個人, 他能共情別人, 都是因先得到了足夠多且好的回應。 那些安靜又孤獨的人, 其安靜即, 不向別人發出自己的聲音, 也不求別人回應。 同樣, 他們也很難回應別人。 一位看上去超安靜的女子說, 她封閉自己, 不求別人關心, 也不關心別人。 關於童年, 她最常有的記憶是, 媽媽痛苦, 她逗媽媽, 但媽媽板著臉沒做任何回應。
關於互動的人格特徵, 並非天生
準確而及時地回應別人, 這不容易做到, 不過, 比這一點更關鍵的, 是我們首先得意識到, 我們那些關於互動的人格特徵, 並非就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變。
並非就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