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種小兒常見病的居家處理方法

1、感冒

感冒是寶貝的常見病, 每年大約患感冒3-5次。 有5%-10%嬰幼兒會反復患呼吸道感染, 特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貧血、佝僂病、維生素A缺乏等症的寶貝。

Advertisiment

居家應對法

*充分休息, 多飲開水, 吃易消化的食物。

*選用一種感冒藥短期使用, 減輕症狀;不宜多種感冒藥混合濫用。 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 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繼續母乳餵養, 如果寶貝不能吸吮母乳, 可擠出母乳放在乾淨杯子裡, 用吸管滴進口中。

* 如果寶貝的鼻孔不通氣, 可用消毒棉簽清除鼻腔分泌物。

* 注意保暖, 但不要捂得太嚴, 以免影響寶貝的呼吸。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濕潤, 避免煙塵。

*儘量少食生冷食物及飲料, 以免對口腔與呼吸道血管和黏膜過度刺激。

*痰多時勤給寶貝翻身拍背, 幫助排痰:減少甜食攝取, 避免痰液增加, 加重咳嗽。

如果經過家庭治療和處理3天左右, 寶貝的症狀還不見好轉,

Advertisiment
如發燒、咳嗽等症狀加重, 則應去醫院進行治療。 總是反復感冒的寶貝也應到醫院詳細檢查, 採取針對性治療。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Advertisiment

2、腹瀉

小兒腹瀉是多種原因引起的, 以胃腸道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 大便質稀、次數增多, 好發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 腹瀉如果遷延不愈, 會導致寶貝發生營養不良、反復感染和生長發育落後。

居家應對法

* 及早補充丟失的水分, 以免脫水病情加重或遷延不愈。 輕度脫水有口渴感、口唇稍幹、尿少併發黃、煩躁和愛哭等表現,

Advertisiment
可服用口服補液鹽補充體液。

* 不要禁食, 以防營養不良, 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 每日至少進食6次。

*腹瀉時, 寶貝排便次數增多, 不斷污染小屁屁, 很容易發生紅臀。 所以, 每次排便後, 都要用溫水清洗小屁屁。

* 密切觀察病情發展, 如脫水是否加重, 腹瀉次數是否繼續增多等。

如果寶貝煩躁不安加重, 囟門和眼窩凹陷, 哭時淚少, 口乾舌燥, 都表明身體脫水已較重了;或者在家已治療3天, 但病情不見好轉, 出現頻繁大量水樣便、嘔吐及口渴感加劇、不能正常進食進水、補液後尿仍很少、發燒及便中帶血等症狀, 這時需趕快帶寶貝去醫院診治。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Advertisiment

3、皮膚熱疹

當氣溫過高時,寶貝的皮膚上會出現一些淡紅色的皮疹,一般出現在臉上及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如脖頸、肘窩、大腿根等處。這是由於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皮膚調節身體溫度的功能還不完善而引起。如果把寶貝放在涼爽的地方,熱疹很快就會消失。

居家應對法

* 讓寶貝馬上離開溫度過高的環境並解開衣服,然後用溫水洗個澡。

* 給寶貝換上透氣性良好的全棉內衣,不要穿著太多,睡覺時也不要蓋得太厚。

* 平時注意房間的溫度要適宜,並經常通風換氣,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4、發熱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也是許多疾病發生過程中一個最常見的症狀。正常情況下,寶貝的體溫都較成人稍高,且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熱。

居家應對法

* 注意觀察,找出發熱原因。體溫不太高時不必急著退燒,但發燒時容易導致脫水,加之嬰幼兒容易發生高熱驚厥,也不能放任發燒。

* 寶貝發燒時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如果寶貝精神狀態好、進食正常不必太擔心。

*多喝水,以防脫水,以每2小時排一次小便為原則,小便應為淡黃色,不渾濁。

*吃東西要適量,避免吃得太飽,但也不可禁食。

*輕輕用溫水給寶貝擦身降溫。如吃過退燒藥,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再用溫水擦身。

* 給寶貝喝些糖鹽水,補充體內水分和營養的消耗,促進尿液和汗液的排泄,起到降溫和排毒作用。糖鹽水的配法是每500毫升開水中加葡萄糖或白糖50克及鹽5克。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5、腹部絞痛

腹絞痛多發於4個月以下的寶貝,疼痛特點是不發作時,吃、玩、睡都正常,一旦發作就莫名其妙地突然哭鬧不休,無論用什麼方法都難以哄住。如果寶貝在一個星期的3天裡超過3小時啼哭,並且這種現象持續3周以上,那麼可能就是腹絞痛。腹絞痛一般是寶貝開始吃牛奶代替品後,腸道裡氣體過多所引起。寶貝過了4個月後,就很少出現這種現象了。

居家應對法

*輕柔、順時針給寶貝進行腹部按摩10-20分鐘,觀察是否能夠較明顯地平息哭鬧。

* 試著用各種方法安撫寶貝,如把寶貝的腹部貼著媽咪的腹部;給寶貝哺乳等,觀察能否使腹痛緩解。

* 給寶貝喝一點兒溫水,然後抱起寶貝輕拍後背,讓肚子裡的氣體排出或促進打嗝,有助於減輕腹痛或使腹痛消失。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6、耳痛

耳痛是6個月至2歲左右寶貝的常見症狀,有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引起,也可能是耳內有異物,或頭部其他部位的炎症所引起,如扁桃體炎、牙痛等。如果這些疾病未能及時準確診斷和治療,就會導致中耳炎,嚴重時造成聽力損傷。

居家應對法

* 如果尚不會說話的寶貝哭鬧不止,還一個勁搖頭,用手摸耳朵或不讓人碰耳朵,就要注意觀察寶貝的外耳道口是否有分泌物流出,同時測量一下體溫,看看是否發燒。

* 如果寶貝的耳痛不是由於外耳道皮膚癤腫所引起,可以用熱毛巾熱敷,減輕耳痛症狀。

*如果有分泌物,不要隨意給寶貝掏耳,也不可隨便往耳道裡滴藥。

* 檢查一下寶貝的聽力是否已經受到影響,方法為站在寶貝身後輕聲呼喚他的名字,或做拍手動作,觀察寶貝是否有反應。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7、嘔吐

嘔吐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寶貝只是偶爾嘔吐,這是正常現象,媽咪無需擔心;但若嘔吐呈持續性或反復出現時,則是嚴重疾病的主要表現,常可引起不良後果。

居家應對法

* 注意觀察引起嘔吐的原因。如果在出生後24-48小時內出現嘔吐,應考慮羊水吞入、顱內出血或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生後第一次進食即發生嘔吐,同時出現嗆咳及青紫,或進食奶後由口、鼻流出,應考慮食管狹窄、閉鎖或食管氣管瘺;生後2-3周出現嘔吐,逐漸加劇,呈噴射性,嘔吐物為奶塊,無膽汁,在右腹直肌外側摸到如棗核大小的腫塊,考慮先天性幽門狹窄;嬰幼兒期出現嘔吐應考慮餵養不當或腸套疊等。

* 寶貝嘔吐後,儘量使寶貝舒適,用寶貝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除其恐怖、焦慮的情緒。

* 保證營養和水分供給,可給予少量多次喂哺,飲食清淡,勿進食刺激性食物。

* 寶貝嘔吐時取側臥,以防嘔吐物嗆入氣管。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3、皮膚熱疹

當氣溫過高時,寶貝的皮膚上會出現一些淡紅色的皮疹,一般出現在臉上及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如脖頸、肘窩、大腿根等處。這是由於寶貝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皮膚調節身體溫度的功能還不完善而引起。如果把寶貝放在涼爽的地方,熱疹很快就會消失。

居家應對法

* 讓寶貝馬上離開溫度過高的環境並解開衣服,然後用溫水洗個澡。

* 給寶貝換上透氣性良好的全棉內衣,不要穿著太多,睡覺時也不要蓋得太厚。

* 平時注意房間的溫度要適宜,並經常通風換氣,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季節。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4、發熱

發熱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防禦反應,也是許多疾病發生過程中一個最常見的症狀。正常情況下,寶貝的體溫都較成人稍高,且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發熱。

居家應對法

* 注意觀察,找出發熱原因。體溫不太高時不必急著退燒,但發燒時容易導致脫水,加之嬰幼兒容易發生高熱驚厥,也不能放任發燒。

* 寶貝發燒時應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如果寶貝精神狀態好、進食正常不必太擔心。

*多喝水,以防脫水,以每2小時排一次小便為原則,小便應為淡黃色,不渾濁。

*吃東西要適量,避免吃得太飽,但也不可禁食。

*輕輕用溫水給寶貝擦身降溫。如吃過退燒藥,要等30分鐘到1小時再用溫水擦身。

* 給寶貝喝些糖鹽水,補充體內水分和營養的消耗,促進尿液和汗液的排泄,起到降溫和排毒作用。糖鹽水的配法是每500毫升開水中加葡萄糖或白糖50克及鹽5克。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5、腹部絞痛

腹絞痛多發於4個月以下的寶貝,疼痛特點是不發作時,吃、玩、睡都正常,一旦發作就莫名其妙地突然哭鬧不休,無論用什麼方法都難以哄住。如果寶貝在一個星期的3天裡超過3小時啼哭,並且這種現象持續3周以上,那麼可能就是腹絞痛。腹絞痛一般是寶貝開始吃牛奶代替品後,腸道裡氣體過多所引起。寶貝過了4個月後,就很少出現這種現象了。

居家應對法

*輕柔、順時針給寶貝進行腹部按摩10-20分鐘,觀察是否能夠較明顯地平息哭鬧。

* 試著用各種方法安撫寶貝,如把寶貝的腹部貼著媽咪的腹部;給寶貝哺乳等,觀察能否使腹痛緩解。

* 給寶貝喝一點兒溫水,然後抱起寶貝輕拍後背,讓肚子裡的氣體排出或促進打嗝,有助於減輕腹痛或使腹痛消失。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6、耳痛

耳痛是6個月至2歲左右寶貝的常見症狀,有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引起,也可能是耳內有異物,或頭部其他部位的炎症所引起,如扁桃體炎、牙痛等。如果這些疾病未能及時準確診斷和治療,就會導致中耳炎,嚴重時造成聽力損傷。

居家應對法

* 如果尚不會說話的寶貝哭鬧不止,還一個勁搖頭,用手摸耳朵或不讓人碰耳朵,就要注意觀察寶貝的外耳道口是否有分泌物流出,同時測量一下體溫,看看是否發燒。

* 如果寶貝的耳痛不是由於外耳道皮膚癤腫所引起,可以用熱毛巾熱敷,減輕耳痛症狀。

*如果有分泌物,不要隨意給寶貝掏耳,也不可隨便往耳道裡滴藥。

* 檢查一下寶貝的聽力是否已經受到影響,方法為站在寶貝身後輕聲呼喚他的名字,或做拍手動作,觀察寶貝是否有反應。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7、嘔吐

嘔吐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寶貝只是偶爾嘔吐,這是正常現象,媽咪無需擔心;但若嘔吐呈持續性或反復出現時,則是嚴重疾病的主要表現,常可引起不良後果。

居家應對法

* 注意觀察引起嘔吐的原因。如果在出生後24-48小時內出現嘔吐,應考慮羊水吞入、顱內出血或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生後第一次進食即發生嘔吐,同時出現嗆咳及青紫,或進食奶後由口、鼻流出,應考慮食管狹窄、閉鎖或食管氣管瘺;生後2-3周出現嘔吐,逐漸加劇,呈噴射性,嘔吐物為奶塊,無膽汁,在右腹直肌外側摸到如棗核大小的腫塊,考慮先天性幽門狹窄;嬰幼兒期出現嘔吐應考慮餵養不當或腸套疊等。

* 寶貝嘔吐後,儘量使寶貝舒適,用寶貝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除其恐怖、焦慮的情緒。

* 保證營養和水分供給,可給予少量多次喂哺,飲食清淡,勿進食刺激性食物。

* 寶貝嘔吐時取側臥,以防嘔吐物嗆入氣管。

推薦閱讀:12月要重點預防小兒肺炎和腹瀉 咳嗽:不同情況採取不同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羊水早破的居家處理方法

    首先,孕婦不要驚慌,應安靜地平臥在床上,把枕頭放在臀下,抬高臀部,儘量保持頭低臀高位。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臍帶脫垂,尤其是胎兒臀位和雙胎產婦更應該注意。 其次,產婦在外☆禁☆陰墊上一片乾淨的衛生巾,注意保持...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如何治療?

    您好;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怎麼治療?

    “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嬰兒出生後,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小兒安靜或平臥時,突出的腸子返... [詳細答案]

  • 3回答

    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嗎?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嬰兒出生後,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小兒安靜或平臥時,突出的腸子返... [詳細答案]

  • 4回答

    請問臍疝是小兒常見病吧?

    您好;臍疝是小兒常見病,特別是早產兒因腹肌薄弱,發病率更高;臍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處,且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形成臍疝發生的條件。各種使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瀉...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