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項措施調整孩子的“青蛙肚”

措施1:不要讓寶寶餓得太久後才餵奶

寶寶餓的時間太長, 吸吮時就會過於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氣。 所以要按時給寶寶餵奶, 並且在餵奶之後, 輕輕拍打寶寶背部來促進打嗝, 使腸胃的氣體由食道排出。

措施2:寶寶哭泣多安慰

當寶寶哭的時候很容易脹氣, 遇到這種情況, 爸媽應該多給予安慰, 或是擁抱他, 通過調整他的情緒來避免脹氣的加重程度。

措施3:腹部按摩

多給寶寶的腹部進行按摩, 可順時針按摩5分鐘。 或腹部使用驅風油、用溫毛巾敷蓋也有幫助, 這些有助於腸胃蠕動和氣體排出, 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Advertisiment

措施4:母乳媽媽少吃糖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過多, 糖分在寶寶的肚子裡過度發酵, 也容易使寶寶出現腸脹氣, 這時媽媽就應該注意限制自己的攝糖量了。 此外, 如果懷疑自己的進食可能引起寶寶腹脹, 那麼, 母乳餵養的媽媽就應該將那些有嫌疑的食物, 如豆類、玉米、紅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從飲食中剔除掉。

措施5:奶瓶餵養注意方式

人工餵養的寶寶, 應當注意讓奶水充滿奶瓶嘴的前端, 不要有斜面, 以免讓寶寶吸入空氣。 母乳餵養的寶寶, 如果在寶寶吃奶的時候, 寶寶的嘴與母親乳☆禁☆房的位置擺放不適當的話, 那麼, 寶寶就有可能吸進過多的空氣, 以至於嗝氣或腹脹。 正確的姿勢是最好讓寶寶的臉正對媽媽的乳☆禁☆房以保證他的嘴將乳☆禁☆頭和乳暈全都含住。

Advertisiment

措施6:調整飲食結構

某些固體食物也可能導致嗝氣、腹脹, 比如穀物粗糧, 有些蔬菜如豌豆泥、黃豆泥等都含有可導致大腸脹氣的纖維。 而獼猴桃、梨、鳳梨、果汁等含有高濃度糖分也是導致嬰兒腹脹的誘因, 應少吃。

措施7:寶寶生病及時治療

寶寶若出現腹脹合併嘔吐、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肛門排便排氣不暢, 甚至有發燒、解血便的情形, 或肚子有壓痛感, 或合併呼吸急促, 或在腹部能摸到類似腫塊的東西, 應特別注意並儘快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

小編總結:寶寶如若出現肚脹的現象, 一般多為消化不良, 腸胃疾病而引起的, 不如寶寶知識輕微的肚脹並沒與什麼其他嚴重的疾病,

Advertisiment
只需家長給用藥物或其他的方式治療, 如若還出現其他一些症狀, 那家長還是帶孩子去醫院治療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