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80後媳婦VS傳統婆婆之高招

母親生我晚, 我結婚也晚, 於是, 由我這個仲介組建起來的家庭裡, 便出現了一對落差近50載的婆媳組合——婆婆生於上世紀30年代, 媳婦生於80年代。 年齡如此懸殊, 在“人生觀”、“世界觀”上焉能沒有差異?還好這對婆媳都不算小氣量的人, 加上“隔代親”效應似乎也在這對特殊的“祖孫”身上顯現著作用, 我才幸運地沒有被“軋扁頭”。 綜觀兩人的觀念撞擊, 涉及大大小小方方面面, 試舉若干事例如下。

先從生活細節中的“吃”之一事說起。
為了趕上班, 趕時間, 媳婦經常以一碗速食麵、一客小餛飩就打發掉午飯甚至晚餐。

Advertisiment
可一旦得閒, 定心下來了, 其小資面目就露了出來。 無論是自己下廚還是外出上館子, 媳婦務必追求菜肴上的色香味俱全, 滋味、刀功、色澤一樣不能少, 最好還能有點氛圍情調。 一會是“粗糠雜食”, 一會卻是“食不厭精”, 婆婆對媳婦彈性如此之大的飲食觀莫名其妙, 擔憂長年累月會不會把腸胃、身體吃壞?可媳婦卻覺得, 這正是自己這代人能屈能伸的象徵之一哩! >>>婆媳關係, 一道難解的方程

在做家務上, 兩人的見解也不同。 雖然年逾古稀, 婆婆仍然堅持天天洗衣、拖地、揩傢俱。 媳婦瀟灑地摜出200元錢, 將雜活包給了鐘點工, 至於騰出的時間, 花在了練瑜伽, 做SPA上。 婆婆連連搖頭:“何必花錢到外面去練啥功夫?一樣要鍛煉身體, 何不多做做窩裡的家務?這不是一舉兩得省下兩筆錢?看看你們20多歲的人,

Advertisiment
臉色蒼白, 身體沒我棒, 胃口沒我好, 自己多做做家務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媳婦笑而不答。

婆婆的一生歷經了時代風雨的磨練, 抗戰、內戰、“文革”, 惟獨在職業生涯上穩定而平凡, 在一家單位裡從青絲做到。 媳婦從來沒有品過貧窮饑餓和惶恐不安的味道, 可就是在就業過程中受盡了波折起伏, 從國企做到外企, 從人事做到採購, 不是被老闆炒了魷魚, 就是自己炒了老闆魷魚。 婆婆天天祈望媳婦能夠穩定下來, 最好能像自己一樣“從一而終”地到退休。 媳婦婉言解釋:不是我不想安定, 是現在的形勢在後面逼著趕著要我們變、要發展啊!

還有最要緊的生兒育女問題。

Advertisiment
許是通過媳婦這扇“視窗”, 對“當今的形勢”有了由淺入深的認識, 很有愛心的婆婆, 近年來在事關“下一代”的想法上有了突變, 經常念叨:“小孩子當然很可愛, 抱在懷裡好白相得不得了。 但是, 要把一個小囡從小養到大, 一家子在經濟、精力、教育上的壓力大啊!而且, 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家的孩子, 將來面臨的讀書、就業的競爭又那麼厲害。 實在不忍心讓大人、孩子都吃苦噢!”傳統的婆婆, 居然對子孫問題有了顛覆性的認識。 可有趣的是, 身為新時代的媳婦, 卻以一種全新的眼光認同了繁育下一代的必要性。 她認為:生兒育女的確很苦很煩, 而且要被永遠“套牢”, 可這是人生中不可缺省的一環, 甜酸苦辣滋味樣樣要體驗一回, 這才不枉活一世。
Advertisiment
更何況, “養兒防老”觀念雖已落時, 即使有子有孫, 往後在經濟和生活上也不會依賴小輩, 老兩口照樣會進敬老院, 但在垂暮時, 能夠有個親骨肉讓自己心裡牽掛, 這是比物質需求更重要的安慰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觀念、行事方式, 無論老的經驗, 還是新的思路, 各有利弊, 經得起實踐考驗, 符合科學發展觀的, 就是正確合理的!”我的這個評論粗聽似有道理, 其實我自己心裡明白, 其中有著“漿糊”成分。 身兼兒子、丈夫雙職, 歲數居於“30後”與“80後”之間, 我如果不騎牆, 該如何是好?兩邊不得罪, 憑事實說話, 這正是本人規避夾板之風險的高招也!

“改變要一點一點來, 不能指望60歲的婆婆一夜之間完全接受你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Advertisiment
太猛烈的變化將使老人失去安全感。 ”29歲的公務員瞿慧超貢獻了她的訣竅——改變婆婆的老觀念舊習慣, 不要操之過急, 要一點一點來。
瞿慧超的婆婆搬新家時帶去了很多舊傢俱, 連瞿的老公也看不下去, 但瞿慧超做為兒媳, 卻幫婆婆說話, 充分理解了老人的戀舊心理。 瞿的婆婆搬新家後, 主動淘汰了一批服役十年以上的老家電, 三個月後, 又淘汰了餐桌椅。 數次淘汰後, 留下的老傢俱都堪稱經典。 瞿慧超說:“我與婆婆住在一起, 影響她、改變她消費觀念的事, 只能一點一點做。 如果強迫婆婆來適應我們, 對她也不公平, 她會覺得喪失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 會覺得小輩不尊重她。 抵觸心理一產生, 改變她的節儉與懷舊心態, 就格外難了。 ”
2.善意謊言,能瞞為上

“婆媳要是同住,最大的矛盾,莫過於消費觀的矛盾。”32歲的品牌代理劉佳欣認為,“老年人一般很固執,她們的節儉本能,是幾十年捉襟見肘的清貧生活留下的印記,直接勸其‘想開點’,常引發無數的爭論與閒話。”劉佳欣的妙招是“能瞞就瞞”。她給出婆婆買300元的護膚品,回來騙說是30元的;買數百元的羊絨衫,回來說是“清倉打折”到一折的貨品,“大家都在搶。”如此一瞞,婆婆也就用得心安理得,穿得心花怒放。更絕的是婆婆生過一場重病,劉佳欣提到要給婆婆請鐘點工,婆婆死活不同意。劉佳欣就把自己媽媽家的鐘點工派過來“義務勞動”。婆婆隔了一年才知道,兒媳每月為張阿姨在這邊的“義務勞動”付款400元,不過現在,讓她自己出錢她也離不開張阿姨了。因為,鐘點工帶來的舒適與自在,已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3.巧借橋樑,傳情達意

李楠的婆婆重禮數、心氣窄,好生悶氣,李楠一家中秋節出去參加公司的獎勵遊藝和酒會,未能回婆婆家團聚,婆婆竟有一個多月沒登門,打電話過去也叫公公接,借此表述自己的失望和不滿。李楠知道此時來“擺事實講道理”,說明那個酒會如何如何能緩和同事矛盾,製造新的人脈資源,婆婆都聽不進的,而且,往往你強調的理由越多,婆婆越會生氣,“反正你們的事都重要,只有老的不重要。”一句話就把你堵得上不來氣。李楠再次打電話去,叫兒子準備著對公公大叫:“爺爺,我要找奶奶說話。”婆婆鐵板一塊的態度,碰到孫子的甜言蜜語,就軟和得像麵團一樣。

借助下一代的嬌言嗔語,來彌合婆媳矛盾,絕對是聰明的的作為。李楠笑笑說,趁著婆婆的態度一鬆動,給點臺階你就趕緊下呀,千萬別故作矜持,要憋著勁分出個高下來。婆婆越是年高,越接近于孩子,要哄,要盡可能滿足她的心願,要認賭服輸。>>>婆媳就是前半生和後半生

4.將心比心,角色置換

26歲的江子嘉新婚燕爾,一直習慣於在團圓飯桌上揭發老公的“系列醜事”,並指揮他添湯添飯。結果江子嘉發現每次她半真半假地指揮老公、調侃老公時,婆婆的臉色都很不好看。“他們那一代人大概習慣了相敬如賓,很難接受這種‘虐待式’的情感表述法。”子嘉開始時很委屈,但後來想通了,“我每每設想自己也有55歲,我自己的兒子被他的‘野蠻媳婦’吆來喝去,我樂意不樂意?我也會心疼的。天下做母親的都有一顆可愛的私心。”有意識地進行換位思考後子嘉開始在婆婆面前表現出對丈夫的“言聽計從”,表現出難得的乖順靦腆,結果,婆婆心下歡喜,嘴上卻警告兒子:“不許欺負子嘉,有我給她撐腰呢……”

就格外難了。 ”
2.善意謊言,能瞞為上

“婆媳要是同住,最大的矛盾,莫過於消費觀的矛盾。”32歲的品牌代理劉佳欣認為,“老年人一般很固執,她們的節儉本能,是幾十年捉襟見肘的清貧生活留下的印記,直接勸其‘想開點’,常引發無數的爭論與閒話。”劉佳欣的妙招是“能瞞就瞞”。她給出婆婆買300元的護膚品,回來騙說是30元的;買數百元的羊絨衫,回來說是“清倉打折”到一折的貨品,“大家都在搶。”如此一瞞,婆婆也就用得心安理得,穿得心花怒放。更絕的是婆婆生過一場重病,劉佳欣提到要給婆婆請鐘點工,婆婆死活不同意。劉佳欣就把自己媽媽家的鐘點工派過來“義務勞動”。婆婆隔了一年才知道,兒媳每月為張阿姨在這邊的“義務勞動”付款400元,不過現在,讓她自己出錢她也離不開張阿姨了。因為,鐘點工帶來的舒適與自在,已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3.巧借橋樑,傳情達意

李楠的婆婆重禮數、心氣窄,好生悶氣,李楠一家中秋節出去參加公司的獎勵遊藝和酒會,未能回婆婆家團聚,婆婆竟有一個多月沒登門,打電話過去也叫公公接,借此表述自己的失望和不滿。李楠知道此時來“擺事實講道理”,說明那個酒會如何如何能緩和同事矛盾,製造新的人脈資源,婆婆都聽不進的,而且,往往你強調的理由越多,婆婆越會生氣,“反正你們的事都重要,只有老的不重要。”一句話就把你堵得上不來氣。李楠再次打電話去,叫兒子準備著對公公大叫:“爺爺,我要找奶奶說話。”婆婆鐵板一塊的態度,碰到孫子的甜言蜜語,就軟和得像麵團一樣。

借助下一代的嬌言嗔語,來彌合婆媳矛盾,絕對是聰明的的作為。李楠笑笑說,趁著婆婆的態度一鬆動,給點臺階你就趕緊下呀,千萬別故作矜持,要憋著勁分出個高下來。婆婆越是年高,越接近于孩子,要哄,要盡可能滿足她的心願,要認賭服輸。>>>婆媳就是前半生和後半生

4.將心比心,角色置換

26歲的江子嘉新婚燕爾,一直習慣於在團圓飯桌上揭發老公的“系列醜事”,並指揮他添湯添飯。結果江子嘉發現每次她半真半假地指揮老公、調侃老公時,婆婆的臉色都很不好看。“他們那一代人大概習慣了相敬如賓,很難接受這種‘虐待式’的情感表述法。”子嘉開始時很委屈,但後來想通了,“我每每設想自己也有55歲,我自己的兒子被他的‘野蠻媳婦’吆來喝去,我樂意不樂意?我也會心疼的。天下做母親的都有一顆可愛的私心。”有意識地進行換位思考後子嘉開始在婆婆面前表現出對丈夫的“言聽計從”,表現出難得的乖順靦腆,結果,婆婆心下歡喜,嘴上卻警告兒子:“不許欺負子嘉,有我給她撐腰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