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家長家庭互助“拼養”孩子

近來, 有個別年輕家長將各自的孩子聚在一起, 由每戶家庭家長輪流照顧, 這種“拼養”孩子的方式讓他們暫時從帶孩子的繁忙生活中解脫出來。 法律界人士提醒, 家庭互助的“拼養”方式有利亦有弊, 為避免產生糾紛, 家長事前最好簽訂一份協議。

現象 “拼養”受家長歡迎

市區的吳女士最近非常高興, 她聯繫了丈夫的妹妹和鄰居, 把各自家庭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拼養”, 每個家庭輪流照顧一天, “我和丈夫終於又找回失去的二人世界了”。 她說, 平時她和丈夫一起帶兒子, 這讓他們身心疲憊。 她想起了“拼養”孩子,

Advertisiment
此舉得到丈夫的妹妹和鄰居的回應。

“拼養”孩子受到許多家長的歡迎, 特別是“80後”一族。 昨日, 記者隨機在街上採訪了20多個家長, 有15個表示想嘗試, 其中多是“80後”的年輕人。

“‘拼養’的點子不錯, 我也很想嘗試。 ”市民張先生表示, 他週末經常要加班, 希望能為孩子找個朋友結“對子”, 如有人要“拼養”, 他很樂意接受, 有空的時候幫別人帶孩子, 沒空的時候把孩子寄在別人家。

分析 “拼養”利弊兼具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陳老師分析道, 現在有的家長特別是個別“80後”年輕人, 不願為了孩子完全放棄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出去旅遊, 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 可是如果孩子太小, 帶出去又比較不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 “拼養”恰恰可以把他們從照顧孩子的繁忙生活中暫時解脫出來。

Advertisiment
還有, 一些家長工作較忙, 沒有充裕的時間照顧孩子, 這種家庭互助照看孩子的方式, 也解決了一些家長的難題。 不過,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的作用無可替代, 而“拼養”客觀上會將父母的責任予以轉移, 這可能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出現冷漠, 產生溝通問題, 因此, “拼養”前要考慮是否對孩子有利。

市區東街一家家政服務中心的張經理說,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 少有機會與同齡人溝通、交流。 幾個小孩在一起, 相互玩耍、做遊戲, 有利於孩子的社交發展, 讓孩子在相處中學會謙讓、照顧及合作。 不僅如此, 家長之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 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律師:簽訂協定避免糾紛

Advertisiment

“若要‘拼養’孩子, 數量以兩三個家庭為宜, 因為如果孩子多了, 大人就照顧不過來。 ”張經理建議, “拼養”最好是跟自己的親友或者非常熟悉的鄰居“拼”, 因為家庭成員相互瞭解、相互信賴, 比較容易“拼養”成功。

本報法律顧問林曉陽律師建議, 從法律上講, “拼養”前, 家長最好要事前簽訂一份“拼養”協定, 從孩子人身安全、看管保護等方面進行約定, 一旦發生糾紛, 就有據可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