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為何成為不孕不育的“主力軍”?

當年的獨一代80後, 現在已經30歲左右, 正在繁育下一代的黃金時間, 但80後卻恰恰是不孕不育的“主力軍”, 為何80後不孕不育人群數量激增呢, 又該怎樣避免不孕不育呢?

一, 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

目前正是80後的生育高峰期, 但很多80後夫婦卻很難懷上孩子, 這與80後一代工作壓力和工作環境不無關係。

除了環境污染加重之外, 80後一代加上很早就開始過多接觸各類電子產品, 這些都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 從而影響到生殖系統的發育。 不孕不育患者中, 年齡大多集中在30―38歲間, 其中也不乏二十余歲患者前來就診。

Advertisiment

在這些患者中, 大多是因為精子活力下降、精子品質不好導致不孕不育, 而這些與患者所從事的工作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 電焊工、電腦程式設計師等, 工作強度大, 輻射也比較厲害, 對精子品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又比如, 油漆工、印刷工人、皮革粘膠工人等, 這些工作者在忍受刺鼻氣味的同時, 有毒氣體也紛紛吸人體內, 精子品質大打折扣。

二、多次流產對身體有影響

女性輸卵管問題導致不孕, 部分源頭來自女性此前的多次流產經歷。 流產的次數與發生不孕的幾率成正比。 多次人工流產易導致盆腔附件炎, 輸卵管發炎後堵塞, 發生不孕。

三、忙事業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不孕不育人群增多與生育年齡也不無關係。

Advertisiment
現在不少夫妻為了事業等原因, 錯過最佳生育年齡。 一般而言, 最佳的生育年齡女性最好在18到30歲之間, 女性一旦超過35歲, 懷孕幾率就會降低, 即使懷孕, 流產率也增加, 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更容易發生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等各種妊娠併發症, 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 死胎、死產的發生率及圍產兒死亡率也隨之升高, 並且胎兒畸形率也增高。

四、污染加重飲食習慣不好

除了環境污染加重之外, 80後一代的飲食習慣往往多愛食生冷、高脂、高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因為食品污染等原因, 現在孩子的生育年齡已經人為提前, 一些女孩甚至在九歲左右就開始有月經, 進入排卵期。 有些女性則是40歲剛過就絕經, 卵巢出現早衰症狀。

Advertisiment

80後夫妻們, 要有意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身體抵抗力, 遠離輻射, 用健康生活來積攢自己的“孕力”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