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父母早教之誤區及正確演示

很多父母缺乏早教經驗, 只是按照網站和書籍所說的跟著學, 有時候存在很多誤區也不自知。 家長應該如何避開這些誤區呢?

1、不准掰手指數數

有些家長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數學教育, 很早便讓孩子學數數。 但有些家長在孩子數數時不准孩子掰手指, 要學心算, 避免養成靠手指計數的壞習慣。 這對孩子來說未免有點太高難度了。

年幼的孩子思維邏輯還沒有發展成熟, 學習新知識還需要依靠視覺、觸角、聽覺等感官認知來增加認識。 對數量的感性經驗越豐富, 就越有利於幼兒形成抽象數概念。

Advertisiment
對於心算這樣的“憑空想像”是很困難的, 因此你不准他掰手指數數, 孩子沒有直觀的感知, 就很難計算1, 2, 3了。

正確做法:在發展孩子數學概念初期, 不妨讓他們點著實物數, 比如手指、紐扣、水果等等, 從具體的東西開始, 逐漸讓他們學會計算總數, 最後玩個小遊戲, 讓他根據抽象的語言數位拿取相等的實物。

2、完全照書本養孩子

有句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很多家長對於早教沒有概念, 因此很容易就會書本怎麼說自己就怎麼教。 比如書上說8個月會爬、1歲半會串珠子, 如果自家的寶寶不會, 就異常著急, 以為是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問題。

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們的性格、發育程度、思維方式的發展都是有著自身特點的。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的成長路線都不是一樣的, 科學地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正確做法:當孩子的表現和早教書寫的不一樣時, 家長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或者認為是自家寶寶的問題。 你不妨多多觀察孩子的表現, 綜合考慮寶寶的發展。 寶寶還沒學會走路是不是穿的褲子太多啦?寶寶還不會算數是因為寶寶笨嗎?如果你存在疑惑, 不妨多多請教“過來人”爸媽, 他們也曾菜鳥犯著和你相似的錯誤, 聽聽他們的意見, 學學實際經驗比盡信書本更可靠呢!

3、與出生不久的寶寶說話沒必要

嬰兒寶寶還小, 他們聽不懂我們說什麼, 和他對話他能理解回應你麼?因此很多家長乾脆就認為沒必要與出生不久的寶寶說話。 家長是孩子學習語言的第一任老師,

Advertisiment
在胎寶寶的時候, 其實他們就已經能夠分得出媽媽與其他人的聲音。

嬰兒聽覺研究專家表示:嬰兒腦內的“聽覺地圖”大概到1歲左右完成, 在此期間, 給零歲嬰兒輸送越多的有意義的聲音, 越能促進嬰兒腦內主管聽覺的神經元的敏感性。 現在, 你還認為有必要嗎?

正確做法:日本媽媽在給寶寶換尿片時會溫柔地和寶寶相視對話, 他們認為這對刺激寶寶大腦的發育很有幫助。 在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穿衣服時, 你可以和他來個“小對話”:媽媽在給你換衣服, 涼不涼啊?伸伸小胳膊、抬起頭……。 雖然他們暫時還不會回應你, 但盡可能地和他說話其實是一種語言儲備。 總有天他們積藏已久的詞彙、語句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蹦出來,

Advertisiment
給你驚喜。

4、父母的衝突不會影響嬰兒

不要以為夫妻之間的爭吵對對不懂事的嬰兒沒影響。 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 當家庭中父母衝突升級時, 8個月至2歲間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著急, 並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間的衝突。 2歲以上的孩子, 在目睹父母之間或陌生人之間的吵架場面後, 會很快地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氣勢洶洶地說話和爭鬥, 行為舉止變得非常粗野。

寶寶對父母的情感很敏感, 矛盾衝突很容易讓孩子缺失安全感, 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父母爭吵是因為自己不好, 因而對孩子人格的發展有消極影響。

正確做法:不做衝動的父母。 在孩子面前應盡可能地克制住即將爆發的不良情緒,

Advertisiment
不要在任何年齡的孩子面前爭吵, 更不要將你的怨氣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所以, 家長還是盡可能地在心理默數“1, 2, 3”把將要爆發的情緒穩控下去, 找個合適的時機再私下溝通。

如果家長們真的一時衝動在孩子面前大吵一頓, 那麼家長也應該在孩子面前和好, 並好好向孩子解釋父母爭吵的原因, 求寶寶原諒自己的一時衝動, 同時也應該要好好地安慰孩子的情緒, 鼓勵孩子把心裡壓抑的感受說出來, 再針對性地加以寬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