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與50後的育兒大戰

同住社區的新媽媽YOYO, 有一天傍晚披頭散髮、睡衣睡褲地跑來找我, 劈頭蓋臉就一句我要跟我媽保持距離, 借你寶地一用。

我倒吸一口涼氣,

Advertisiment
你這是離家出走的節奏嗎。

她說, 當然不是啦, 就是不想在家裡小孩、父母一團亂麻似的呆著了, 我要透透氣。

問, 怎麼了。

於是她劈啪地說開了:我媽給小孩穿多了, 我說少穿點, 她非說外面風大, 要穿外套。 後來看她不聽, 我說了一句, 媽, 你只是來幫忙, 我才是她媽。 聽了這句話, 我媽立馬翻臉說, 那我還是你媽呢, 你都是我帶的, 我幫你什麼忙啊, 你自己都該屬我管。

眼看老太太要上綱上線大罵不孝了, YOYO立馬找個理由溜出來了。

YOYO同學哭喪著臉說, 自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有10年沒有跟父母一塊住了, 本來以為成家立業至此徹底脫離了管教我的50後父母, 如今生個娃, 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說請保姆吧, 他們不同意, 說怎麼能交給陌生人呢,

Advertisiment
我們不來誰來幫你啊。

正在我們聊天的時候, 我媽抱著娃來聽見我們的對話了, “你們這些人啊, 身在福中不知福。 要是沒有父母幫忙, 我看你們自己帶娃連飯都吃不上。 ”

大家一起總結, 50後們幫忙你帶娃的方式就是, 不但帶娃, 還再連你一起帶了。 在他們眼中, 你還是那個經常犯錯、沒他們就什麼都不行的小孩!

這結果就是兩種情況, 對那沒有獨立之心的兒女這是養懶漢, 是縱容, 是毒藥;對那有獨立之心的兒女, 這是自信心的摧殘, 對你的否定。

如今, 也經常有人問我, 到底生完孩子要不要跟父母一起住。 反正我會告訴他們幾個原則:

一別想著父母代勞你就什麼事沒了, 最好自己帶, 免費勞動力也不好使啊,

Advertisiment
天下就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果預計關係會複雜化不如你花錢請保姆吧, 父母就只享天倫之樂好了;

二原則不能妥協, 不要放棄對科學育兒正確方法的堅持, 不能拿那個妥協去孝敬父母, 換來他們情緒的平穩, 該堅持的要堅持;

三要也要照顧父母情緒, 多從其他方面補償;

四講究方式方法, 多迂回地告訴他們你們長大了, 自己能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五就是勤快、勤快點, 你圖省事就是給機會給別人參與你生活, 參與了就要指點, 到時候你就不能再抱怨你不自由了。

總之與父母的近處相處, 最難的是學會劃清界限, 以及從心裡自己癒合掉原生家庭的陰影, 讓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情緒變化才能應對他們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