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對孩子關愛、敏感、尊重、平等
2、令行禁止(說到做到)
3、強化(讓好行為得到好結果)
4、冷落(孩子做錯事時情感冷落)
5、誘導(講道理, 分析後果)
6、暫停(情緒激動時冷處理)
7、剝奪權利(打電腦遊戲, 看電視, 去網吧, 給零花錢)
8、消弱(忽視不良的行為)
1、對孩子要特別關愛, 還要尊重。
孩子出生的時候, 心理學家說, 父母對孩子特別敏感, 孩子的問題行為就少。 而父母比較冷漠, 哭了尿了也不關注, 這樣的孩子以後的問題行為很多。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 就要對他特別地敏感, 特別地關愛, 這種敏感和關愛不是特別地溺愛,
Advertisiment
2、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要做到令行禁止, 說到做到。
實際上這也是家長最容易犯的一個問題, 比如說家長說孩子, 說一遍孩子不聽, 說兩遍不聽, 說十遍還不聽, 問題在哪兒, 我們家長往往是說到了做不了。 小孩兒實際上是特別會看臉色, 特別能夠找到大人的軟肋, 哪一個地方最薄弱從哪裡下手。 比如說有的孩子就會這樣:爸爸比較好說話, 要買什麼東西都找爸爸, 不找媽媽。 所以首先我們要調整自己的狀態, 不能沒完沒了地一遍一遍地說。
我們要求孩子晚上某個時間睡覺,
Advertisiment
3、強化。 讓孩子的好行為得到好的結果, 這就是強化。
Advertisiment
當做一個好的行為, 你認同的行為, 你要給他一個好的結果。 表揚, 必要的時候給一點小獎勵。 物質獎勵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 精神獎勵更重要。 比如說給一些小紅花, 一些什麼方法, 這些對孩子的良好行為非常有作用, 非常好用。 比如說孩子不好好吃飯這個問題, 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 大人追著跑著, 給他吃飯。 不好好吃, 怎麼辦, 又擔心不吃飯營養不良, 追著喂, 尤其是老人, 更是那樣的。 不要這樣子, 你可以跟他說, 你今天好好吃飯, 我給你獎勵一個小紅花, 當你有五個紅花的時候, 我帶你去哪裡玩或者是怎麼樣。 你就根據孩子設立不同的獎勵的東西, 或者是獎勵的方式, 這就是強化。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Advertisiment
強化可以和削弱配合使用。 忽視孩子的不良行為, 剛才說過, 對一些比較內向的孩子, 見人不打招呼, 不喜歡打招呼, 家長有的時候就是說怎麼見了人不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