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個月寶寶腹瀉怎麼辦

寶寶腹瀉2大表現

排便次數增多

腹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 糞質稀薄或如水樣, 或夾有不消化食物, 嚴重的還有嘔吐、水及電解質紊亂的表現。 正常小兒每天排便1-2次。 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 輕者4-6次, 重者可達10次以上, 甚至數十次。

2. 大便變得稀薄

正常小兒的大便性狀為黃色條狀物, 腹瀉時糞質稀薄, 可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 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 小兒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 精神不佳等表現。

寶寶腹瀉2大引發原因

各種病菌感染引起

餵養不當和飲食失調

小兒腹瀉2大護理方案

Advertisiment

做好臀部皮膚護理

腹瀉期間, 父母要提防尿布疹及泌尿道上行性☆禁☆感染。 每次大便後應及時為小兒更換尿布, 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 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 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 天氣熱時可以暴露臀部, 適當在臀部塗一些對皮膚有保護作用的油或油膏, 如鞣酸軟膏、金黴素魚肝油等。

做好飲食衛生護理

如果小兒患的是感染性腹瀉, 應做好消毒隔離, 小兒的餐具、奶瓶、水杯、玩具等要經常消毒, 儘量改用水杯或碗勺替代奶瓶, 因為奶瓶容易污染, 不易清洗消毒, 特別是膠制乳☆禁☆頭, 很容易污染病菌, 導致小兒腹瀉。 衣物等要勤洗、勤曬。 護理小兒時應勤洗手, 保持手的清潔。

Advertisiment

貼心叮嚀:

父母要注意密切觀察病情, 小兒腹瀉期間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 如果小兒在家治療護理3天內病情不見好轉, 或出現下例任何一種症狀, 應及時帶小兒到醫院治療。

小兒腹瀉4大預防方案

1.大力提倡母乳餵養

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大力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不足可用代乳品補充, 乳母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 母乳營養豐富, 易被消化吸收,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 能結合病原微生物, 阻止侵入腸黏膜, 具有抗感染的能力, 並具有增強嬰兒免疫力的作用。 另外, 母乳幾乎為無菌食品, 直接喂哺, 衛生經濟。 所以, 母乳餵養的小兒發生腹瀉的比例較人工餵養兒低得多。

2.按月齡合理添加輔食

Advertisiment

避免夏季給小兒斷奶, 天氣炎熱容易影響小兒的胃腸功能, 引發腹瀉。 從4個月開始逐步添加輔助食品, 添加原則是流質→半流質→軟食→固體食物等。 要注意從少量逐漸添加, 不可過量。 也切忌幾種食物一起添加, 從而在滿足小兒營養需求的同時, 使小兒的胃腸逐漸適應。

3.注意飲食衛生

對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時消毒, 不用時蓋好, 保持清潔衛生;給小兒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鮮, 夏天食品容易變質, 最好給小兒吃一頓做一頓, 不要把食物儲藏太長時間給小兒吃;給小兒喝的飲料要在正規商店購買。

4.生活中注意手的衛生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 都應該充分注意手的衛生。 父母在小兒餵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乾淨,

Advertisiment
提醒一點, 避免用自己的嘴來試食物的溫度, 或口對口給小兒餵食, 這樣容易把細菌傳染給孩子。 要給小兒勤洗手, 保持小兒手的衛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