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歲男孩長期被父母打罵,患上抽動症被迫休學!

一個8歲男孩長期被父母打罵, 患上抽動症被迫休學, 作為家長, 你有經常打罵孩子嗎?

小偉今年8歲, 上小學三年級, 在最近的開學體檢中, 醫生確診小偉患了抽動症。

主要表現有:經常控制不住地眨眼、斜視、嘴角抽動, 腿部抽動, 發抖發顫。

醫院開了藥, 可是孩子吃了精神類藥物後大腦反應遲緩, 學習更加困難, 又因為怪異的抽動行為遭到同學的嘲笑和欺負。

無奈之下小偉的父母只好暫時給小偉辦理了休學手續, 先去治病。

小偉其實從小非常聰明、好奇心很強, 見到什麼東西, 總是想探個究竟。 玩具總是被拆的零零碎碎;家裡的小傢俱小電器也總是被他弄壞…..

Advertisiment

小偉很小的時候看到檯燈插頭插入插座就會發光, 電視插頭插入插座就能看動畫片, 於是就對插座表現出特別的好奇心, 總是擺弄想探個究竟。 經常拿著尖銳的東西往插座裡面捅, 有時候甚至會嘗試拆開。

爸爸媽媽覺得小偉這樣太危險, 而且破壞性太強, 對他這種探索行為也總是簡單粗暴地對待, 要麼嚴厲地訓斥一頓, 要麼暴打一頓。 根本不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 也缺乏對孩子的有效引導。

時間久了, 小偉見到父母就有些緊張, 在被父母訓斥的時候還會有抽搐, 斜眼!

剛入學的時候, 小偉很喜歡上學, 每次上學都特別高興。 但在學校裡, 老師也認為這個孩子太淘氣,

Advertisiment
如, 上課會有小動作, 喜歡和同學打打鬧鬧, 成績也不好……老師也就經常訓斥孩子, 向家長告狀, 換來的又是家長的訓斥和責罰。

慢慢地小偉開始不願意去學校, 老師也發現了陶陶的變化, 上課時會頻繁眨眼睛、批評他的時候會發抖……

長此以往, 最後導致了孩子習慣性地內心恐懼和焦慮!一感覺到有人對他表現出不接納, 或想到要做的事情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時, 就會控制不住地抽動。

父母和老師都沒有想到孩子怪異的行為, 是由於自己長期不當的教育心態和方法造成的!

其實, 大多數孩子最初的抽動反應, 背後都隱藏著內心焦慮不安和恐懼。

抽動的誘發常常與家庭因素有關, 如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Advertisiment
經常責備打罵孩子, 父母經常吵架, 父母離婚, 親人死亡等。 這些因素會使孩子發生情緒障礙, 特別是容易產生焦慮和緊張等情緒。

抽動是孩子心理上的矛盾衝突在運動系統方面的反應。

此外, 抽動的發生也與孩子運動活動受限有關。 如父母對孩子的安全過分擔心, 限制孩子的活動, 不許孩子做這個, 不許孩子做那個, 這些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誘發孩子抽動。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 不要經常責備打罵孩子, 讓孩子長期處在焦慮緊張, 恐懼不安的狀態下。 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溫馨的家庭環境, 讓孩子在愛和鼓勵中成長。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

1、經常不自覺地眨眼睛, 聳鼻, 撅嘴, 轉頭, 做鬼臉;

2、或者常常聳肩,

Advertisiment
甩手, 跺腳, 抖腿等;

3、經常清嗓子, 不受控制地發出奇怪的聲音;

4、經常重複某個字詞, 自言自語, 甚至說污言穢語;

5、有的孩子會焦躁不安, 有強迫行為, 穢褻行為或破壞行為等。

有以上這些疑似抽動症表現的任意一項, 都要引起高度重視, 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兒童醫院檢查診療。

同時, 家長要認識到這是一種疾病, 孩子的行為不是頑皮或故意為之, 不要責罰打罵孩子, 打罵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及時治療才能儘早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