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時不刻受著我們的影響, 他們就好像一面鏡子反射著我們給予他們的一切, 愛, 寬容, 進取, 但是妞有沒有想過一些錯誤的表達方式也會在孩子心裡種下負面的種子....
我們有時候會說一些錯話, 讓孩子感到受傷, 生氣或困惑, 更嚴重的甚至讓他們失去自信, 影響他們的一生。
讀過這篇文章後希望寶爸寶媽們變得更寬容溫和, 而且清楚的知道哪些話絕對不應該對孩子說。
1"我很忙, 離我遠點!"所有人都需要休息來養精蓄銳。 但是, 如果你經常告訴孩子:"不要打擾我"或"我很忙", 他們可能會認為沒有必要和你說話,
Advertisiment
所以當你全神貫注做某事或過度緊張時, 提前和孩子打好招呼:"媽媽要完成這件事, 我需要你安靜畫畫。 當我做完事, 我們就去外面。 "
如果當時有家人可以幫忙照顧一下孩子那就更好了, 不要在任何情況下忽略孩子, 因為對他們來說, 你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2"你是這樣的……"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你為什麼對凱蒂那麼吝嗇?"或"你怎麼可以這麼笨?"我們在和別人聊天時有時會無意的評論孩子比如"我女兒很害羞。 "如果你的孩子正好聽到了你的評論, 那麼他會堅信他所聽到的一切,
Advertisiment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沒有自信的朋友, 那麼十有八九他有一個喋喋不休, 每天抱怨他的媽媽, 如果你不想毀掉自己的孩子, 那就不要給他們貼標籤, 孩子就是孩子, 大人世界的評判標準完全不適合他們!
如果要對孩子的某些行為作出評價, 正確的方法就是就是論事而不是亂扣帽子。
比如你可以對孩子說:"這個玩具不給凱蒂玩, 她會傷心的。 也許咱們可以想想辦法讓她高興起來。 "
3"不許哭。 "類似的錯誤還包括:"不要傷心。 ""別那麼孩子氣。 ""現在沒有理由害怕。 "
作為一個大人你覺得很簡單的事情, 比如走路, 比如從10釐米高的檯子上跳下來, 是很簡單的, 但對一個孩子來說, 這可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Advertisiment
粗暴的否定孩子的情緒, 只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的情緒是不正確的, 悲傷或害怕不好。
正確的方式是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 然後進行引導, 比如:
"你第一次看到大海, 看到海浪可能會感到害怕, 但我們在一起, 讓海浪給我們撓撓腳丫子, 很癢很舒服的, 而且我保證不會放開你的手。 "
允許孩子表達真正的感情, 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最終孩子會很少哭, 並且學會描述情緒。
4"你看看人家小明..."很多媽媽可能會說:"看看小明, 自己拉拉鍊多好"或"小明已經學會使用便盆了, 你怎麼不會呢?"但這有啥卵用呀。
Advertisiment
如果我成天對你說"看看人家李嘉誠, 再看看你30多了一事無成"你心裡咋想?
和別人作對比不會讓孩子在行為上做出啥改變, 相反的, 可能會讓孩子感到迷惑, 破壞自信, 甚至可能會怨恨你, 並決心不做你想要她做的事。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什麼就正面的告訴他, 比如:"寶寶會自己穿外套, 兩隻手都塞進袖子裡!"或者"謝謝寶寶告訴媽媽, 你需要換尿布了。 "
5"你明知道不該這樣幹!"和攀比一樣, 嘲笑也會傷害孩子。 當做一件事時, 孩子可能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學習是一個嘗試和不斷修正錯誤的過程。
即使孩子昨天犯了同樣的錯誤, 也不用憤怒, 你可以說:"如果你這麼做, 我更喜歡, 謝謝。
Advertisiment
妞們想想看即使我們已經成年, 不是依舊會犯錯誤嗎?所以對一個孩子而言他需要的是更多的寬容與正確引導。
真正的尊重孩子, 把他們當做孩子去看待, 去愛護, 沒有一個孩子是為了和你作對而出生的。
6"停下來, 否則我會讓你哭的!"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通常是父母遭遇嚴重的挫折後會做的事情, 但很少有效。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 但問題是, 你遲早要兌現威脅, 否則威脅就失去了效果。
威脅導致更多體罰, 但這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方式。
孩子越小, 越需要更長時間吸取教訓。 研究表明, 無論你怎樣規範孩子, 2歲的娃在同一天重複犯錯的幾率是80%。
即使年齡大一點的孩子, 也沒有一種紀律策略可以每次奏效。 因此建設性的策略是更有效的,譬如轉移注意力,帶孩子離開讓他發飆的地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靠口頭威脅或打屁股是消極而且錯誤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充滿暴力的環境裡,他們就會認為暴力是理所應當的。
7"等爸爸回家收拾你!"這熟悉的陳詞濫調不僅是一種威脅,這也是對紀律的破壞。想要積極有效,你需要立即處理。推遲的紀律不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影響。等爸爸回家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忘記她做錯了什麼。另一方面,等待懲罰的痛苦可能會比所應得的懲罰更恐怖。
把責任推給別人也會損害你的權威。"如果媽媽不會懲罰我,我為什麼要聽她的話?"孩子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而且你還讓伴侶扮演了壞員警的角色。
8"快點!"面對過多的約會,工作安排,睡眠不足和可能的堵車,寶爸寶媽們嘴裡經常會蹦出"快點!趕緊的"之類的話語。
如果你每天開始抱怨,尖叫或歎息,不耐煩的點著腳,那麼就要當心了!
當我們急迫時,會讓孩子感到內疚,他們會覺得是他們造成的。內疚會讓他們感覺很不好,但這並不能讓他們更快地行動,因為可能他們的能力確實沒有達到你的要求,而不是他們不願意做。
《如何和你的孩子說話》的作者科爾曼說: "早晨家裡是如此的忙碌,我不希望孩子腦海裡是我憤怒的樣子。""所以我調整步伐,即使有人打翻麥片或當我們出發前有人想要找東西,我都不會大叫或翻白眼。"與其威嚇("五分鐘前,我就告訴過你要關掉電視!"),不如尋找平靜的方式來加快速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關掉電視。)
9"做得好!"或"好女孩!"讚美可能是錯誤的?這點很多妞可能沒想到吧。
當讚美含糊不分時,麻煩就來了。當孩子喝完牛奶或畫畫後,每次你都說"做得好!",這樣的讚美變得毫無意義。孩子對此沒反應。他們能辨別讚美的區別,做一些機械簡單的事得到讚美,或真正努力得來的讚美。
改掉隨口讚美的習慣:
讚美那些需要真正努力的才能。孩子每天要做很多次的小事不算,譬如喝牛奶或畫畫。
讚美要具體化。而不是"做得好!"應該這樣說:"你為狗狗畫的斑點顏色很明亮,令人愉悅。"或"我看你畫了今天我們上午讀的故事。"
讚美行為,而不是孩子:"當我整理文書工作時,你像我要求的那樣很安靜在玩拼圖。"
因此建設性的策略是更有效的,譬如轉移注意力,帶孩子離開讓他發飆的地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靠口頭威脅或打屁股是消極而且錯誤的。如果孩子生活在充滿暴力的環境裡,他們就會認為暴力是理所應當的。
7"等爸爸回家收拾你!"這熟悉的陳詞濫調不僅是一種威脅,這也是對紀律的破壞。想要積極有效,你需要立即處理。推遲的紀律不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影響。等爸爸回家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忘記她做錯了什麼。另一方面,等待懲罰的痛苦可能會比所應得的懲罰更恐怖。
把責任推給別人也會損害你的權威。"如果媽媽不會懲罰我,我為什麼要聽她的話?"孩子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而且你還讓伴侶扮演了壞員警的角色。
8"快點!"面對過多的約會,工作安排,睡眠不足和可能的堵車,寶爸寶媽們嘴裡經常會蹦出"快點!趕緊的"之類的話語。
如果你每天開始抱怨,尖叫或歎息,不耐煩的點著腳,那麼就要當心了!
當我們急迫時,會讓孩子感到內疚,他們會覺得是他們造成的。內疚會讓他們感覺很不好,但這並不能讓他們更快地行動,因為可能他們的能力確實沒有達到你的要求,而不是他們不願意做。
《如何和你的孩子說話》的作者科爾曼說: "早晨家裡是如此的忙碌,我不希望孩子腦海裡是我憤怒的樣子。""所以我調整步伐,即使有人打翻麥片或當我們出發前有人想要找東西,我都不會大叫或翻白眼。"與其威嚇("五分鐘前,我就告訴過你要關掉電視!"),不如尋找平靜的方式來加快速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關掉電視。)
9"做得好!"或"好女孩!"讚美可能是錯誤的?這點很多妞可能沒想到吧。
當讚美含糊不分時,麻煩就來了。當孩子喝完牛奶或畫畫後,每次你都說"做得好!",這樣的讚美變得毫無意義。孩子對此沒反應。他們能辨別讚美的區別,做一些機械簡單的事得到讚美,或真正努力得來的讚美。
改掉隨口讚美的習慣:
讚美那些需要真正努力的才能。孩子每天要做很多次的小事不算,譬如喝牛奶或畫畫。
讚美要具體化。而不是"做得好!"應該這樣說:"你為狗狗畫的斑點顏色很明亮,令人愉悅。"或"我看你畫了今天我們上午讀的故事。"
讚美行為,而不是孩子:"當我整理文書工作時,你像我要求的那樣很安靜在玩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