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小時順產全記錄

生產前32周 因為胎動頻繁入院

這要從胎動過多這件事說起。 其實, 胎動過多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 從32周產檢開始就說胎動過於頻繁, 醫生已經建議住院。 當時是我自己去的醫院, hold 住, 還簽了“責任狀”, 表明醫生已經告知我這一情況。 結果, 33周+3天媽媽陪我再次產檢, 不行了, 醫生強烈要求我住院, 嚇得媽媽哦, 我想那還是住吧。
說真的,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住院, 真是不習慣, 連洗澡都得要老公幫忙。 印象中每天都在吊針, 鹽酸利托君是抑制宮縮, 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呼呼, 我的醫學知識又增長拉), 每一種吊得都比較久。

Advertisiment
而伙食也是一個大問題, 實在木有什麼胃口, 又只能吃清淡的菜, 藥物的副作用噁心想吐, 我本來就想吐, 這回更加哦。
我每天都吵著要出院, 說實話這次住院真是莫名其妙, 因為整個孕期我都很輕便啊, 走路什麼的都很矯健。 至於宮縮, 我一直不懂什麼是宮縮, 知道後期, 肚子常常硬硬的, 我當時還以為就是這樣, 直到做胎心監護, 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宮縮。 而我的宮縮在監控下顯示是有規律的, 那麼已經不是假性宮縮了。 32周、33周時, 宮縮都是五六分鐘一次。 , 醫生說這是臨產的信號。 入院後, 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讓我去待產室, 再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讓我脫褲子備皮。 可我根本痛都沒有痛嘛, 急的我馬上和醫生說明情況,
Advertisiment
這才換來先回病房觀察的待遇, 而這個待遇一下就是4天。

※胎動頻繁是否需要入院?
專家答:醫學上沒有胎動頻繁這種診斷, 但胎動頻繁跟隨的胎動減少需要引起警惕, 有些胎動頻繁可能是胎動減少的先兆, 是否需要住院還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未足月時, 出現有規律的宮縮是否需要用宮縮抑制劑?
專家答:寶寶35周以後, 一般不建議再給孕婦使用宮縮抑制劑, 因為35周的寶寶器官基本發育成熟, 出生後大多數都能存活。 而且此時, 如果有臨產徵兆, 就說明寶寶需要出來了, 使用這類藥物對於推遲寶寶的出生時間的作用不明顯。 但如果出現在35周以前, 還是建議孕婦使用, 雖然可能會導致孕婦心率加快、寶寶胎心加快等,

Advertisiment
但是相對於出生後容易出現的併發症來說, 還是利大於弊。

7月22日 0:00 出乎意料地破水

※有規律的宮縮是否是臨產徵兆?
專家答:有規律的宮縮是臨產徵兆之一, 但是僅憑這一項還不能說明孕婦將要臨產, 有規律的宮縮同時伴隨宮頸口的開大才是真正的臨產徵兆。 孕婦在家裡數宮縮時, 達到每四五分鐘一次, 每次都持續20秒時, 就需要去醫院了。

※有液體滲出是否需要馬上去醫院?
專家答:這要看是什麼樣的液體。 如果是黏糊糊的分泌物, 且是微紅, 這個叫做“見紅”, 說明離生產可能還有一段時間, 可以不著急去醫院;如果是水狀分泌物, 那可能就是“破水”, 需要立即去醫院, 而且在這過程中, 孕婦需要平躺。 當然如果孕婦很難分清到底是哪一種,

Advertisiment
還是早點去醫院, 讓醫生來做鑒定。


7月22日 1:33 陣痛開始

來到醫院大概一點了, 安排我直接進入待產室。 平靜地躺在待產室, 好無聊啊, 無所事事地躺著看牆上的胎監儀, 一個個波峰表示的是宮縮進行中, 知道1:33, 怎麼, 恥骨有點酸酸的?這種感覺從未有過, 持續了幾十秒吧, 算算的感覺消失了, 我還以為是錯覺, 1:41, 這種算算的感覺又來了。 每個五六分鐘, 這種酸酸的感覺都會來一次, 而且逐漸發展成酸痛, 其中還夾雜著脹、墜, 這就是陣痛吧。 我心頭一喜, 這種痛法還可以忍受呢。 我拿出手機, 心裡默念著堅持就是勝利, 同事不斷地看時間, 用備忘記錄下每次陣痛的時間。 護士來做了一個肛檢, 做完用鄙夷的語氣說:“才開了半指,

Advertisiment
早著呢!”好吧, 我等!2:15, 2:23, 2:29, 2:39, 2:44……

※陣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恥骨痛是否也是陣痛的一種?
專家答:陣痛, 顧名思義, 就是一陣一陣的疼痛, 一般都是腹部或腰部的疼痛, 恥骨痛不多見。 懷孕期間, 由於子宮的壓力增大, 位於恥骨部分的韌帶也會鬆弛, 陣痛時牽扯般的疼痛也可能會出現。

7月22日 3:00 要求剖宮產未果

話說, 我一直是想要剖腹產的, 但是打算到真正開始發作才剖, 現在確定是真的陣痛, 我開始要求了:“醫生, 我先要剖腹產的, 可以幫我手術嗎?”我天真的以為隨時都可以要求呢。 一護士拿了剖腹產申請書給我, 叫我簽字, 我嘩嘩嘩地簽了, 心想, 呼呼, 半個鐘頭搞定咯。 結果, 那護士又叫來一醫生, 問我:“你幹嘛要剖腹?”我答:“我羊水少, 寶寶頭大,最主要我骨盆下口小呢,才7.5……”唉,自覺好充分的理由哦,醫生一副不相信的申請:“是嗎?我們不隨便剖腹產的,幫你量下。”醫生撥弄了半天:“差不多8,可以生的。”“可是,即使差不多到8,一般8.5才好順產啊,而且我羊水少,寶寶頭大。”“跟你說哦,我們晚上不隨便剖的。”好吧,既然不給馬上剖,我就堅持一下好了,堅持到天亮,我再剖,堅持就是勝利哦,我很樂觀地想著。 3:00,3:05,3:12,3:27,3:30,3:37……

※骨盆下口滿足什麼條件才能順產?
專家答:是否能夠順產,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產婦的骨盆狀況、宮縮的力量、胎兒大小、產婦的精神狀態等,一般來說,如果產婦的骨盆沒有異常,是可以考慮試產的。

7月22日 5:00 開到四指,要求上無痛失敗

※編輯告訴你:適當發出點聲音可以緩解疼痛哦。
很多媽媽表示,在越來越難熬的時候,放開自己喊出來、發出長長的呻吟或是用力哼哼,都可以給她們力量,讓她們覺得舒服。當然低而長的呻吟可以讓你放得開、振作,高而尖的呼喊會消耗體力,令你感到緊張。
※編輯告訴你:子宮頸開到4釐米以上已經不適合上無痛。
這個階段被稱為產程第一階段的過渡期,很多不決定用無痛的媽媽在這個階段會因為難以忍受的疼痛想要改變注意,但如果醫護人員告訴你已經太遲了,不要太失望,因為等到硬脊膜外麻醉注射好開始發揮藥效的時候,你恐怕已經開到十指了。

7月22日 6:00 終於進了產房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護士來看我了,“哎喲,九指了,產房有空位沒有?”“剛剛出來一個,那你推這個進去吧。”浴室我拖著重重的尿袋(囧哦,太久木有排尿了),走進一牆之隔的產房,爬上靠門的哪張高高的產床。我知道,真正的挑戰現在才開始!
爬山產床,再次肛檢,醫生說:“才九指,你等一下啊。”就去忙旁邊正在生的了。原本以為進了產房會得到更多的關愛,結果還是一樣。我一個人在床上疼著,這時已經是無法抑制要哼出聲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意識。呼吸,最關鍵的呼吸,那種呼氣減輕痛苦的方法已經不起效了,不論我怎麼調整呼吸,都還是痛,痛到極點的時候都窒息了。

※編輯告訴你:臨產前肛檢是為了瞭解產程進展和胎兒狀況。
臨產前肛門檢查主要是為了便於預測分娩方式、產程的進展以及胎兒的下降狀況。包括觀察先露部是胎兒的哪個部位,其下降程度如何等,以及觀察宮頸的成熟程度,做宮頸評分。進入產程後瞭解宮頸擴展程度、宮頸的厚薄、有無水腫等。

7月22日 7:00 開到十指

知道一個天使般的身影浮現,一個皮膚超好、身形微胖、40多歲的身軀出現在我朦朧的眼前:“我是護士長,現在來幫你接生,先看看你的情況啊,很好,已經到十指拉,現在可以生拉!”呼呼,終於有人理我了!激動萬分感激涕零。唉,已經過了最痛的時候了吧,開到十指最痛,接下來的過程已經不是能用痛來形容的。

7月22日 7:10 生產正式開始

※編輯告訴你:側切一般是為了讓胎兒順利娩出。在生產過程中,如果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加上宮縮乏力,胎頭娩出困難或者初產婦會陰彈性差或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頭娩出時很可能會發生較嚴重的會陰裂傷或胎兒窒息等情況時,醫生會採取側切手段以便儘快結束分娩,確保母嬰平安。

※編輯告訴你:短暫、多次用力或許更有效。
也許醫生會建議你比較長時間地憋氣和用力,而有很多媽媽表示,跟隨自己的節奏,短暫、多次地用力對她們更有效。研究也表明,這種方法不會讓媽媽太疲勞,而且還可以保證血液中的氧氣含量穩定。

7月22日 8:37 仔仔降生

接下來的過程就很快了,我似乎沒怎麼用力,就覺得護士長在我下面倒騰了一下,一大塊熱熱的物體從我體內分離,接著就聽到“哇哇”的哭聲(哎,怎麼和電視劇一樣)。我睜開朦朧的雙眼,就看到仔仔倒著被拎了起來,身上覆蓋著白白的一層膜。呼呼,縱欲——終於算是出來了,原本朦朧的意識瞬間清醒了,巨大的喜悅襲擊了我,可惜我沒力氣笑,可是我心裡笑得真是開心,終於解脫拉。
我虛弱地躺在床上,想著接下來就可以回病房了吧。“哎喲,胎盤都沒有力氣生理,我幫你徒手剝離吧。”怎麼胎盤還要生的嗎?護士長又倒騰了一下,拎出來一個紅白黑相間的東西,莫非這個就是胎盤?怎麼和豬內臟一樣。她裝到一個塑膠袋裡,旁邊就有人接走了。

7月22日 縫針 生完後最艱難的一場戰役

這下算是完了吧?Oh no,還有痛的時候呢,鄰床的產婦一直在號叫,我原以為她是正在生,可一留意,她已經生完了呢,在——縫針?“我不要縫針了,太痛了!”“不行啊,不縫針下麵癒合不好的。”
我已經沒有力氣回答了,生仔仔的時候我可是沒哭的,因為痛到極致沒有淚水,縫針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了,淚水亂飆哦。
縫完針,仔仔在不久後就被送過來,放在我產床邊的一個小床上。我凝視著他,感慨萬千,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麼來到世界上的吧。他躺在小床上,微微扭動一下,發出細細的哭聲。

※是否存在縫針線過敏的問題?
專家答:目前,我們用來給傷口縫合的線已經不是羊腸線,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線,但最近幾年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個別人吸收不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如果有這樣症狀發生,建議去醫院諮詢醫生。

寶寶頭大,最主要我骨盆下口小呢,才7.5……”唉,自覺好充分的理由哦,醫生一副不相信的申請:“是嗎?我們不隨便剖腹產的,幫你量下。”醫生撥弄了半天:“差不多8,可以生的。”“可是,即使差不多到8,一般8.5才好順產啊,而且我羊水少,寶寶頭大。”“跟你說哦,我們晚上不隨便剖的。”好吧,既然不給馬上剖,我就堅持一下好了,堅持到天亮,我再剖,堅持就是勝利哦,我很樂觀地想著。 3:00,3:05,3:12,3:27,3:30,3:37……

※骨盆下口滿足什麼條件才能順產?
專家答:是否能夠順產,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產婦的骨盆狀況、宮縮的力量、胎兒大小、產婦的精神狀態等,一般來說,如果產婦的骨盆沒有異常,是可以考慮試產的。

7月22日 5:00 開到四指,要求上無痛失敗

※編輯告訴你:適當發出點聲音可以緩解疼痛哦。
很多媽媽表示,在越來越難熬的時候,放開自己喊出來、發出長長的呻吟或是用力哼哼,都可以給她們力量,讓她們覺得舒服。當然低而長的呻吟可以讓你放得開、振作,高而尖的呼喊會消耗體力,令你感到緊張。
※編輯告訴你:子宮頸開到4釐米以上已經不適合上無痛。
這個階段被稱為產程第一階段的過渡期,很多不決定用無痛的媽媽在這個階段會因為難以忍受的疼痛想要改變注意,但如果醫護人員告訴你已經太遲了,不要太失望,因為等到硬脊膜外麻醉注射好開始發揮藥效的時候,你恐怕已經開到十指了。

7月22日 6:00 終於進了產房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護士來看我了,“哎喲,九指了,產房有空位沒有?”“剛剛出來一個,那你推這個進去吧。”浴室我拖著重重的尿袋(囧哦,太久木有排尿了),走進一牆之隔的產房,爬上靠門的哪張高高的產床。我知道,真正的挑戰現在才開始!
爬山產床,再次肛檢,醫生說:“才九指,你等一下啊。”就去忙旁邊正在生的了。原本以為進了產房會得到更多的關愛,結果還是一樣。我一個人在床上疼著,這時已經是無法抑制要哼出聲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意識。呼吸,最關鍵的呼吸,那種呼氣減輕痛苦的方法已經不起效了,不論我怎麼調整呼吸,都還是痛,痛到極點的時候都窒息了。

※編輯告訴你:臨產前肛檢是為了瞭解產程進展和胎兒狀況。
臨產前肛門檢查主要是為了便於預測分娩方式、產程的進展以及胎兒的下降狀況。包括觀察先露部是胎兒的哪個部位,其下降程度如何等,以及觀察宮頸的成熟程度,做宮頸評分。進入產程後瞭解宮頸擴展程度、宮頸的厚薄、有無水腫等。

7月22日 7:00 開到十指

知道一個天使般的身影浮現,一個皮膚超好、身形微胖、40多歲的身軀出現在我朦朧的眼前:“我是護士長,現在來幫你接生,先看看你的情況啊,很好,已經到十指拉,現在可以生拉!”呼呼,終於有人理我了!激動萬分感激涕零。唉,已經過了最痛的時候了吧,開到十指最痛,接下來的過程已經不是能用痛來形容的。

7月22日 7:10 生產正式開始

※編輯告訴你:側切一般是為了讓胎兒順利娩出。在生產過程中,如果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加上宮縮乏力,胎頭娩出困難或者初產婦會陰彈性差或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頭娩出時很可能會發生較嚴重的會陰裂傷或胎兒窒息等情況時,醫生會採取側切手段以便儘快結束分娩,確保母嬰平安。

※編輯告訴你:短暫、多次用力或許更有效。
也許醫生會建議你比較長時間地憋氣和用力,而有很多媽媽表示,跟隨自己的節奏,短暫、多次地用力對她們更有效。研究也表明,這種方法不會讓媽媽太疲勞,而且還可以保證血液中的氧氣含量穩定。

7月22日 8:37 仔仔降生

接下來的過程就很快了,我似乎沒怎麼用力,就覺得護士長在我下面倒騰了一下,一大塊熱熱的物體從我體內分離,接著就聽到“哇哇”的哭聲(哎,怎麼和電視劇一樣)。我睜開朦朧的雙眼,就看到仔仔倒著被拎了起來,身上覆蓋著白白的一層膜。呼呼,縱欲——終於算是出來了,原本朦朧的意識瞬間清醒了,巨大的喜悅襲擊了我,可惜我沒力氣笑,可是我心裡笑得真是開心,終於解脫拉。
我虛弱地躺在床上,想著接下來就可以回病房了吧。“哎喲,胎盤都沒有力氣生理,我幫你徒手剝離吧。”怎麼胎盤還要生的嗎?護士長又倒騰了一下,拎出來一個紅白黑相間的東西,莫非這個就是胎盤?怎麼和豬內臟一樣。她裝到一個塑膠袋裡,旁邊就有人接走了。

7月22日 縫針 生完後最艱難的一場戰役

這下算是完了吧?Oh no,還有痛的時候呢,鄰床的產婦一直在號叫,我原以為她是正在生,可一留意,她已經生完了呢,在——縫針?“我不要縫針了,太痛了!”“不行啊,不縫針下麵癒合不好的。”
我已經沒有力氣回答了,生仔仔的時候我可是沒哭的,因為痛到極致沒有淚水,縫針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了,淚水亂飆哦。
縫完針,仔仔在不久後就被送過來,放在我產床邊的一個小床上。我凝視著他,感慨萬千,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麼來到世界上的吧。他躺在小床上,微微扭動一下,發出細細的哭聲。

※是否存在縫針線過敏的問題?
專家答:目前,我們用來給傷口縫合的線已經不是羊腸線,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線,但最近幾年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個別人吸收不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如果有這樣症狀發生,建議去醫院諮詢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