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封山育林”的你, 可能會聽過這樣一個名字“ABO溶血病”, 這是讓很多O型血母親頗為敏感的一個詞彙。 那麼, 究竟什麼是ABO溶血病呢?為什麼它會讓o型血的母親如坐針氈?所有O型血的母親的孩子都會患上這個病嗎?
何謂“ABO溶血病”
何謂“ABO溶血病”
從字面上不難看出ABO溶血病, 就是因為血型不合導致了疾病。 通俗地說, 就是夫妻雙方的血型不同, 胎寶貝遺傳了父親的血型, 而發生與孕媽咪血型不合的現象, 最終導致胎寶貝及新生兒溶血的疾病, 此病僅見於胎兒、新生兒期。
為什麼O型血母親的孩子容易中招此病
Advertisiment
那麼為什麼O型血的母親生出來的孩子容易患上這種病呢?由於O型母親可自發地產生抗A和抗B的IgG抗體, 而A或B型的母親產生的抗B或抗A凝集素主要為IgM, 此種IgM抗體可與進入母體的胎兒紅細胞上的A或B抗原結合使紅細胞迅速破壞, 使具有A型或B型血型的母親很少有同種致敏的機會。 所以, 此病主要發生在母親O型, 胎兒A型或B型, 其他血型極少見。
通俗地說, 就是人的血型有A、B、AB、O四種。 如果你的血型是O型, 那麼你的紅細胞上就沒有A、B抗原。 如果同時你的丈夫不是O型血, 那麼你的寶寶血型就有可能為A型或B型, 這時有發生ABO溶血的可能性。 而其他血型的母親, 紅細胞上都有A或B抗原, 就不容易發病。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 這病不是說O型血母親的孩子一定會患此病,
Advertisiment
患上ABO溶血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狀
患上ABO溶血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狀
不同程度的貧血。 ABO溶血病的某些輕型病例, 可能早期症狀不重, 但到生後2~6周發生晚期貧血, 或到生後8~12周生理性貧血”時期貧血表現得特別嚴重, 這是因為血型抗體持續存在, 使紅細胞壽命縮短, 發生慢性溶血所致。 據報導, 這類小兒紅細胞的壽命僅35天左右, 每天血紅蛋白下降值約為同期正常小兒的4倍, 紅細胞破壞增加, 而這時骨髓造血功能生理性低下, 不能有效地代償, 終致發生新生兒晚期貧血。
中度或是重度黃疸。 黃疸是ABO溶血病的主要外觀性症狀,
Advertisiment
其他症狀。 如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肝脾腫大骨髓及髓外造血組織呈代償性增生, 故引起不同程度肝脾腫大, 鏡檢在肝、脾、肺、胰、腎等組織內可見散在髓外造血灶。
O型血的媽媽如何預防新生兒ABO溶血症
積極進行產前檢查。 如果母親為“O”型或Rh陰性血, 應在懷孕28、32、36周分別到醫院檢查抗體和抗體濃度, 如果抗體為陽性, 抗體濃度高則小兒發生溶血病的可能性極大, 可給母親服用退黃中藥, 生產前1~2周加服苯巴比妥可減輕新生兒黃疸。
Advertisiment
肌肉注射。 Rh陰性婦女在娩出Rh陽性嬰兒72小時內, 肌注抗RhDIgG300μg, 下次妊娠29周時再肌注300μg, 效果更好。 Rh陰性婦女有流產史者、產前出血、羊膜穿刺後或宮外孕輸過Rh陽性血時, 應肌注同樣劑量。
醫學影像學檢查:全身水腫胎兒X線片可見軟組織增寬的透明帶, 四肢彎曲度較差。 B超檢查顯示胎兒肝脾大, 胸腹腔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