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Aidan媽媽:巧用繪本教孩子學說話

近年來, 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愈來愈重視, 從嬰兒時期孩子的發音、會說多長的句子到多種語言的學習等。 說話雖然重要, 但事實上, 說話只是個溝通的工具, 有些還未發展出口語的孩子, 還是有他們的溝通方式, 也就是非口語的溝通, 也許是透過肢體或表情來表達, 都能讓他人瞭解他的意圖。 也有一些孩子, 會說話, 但是在與人溝通上無法適切地起始話題或回應, 甚至很難維持在一個話題上, 說話片片段段, 思緒像跳躍式一樣, 讓人很難接話。 語言的學習, 已不單只是會說而已, 而是還要能聽得懂、準確地傳達訊息,

Advertisiment
最終達到溝通的目的。

聽是說話的開始

年紀再小的孩子, 就算是還未開口說話, 他們也是無時無刻地在接收語言的訊息, 父母在這個語言發展的時期給予多一點的刺激, 對於往後的語言學習會有絕對的幫助。 美國早期做了一項長達兩年的研究(Hart&Risley, 1995), 發現當父母每天運用豐富的詞彙與幼兒對話, 孩子在入學後, 他們的詞彙量不單單是比其他的孩童多, 而是出現倍增的效果。 由此可見, 我們千萬別低估孩子的能力, 認為“他太小, 怎麼會聽的懂”的想法去看孩子, 而是多幫孩子擴充有意義的詞彙, 累積他的詞彙庫, 等到他開始有能力表達, 就能提取並運用之前所吸收的訊息!

運用繪本來提升理解力

Advertisiment

語言能力的其中一個要素, 是聽的理解力, 也就是孩子是否能聽懂他人說話的內容和重點, 並做出適當的回應。 有許多的孩子在理解力上出現了困難, 最常見的例子, 就是當孩子聽了一個故事, 老師或家長問了幾個故事內容中的問題, 孩子卻無法回答, 他也許是聽不懂故事的內容, 也有可能是不理解那些被提出的問題, 無論是前者或是後者, 如果父母沒有在孩子年幼時增進他聽的理解力, 那麼在學習上一定會大打折扣。

在兒子Aidan還在嬰兒時期, 除了培養他愛看書的習慣之外, 我經常透過書來教他平時日常生活不太會經歷到的事物。 要如何知道Aidan是否理解書中的內容?首先第一步是先選擇符合他年齡的繪本, 圖案從簡單到複雜,

Advertisiment
可以先從簡單的問題開始, 像是:“小狗在哪裡”或是“哪一個是火車呢?”只要是他有正確地指認, 就是理解我的問句。

等到他再大一點時, 我講故事的時候會針對圖案的內容描述, 例如:“哥哥在公園玩球”, 之後問他:“誰在玩球呢?”或是“哥哥在哪裡玩球?”因為有圖像的視覺提示, Aidan可以馬上將他聽到的內容與問題做連結, 從中提升他對聽的理解力, 一旦他能精熟地回應, 我就會漸進式地調整難度, 好比說, 講故事到一個段落再問問題, 到最後在沒有呈現書的情況下, 直接讓兒子把故事聽完再回答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