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告訴你10個減肥小秘密

很努力地減肥卻常常徒勞無功是一件很傷感的事。 用心的飲食、認真的運動, 有時換來的卻並沒有什麼成果。

在減肥中,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些誤區, 然而如果增加一些飲食和運動的技巧和知識的話, 就會發現, 其實減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BBC的紀錄片《關於減肥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做了10個實驗, 揭示了平時的一些生活習慣的小改變是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的。

1不要減少用餐的次數

實驗中, 科學家對志願者的吃早餐和沒吃早餐見到食物的反應進行掃描。

在吃早餐的正常狀態下, 見到低卡食物和高卡食物,

Advertisiment
大腦都不會活躍。

在沒吃早餐的饑餓狀態下, 見到低卡食物沒有什麼反應, 見到高卡食物就會很活躍。

也就是說——在我們餓了的時候, 大腦會對甜品、油炸等高卡食物眼冒紅心, 指揮著我們的嘴“快點吃掉它!快點喂飽我!”

實際上, 當我們胃裏排空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一種叫腦腸肽的激素會對大腦大吼——你丫的多攝入些能量, 我好餓, 快喂飽我。

這種人的生理反應是意志力很難克服的, 所以節食難以堅持並不怪你, 因為節食減肥本身就是不對的。

用餐的次數不要減少, 該吃多少吃多少!

2減小餐盤尺寸可以減少食物攝入量

研究顯示, 將餐盤的尺寸從12寸改成10寸, 食物的攝入量竟然可以減少22%!

對此, 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給電影院的觀眾們的爆米花分為大小桶, 並且都足夠可以吃飽, 請他們盡情享用。 結果拿到大桶的觀眾比拿到小桶的觀眾多吃了45%!

Advertisiment

我們的身體有一種習慣, 在食物足夠多的時候, 即使吃飽了也會繼續吃。

所以有些人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不知不覺就吃撐了。 (傳說中嘴飽心不飽就是醬紫吧!)

而避免這樣吃多了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 減小餐盤的尺寸, 減小食物的分量, 吃到7分飽就好。

Advertisiment

3學會計算食物的熱量

然而不減少用餐次數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多吃了呢?

減小餐盤尺寸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少吃呢?

肯定不是啦!

如果我們把食物換成同等但是低卡的食物, 就會驚奇地發現, 在不餓的情況下, 我們飲食的攝入熱量竟然可以減少一半!

Advertisiment

是不是很“餓妹子嚶”啊~~~

所以我們平時的飲食中, 儘量避開一些高熱量的食物。

比如黑咖啡就比卡布奇諾熱量低很多, 食物中是否加沙拉醬熱量也是有差異的, 土豆蒸著吃和炸著吃的熱量攝入又是成倍的差異。

飲食有風險, 高卡需謹慎!

4那些你遺漏的熱量記錄

也許很多人都會有第三位志願者這樣的苦惱——平時飲食也在控制, 小心翼翼地計算著熱量, 保持低卡, 也在做一定的運動,可是體重卻沒掉。

是不是新陳代謝慢呢?研究結果並不是。

那為什麼就是瘦不下去呢?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志願者對平時攝入的食物進行了記錄。同時,科學家們也通過讓志願者喝被標記過的水,從另一方面對志願者的攝入進行了記錄。

結果是——志願者自己記錄的熱量竟然比實際攝入熱量少了三分之二!

或許在此你會想,這個志願者真不誠實!但實際上,同樣在小心翼翼記錄攝入熱量的你差不多也會漏掉平時攝入熱量的一半甚至更多!

這是為什麼呢?

低卡食物的攝入雖然利於減肥,但是胃口大吃得多卻是硬傷。

更重要的是,平時你隨口喝了幾口的飲料、吃飯時候拌在飯裏的湯汁你都記錄了嗎?這些熱量可是很高的!你知道飯菜中的湯汁熱量可能會比你吃的菜熱量還高?平時做菜時候加的一些調料的熱量你記錄了嗎?

擦擦你的一身冷汗,少油少鹽少糖少喝湯汁的減肥習慣不是沒有道理的!

5多吃蛋白質會增強飽腹感

你相信機智的你可以欺騙你聰明的大腦嗎?

連大腦都不會欺騙,這些年你是怎麼混的!下麵BBC就教你了一招!

實驗中,三個志願者的食物中的分別多加了10%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啦)、脂肪、蛋白質。注意哦,三個人總的熱量攝入是一樣的~然後他們就開始正常的工作了,按時記錄下他們的饑餓情況。

最後發現,多攝入10%蛋白質的人是餓的最慢的!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蛋白質的攝入會促使一種叫酪酪肽的物質釋放進入血液,酪酪肽隨著血液進入大腦,會抑制饑餓感,所以吃同樣多的食物,只要多增加一些蛋白質的攝入就會減少饑餓感,自然而然地就會少吃很多。

所以平時喝優酪乳、吃蛋清、食用豆類食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次朵頤以後都可以在心裏大笑3聲——哈哈哈哈,終於又騙過大腦了!但是不要笑太大聲,被大腦聽到了可就騙不了它嘍~

 

6粥羹使人長時間維持飽腹感

這個實驗中,志願者們被分為兩隊,黃隊的食物為米飯雞肉和蔬菜,外加一杯水;紅隊的食物和黃隊一樣,只不過把所有的食物絞碎成了一大碗粥羹。

接下來對於剛剛吃完飯的志願者進行胃部掃描,發現兩隊人的胃部都滿了。

然後在飯後1小時和飯後4小時分別對兩隊志願者的胃部進行掃描,發現紅隊志願者胃部食物要比黃隊消化得慢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水+固體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部會暫時性地膨脹,喝掉的水很快被排掉,胃部變小,便開始消化固體食物,所以胃部縮小得較快,也較早就產生饑餓感。

而當食物和水絞碎成粥羹的時候,水使得食物的總體積變大,在胃裏停留的時間變長,無法很快在胃裏排出,就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飽腹感。

所以,要減肥喝粥羹是比吃固體糧食喝水更好的選擇哦!但是注意不要在粥羹中多加一些調料,不然就增加攝入嘍~

7我們更傾向於尋找多樣化的食物

實驗中實驗人員準備了兩份糖果,一份五顏六色的,一份只有紫色,但是兩種糖果味道是一樣的。將糖果放在大廳供人們免費食用。

過了一段時間,彩色的糖果已經被吃光了,紫色的糖果還有很多。人們更相信彩色糖果味道是多樣的,所以選擇彩色糖果。

我們的身體在進化中逐漸形成了傾向於選擇多樣化的食物。這對於我們自身的進化是有好處的,但是在我們吃自助餐的時候可就是災難了!

在吃自助的時候,看到多樣的食物,我們的大腦就會變得亢奮,不斷發號命令吃吃吃,結果,我們會比限制選擇的時候多吃30%!

減肥的人不要去吃自助!那些提供各種花樣菜品的聚餐之類的最好也省一省……

8乳製品中的鈣可以幫助除去脂肪

這個實驗稍微有點重口,因為測量數據要收集志願者的——糞便,也就是粑粑啦!

在實驗中,科學家請志願者兩天吃同樣的食物,不過第二天多增加了些乳製品的攝入。收集兩天志願者的糞便進行研究,發現第一天志願者糞便中脂肪的含量為1.5g/100g,第二天為3.09g/100g。

脂肪排出量翻倍呀有木有!

原來,乳製品中的鈣質可以與脂肪分子結合,在小腸中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皂類物質,進而鈣質和脂肪的結合物就被排出了體外。

當然,這類乳製品一定要低脂或脫脂,比如脫脂奶、低脂優酪乳、乳酪、白軟乾酪、鮮牛奶等。

乳製品愛好者的福音,以後吃飯的時候來點乳製品,吃開心的時候還能瘦,簡直做夢都能笑醒!

9脂肪是可以持續燃燒的

運動時候消耗的能量有時候吃兩口就回來了,真是讓人夠沮喪的。但是這個實驗會讓人重新振奮起來。

實驗中志願者運動了90分鐘,結果測試發現這90分鐘一共消耗了161卡,也就是燃燒了19g脂肪,只有一袋薯片的熱量……

知道此刻的你也是心裏一顫,感覺有點小絕望。

在第二天,也就是志願者懊喪地回家什麼也沒幹然後睡了一覺回來後,又測量了下熱量的消耗,結果發現在運動以後的這段時間,即使沒有運動,也燃燒了49g脂肪,比運動時候還多!

原來運動的時候,為肌肉供能的是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容易燃燒;而運動以後,碳水化合物大量消耗以後,就開始分解脂肪進行能量的補充,所以脂肪在運動以後燃燒的是很多的!即使在運動以後,脂肪還能燃燒24小時。

脂肪很大一部分是在運動以後進行燃燒的,所以不要太在意運動以後的消耗。

10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可以帶來意外驚喜

減肥一定要求健身房嗎?

不見得哦!

這個實驗中,志願者是一個肥胖者,平時的生活就是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站著絕對不想走動。其實這好像是大家的共性……

醫生測量了她正常一天的運動消耗,發現很低很低很低……這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比較靜態的狀態下度過。

接下來,志願者被要求把所有站著、坐著的零散時間全用來走一走、動一動,運動量很小,不會產生疲憊。結果發現一天下來竟然多消耗230多卡!這樣堅持下來,一年就能幹掉24斤!

不用去健身房,每天多增加一些很小的運動量就會有這麼大的效果,真的很驚喜呀有木有!

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的改變往往可以帶來巨大的驚喜,平時多走動就可以使脂肪燃燒加倍!

多瞭解一些減肥的小秘密會使減肥事半功倍~

下一次感覺自己還是瘦不下來的時候就對照著這10個小秘密,看看自己哪個沒達標,可以借鑒哪些小心機吧!

也在做一定的運動,可是體重卻沒掉。

是不是新陳代謝慢呢?研究結果並不是。

那為什麼就是瘦不下去呢?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志願者對平時攝入的食物進行了記錄。同時,科學家們也通過讓志願者喝被標記過的水,從另一方面對志願者的攝入進行了記錄。

結果是——志願者自己記錄的熱量竟然比實際攝入熱量少了三分之二!

或許在此你會想,這個志願者真不誠實!但實際上,同樣在小心翼翼記錄攝入熱量的你差不多也會漏掉平時攝入熱量的一半甚至更多!

這是為什麼呢?

低卡食物的攝入雖然利於減肥,但是胃口大吃得多卻是硬傷。

更重要的是,平時你隨口喝了幾口的飲料、吃飯時候拌在飯裏的湯汁你都記錄了嗎?這些熱量可是很高的!你知道飯菜中的湯汁熱量可能會比你吃的菜熱量還高?平時做菜時候加的一些調料的熱量你記錄了嗎?

擦擦你的一身冷汗,少油少鹽少糖少喝湯汁的減肥習慣不是沒有道理的!

5多吃蛋白質會增強飽腹感

你相信機智的你可以欺騙你聰明的大腦嗎?

連大腦都不會欺騙,這些年你是怎麼混的!下麵BBC就教你了一招!

實驗中,三個志願者的食物中的分別多加了10%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啦)、脂肪、蛋白質。注意哦,三個人總的熱量攝入是一樣的~然後他們就開始正常的工作了,按時記錄下他們的饑餓情況。

最後發現,多攝入10%蛋白質的人是餓的最慢的!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蛋白質的攝入會促使一種叫酪酪肽的物質釋放進入血液,酪酪肽隨著血液進入大腦,會抑制饑餓感,所以吃同樣多的食物,只要多增加一些蛋白質的攝入就會減少饑餓感,自然而然地就會少吃很多。

所以平時喝優酪乳、吃蛋清、食用豆類食品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次朵頤以後都可以在心裏大笑3聲——哈哈哈哈,終於又騙過大腦了!但是不要笑太大聲,被大腦聽到了可就騙不了它嘍~

 

6粥羹使人長時間維持飽腹感

這個實驗中,志願者們被分為兩隊,黃隊的食物為米飯雞肉和蔬菜,外加一杯水;紅隊的食物和黃隊一樣,只不過把所有的食物絞碎成了一大碗粥羹。

接下來對於剛剛吃完飯的志願者進行胃部掃描,發現兩隊人的胃部都滿了。

然後在飯後1小時和飯後4小時分別對兩隊志願者的胃部進行掃描,發現紅隊志願者胃部食物要比黃隊消化得慢得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水+固體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部會暫時性地膨脹,喝掉的水很快被排掉,胃部變小,便開始消化固體食物,所以胃部縮小得較快,也較早就產生饑餓感。

而當食物和水絞碎成粥羹的時候,水使得食物的總體積變大,在胃裏停留的時間變長,無法很快在胃裏排出,就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飽腹感。

所以,要減肥喝粥羹是比吃固體糧食喝水更好的選擇哦!但是注意不要在粥羹中多加一些調料,不然就增加攝入嘍~

7我們更傾向於尋找多樣化的食物

實驗中實驗人員準備了兩份糖果,一份五顏六色的,一份只有紫色,但是兩種糖果味道是一樣的。將糖果放在大廳供人們免費食用。

過了一段時間,彩色的糖果已經被吃光了,紫色的糖果還有很多。人們更相信彩色糖果味道是多樣的,所以選擇彩色糖果。

我們的身體在進化中逐漸形成了傾向於選擇多樣化的食物。這對於我們自身的進化是有好處的,但是在我們吃自助餐的時候可就是災難了!

在吃自助的時候,看到多樣的食物,我們的大腦就會變得亢奮,不斷發號命令吃吃吃,結果,我們會比限制選擇的時候多吃30%!

減肥的人不要去吃自助!那些提供各種花樣菜品的聚餐之類的最好也省一省……

8乳製品中的鈣可以幫助除去脂肪

這個實驗稍微有點重口,因為測量數據要收集志願者的——糞便,也就是粑粑啦!

在實驗中,科學家請志願者兩天吃同樣的食物,不過第二天多增加了些乳製品的攝入。收集兩天志願者的糞便進行研究,發現第一天志願者糞便中脂肪的含量為1.5g/100g,第二天為3.09g/100g。

脂肪排出量翻倍呀有木有!

原來,乳製品中的鈣質可以與脂肪分子結合,在小腸中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皂類物質,進而鈣質和脂肪的結合物就被排出了體外。

當然,這類乳製品一定要低脂或脫脂,比如脫脂奶、低脂優酪乳、乳酪、白軟乾酪、鮮牛奶等。

乳製品愛好者的福音,以後吃飯的時候來點乳製品,吃開心的時候還能瘦,簡直做夢都能笑醒!

9脂肪是可以持續燃燒的

運動時候消耗的能量有時候吃兩口就回來了,真是讓人夠沮喪的。但是這個實驗會讓人重新振奮起來。

實驗中志願者運動了90分鐘,結果測試發現這90分鐘一共消耗了161卡,也就是燃燒了19g脂肪,只有一袋薯片的熱量……

知道此刻的你也是心裏一顫,感覺有點小絕望。

在第二天,也就是志願者懊喪地回家什麼也沒幹然後睡了一覺回來後,又測量了下熱量的消耗,結果發現在運動以後的這段時間,即使沒有運動,也燃燒了49g脂肪,比運動時候還多!

原來運動的時候,為肌肉供能的是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容易燃燒;而運動以後,碳水化合物大量消耗以後,就開始分解脂肪進行能量的補充,所以脂肪在運動以後燃燒的是很多的!即使在運動以後,脂肪還能燃燒24小時。

脂肪很大一部分是在運動以後進行燃燒的,所以不要太在意運動以後的消耗。

10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可以帶來意外驚喜

減肥一定要求健身房嗎?

不見得哦!

這個實驗中,志願者是一個肥胖者,平時的生活就是能坐著絕對不站著,能站著絕對不想走動。其實這好像是大家的共性……

醫生測量了她正常一天的運動消耗,發現很低很低很低……這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比較靜態的狀態下度過。

接下來,志願者被要求把所有站著、坐著的零散時間全用來走一走、動一動,運動量很小,不會產生疲憊。結果發現一天下來竟然多消耗230多卡!這樣堅持下來,一年就能幹掉24斤!

不用去健身房,每天多增加一些很小的運動量就會有這麼大的效果,真的很驚喜呀有木有!

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的改變往往可以帶來巨大的驚喜,平時多走動就可以使脂肪燃燒加倍!

多瞭解一些減肥的小秘密會使減肥事半功倍~

下一次感覺自己還是瘦不下來的時候就對照著這10個小秘密,看看自己哪個沒達標,可以借鑒哪些小心機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