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B上幼稚園後變沉默!

日前, 鄺媽媽向記者訴說了她的苦惱:3歲多的女兒去幼稚園有兩個禮拜了。 最近, 她發覺女兒出現了變化:以前的開籠鳥一下子變成小烏龜, 不但沉默了許多, 還不願意動起來。 當她問女兒在幼稚園都學到些什麼時, 交到什麼朋友時, 女兒竟然回答“在發呆唄”, 還直說很悶, 然後就再也不願意多說一句了。 這讓鄺女士非常納悶:之前還好好的, 怎麼突然沉默了呢?

入園後的心理變化:

對此, 從事兒童心理諮詢多年的武老師表示, 孩子突然離開媽媽的懷抱, 投入一個陌生的環境, 肯定很不適應的, 孩子情緒有反應很正常,

Advertisiment
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也要有承受能力, 讓孩子自己學會適應環境變化。

其實, 鄺女士的女兒已經告訴媽媽, 她為什麼變得沉默的原因了:無聊所以“發呆”, 沒小夥伴一起玩所以“很悶”。 所以, 此時, 家長需要做的是溝通和主動出擊。 所謂的溝通, 是和幼稚園的老師溝通, 讓幼稚園老師知道女兒的情況, 在適當時候向女兒提問, 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同時, 當女兒在幼稚園學到唱歌回家表演時, 家長一定要給予鼓勵, 讓孩子備受肯定, 激發其繼續學習的興趣。

第二是主動出擊, 意思是主動為孩子找小夥伴。 別小看小夥伴, 對孩子而言, 那是“天大的事情”。 和要好的小夥伴玩可能會成為孩子要去幼稚園的最大理由。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還找不到要好的小夥伴, 那麼家長就要幫他一把。 “可以主動邀請班中的一到兩個小朋友到家中做客, 或者約好一起到郊外遊玩。 借助共同的家庭活動, 加深孩子間彼此的感情。 當然, 邀請誰一定要先諮詢孩子的意見才定奪。 ”

最後, 家長要和孩子多講一些幼稚園裡好玩的事情吸引她, 激起她再去上幼稚園的興趣。 同時也要親自到幼稚園跟老師溝通, 瞭解孩子在幼稚園裡的表現和適應, 如果適應很好, 那就堅持送她上幼稚園, 並在分開時毅然離去。 (李卓妍)

入園後身體也有小問題

據兒科專家反映:每年9月呼吸科門診量會出現階段性的高峰, 其中兒科的低齡患者比例較大。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造成:其一,

Advertisiment
夏秋季節交替, 孩子體質較弱不能適應環境而出現感冒。 其二, 9月幼稚園開園、學校開學, 孩子從家庭獨立環境中進入群體生活環境, 心理、生理上的不適導致免疫力下降, 出現感冒, 並呈現一定範圍內的交叉感染, 具有流行性, 使患病人群驟然增多。

專家建議, 低齡兒童, 特別剛上幼稚園和剛入學的孩子要在生活上注意以下幾點:1.規律生活、適量運動, 充足睡眠和休息時間。 2.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 3.保持愉悅的心情。 4.注意環境衛生, 開窗通風,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5.多喝水, 規律排便。 6.注意天氣變化, 及時更換衣物。

秋季氣候乾燥, 多數孩子感冒前會出現上火乾咳、便秘等症狀, 這時您需要注意給孩子多喝水, 食用清淡去火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黃瓜、綠豆、豆腐、芹菜等。 如出現面紅目赤、咽喉腫痛、尿少、尿黃、便幹、發熱出汗等症狀, 中醫上屬於熱症和火症的範疇。 兒童純陽體質, 呼吸系統在受到風、寒、燥等外邪侵入後, 會轉化成肺熱咳嗽, 繼而出現發熱、出汗熱不解, 咽喉腫痛, 臉蛋潮紅, 舌尖紅和喘息等肺氣不宣的症狀, 並伴有便秘現象。

肺熱得不到有效宣洩, 病程會持續發展, 熱極傷津液, 煉津液成痰, 由肺熱症轉化為痰熱壅肺症。 繼而出現痰多, 咳黃痰, 流濁涕、黃涕現象, 引發咳嗽和喘息等反應。 在疾病發展過程中, 只要在出現肺熱症狀時, 進行清肺熱治療, 就能有效緩解病症, 降低體溫, 並降低後續症狀程度甚至康復;當形成痰熱壅肺症時, 除需要清熱還需要祛痰、化痰治療。

Advertisiment
痰液既是咳嗽疾病的病理產物, 又是加重咳嗽疾病發展的病理因素, 痰液不除, 咳嗽不止。 因此必須首先祛除痰液才能有效控制咳嗽。 清肺熱、化痰、止咳是治療肺熱咳嗽的三個重要環節, 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 三效合一, 才能快速, 徹底地治療肺熱咳嗽。

據兒科門診統計, 肺熱感冒是兒童常見感冒類型, 占到呼吸科門診量50%以上。 肺熱、咳嗽、痰多是肺熱咳嗽的三大典型症狀。 在形成肺熱階段應該開始進行清肺、化痰的治療。 治療藥物如神苗牌小兒清肺化痰顆粒, 純中藥, 適用於0歲以上兒童服用, 清肺熱、化痰、止咳, 對肺熱感冒體溫升高階段開始服用效果明顯, 並預防肺炎發生。 也可用於肺熱不清反復咳嗽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