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BB犯錯 麻麻就該這麼說教

當孩子作出不禮貌或者其他不好的行為時, 父母應該制止孩子, 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聽父母的話, 及時的停止自己不好的行為。 父母應該採取更有效的方式來讓孩子知道, 如何停止不禮貌、不正確的行為和表現。

1.要嚴肅一些

當父母跟孩子說“停下來”, “不要這麼做”的時候, 有的孩子並不認真對待父母的話, 也不認為這是一個嚴肅的事情。 所以父母在在制止孩子的行為時, 應該嚴肅一點, 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 而不是嬉皮笑臉的, 讓孩子覺得錯誤的言行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父母首先應該表明立場,

Advertisiment
端正自己的態度, 用一種認真的態度和語氣讓孩子停下來, 要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2.要現實一點

上幼稚園的小朋友可能會變得比較聽話, 當父母讓他們停下來或者暫停一會的時候, 孩子能更容易的服從父母的指令。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只有2歲左右, 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夠很快停下來。 比如孩子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哭鬧, 父母簡單的一句“停下來, 不要哭”可能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為2歲的孩子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 可能需要父母解釋很多次他們才會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 所以父母首先要現實一點, 瞭解孩子對你的指令的理解程度, 不要用鄰居家小孩子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 還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來讓孩子學會停下來。

Advertisiment

3.要保持一致性

有的父母在前幾天剛剛制止過孩子一個錯誤的行為, 但是過兩天因為心情好, 就對孩子同樣的錯誤的行為置之不理, 包容孩子的錯誤言行。 這樣會讓之前的教育成果付之東流, 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可以被原諒, 就不會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 更會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形象大大減弱。

4.制止行為要迅速

當你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言行時, 要及時的制止並且糾正孩子, 不要等到過了半個小時才想到去制止他。 比如孩子在餐廳裡吃飯的時候行為不禮貌, 很多父母覺得在公共場合不好意思教育孩子, 就想等到回家再說。 但是等到回家後, 有的孩子已經忘記了自己做過什麼不正確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 所以要及時的制止孩子不好的言行, 如果實在不願意在公共場合下制止孩子, 可以把他叫到一遍, 找個沒人的地方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