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並不需要花費很多金錢或者使用專用設備, 但父母需要用心努力。 給孩子提供大量的交流和接受語言的機會, 是你能送給她的最大的禮物之一。
1. 尋找說話的機會。 在孩子出生後的最初幾年裡, 特別是在三種情況下, 你特別要抓住機會同孩子交談。 第一種是孩子注視你或某個物體的時候。 第二種是孩子做某些手勢(用手去指、觸摸或向你展示某個物體)的時候。 第三種是孩子試圖說話或發出喔啊聲時。 這三種孩子試圖同你交流的情況都是開始同孩子交談的最好機會。
Advertisiment
2. 大量重複。 重複對你也許很無聊, 但對孩子很有吸引力。 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 重複事實上是在強化孩子大腦中聯繫聲音和意義的中樞神經路徑。 父母的語言會給孩子呈現並在她的頭腦中建立起各種概念, 而重複則給了孩子在記憶中搜尋概念的機會。 到孩子一歲的時候, 在不斷重複中, 孩子的大腦裡會積累起說話所必需的大部分聲音, 但這時她還不能說得很好, 因為她不知道這些聲音在說話時究竟應該放在哪裡。 重複正是幫助她掌握這項本領的關鍵所在。
3. 讓孩子主導。 語言研究雜誌發現, 與命令型父母相比, 那些遵從孩子暗示, 跟孩子交流更多的協助型父母能更好地説明孩子進行語言的發展。
Advertisiment
說說孩子的興趣而不是你的興趣將更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孩子能夠保持注意力的時間非常短暫, 特別是在她出生的最初幾個月或幾年, 談論她感興趣的事情時, 孩子將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學習。
4. 輪流說話。 輪流說話能顯示出你對孩子的尊重, 教會她參與交談。 在孩子開始說話之前, 甚至早到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這麼做。 即便她僅僅是發出咯咯聲或牙牙學語, 對待她也應該像對待所有積極參與談話的人一樣。
Advertisiment
5. 任何時候都要回應孩子的交流意圖。 孩子能說話前, 你應該對她發出的聲音或牙牙學語聲給予回應, 對她的交流意圖給予肯定和讚賞(你真的喜歡泰迪熊!)。 在她第一次學著用一個詞說出她看到的東西和她的需求時, 要同時進行詳細的描述(是的, 那是一隻狗, 它確實很大, 看看它的藍色的眼睛!)。 當孩子開始將詞連在一起說時, 幫助她組成句子而不要粗魯地糾正她(你說你想去外面玩?讓我們一起去吧!)。
就語言而論, 你是孩子進行驗證的最主要來源。 你對她交流意圖的反應, 將決定她在嘗試說話時的感受。 無論孩子說得多麼不完美, 只要你的反應是鼓勵讚賞性的,
Advertisiment
6. 用眼神交流。 在交流時, 讓孩子看著你的臉是非常有益的。 這種方法除了能使孩子和你更加親密外, 還能讓她看到你如何用嘴發出聲音並說出詞彙。 面部表情、點頭、微笑等來自你的積極回饋, 將鼓勵孩子進行進一步交流。
面對面交流也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你所說的話。 在你跪著、坐著或彎腰對孩子說話時, 這種交流特別有價值, 我的家裡也養成了這種交流習慣。 一天, 我坐在地板上, 發現女兒一邊說著話, 一邊斜著身子要和我進行目光交流。 這讓我感到自己非常的重要和特別。 我的這種感受並不是來自她所說的內容, 而是來自她眼睛裡流露出的關愛和努力。
Advertisiment
7. 使用“媽媽語”。 父母和孩子說話時, 往往會用傻傻的、輕快的、高聲調的唱歌一樣的談話方式。 語言研究者稱之為媽媽語、父母語(PC), 或者兒向語(CDS)。 事實上, 媽媽語能促進孩子早期的語言發展。 女兒出生前, 我和丈夫曾經發誓絕不會這樣和孩子說話。 但就像飛蛾撲火一樣, 我發現自己有時候不得不這樣對女兒說話。 在不同的文化和國家中都能觀察到媽媽語現象, 寶寶們也非常喜歡父母這樣和他們說話。
研究確認, 寶寶們對媽媽語更感興趣, 這樣講話也有助於寶寶獲得更多的詞彙並提高語法準確性。 使用媽媽語的好處如下:
●這種說話方式的語氣、音調和表露出來的關注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這是在和你說話呢”。
●由於嬰兒處理聽覺資訊比成人慢兩倍,這種慢節奏的說話方式會讓寶寶感到很舒服。
●這種說話方式蘊含了情感,能讓孩子建立並增加對你所說內容的興趣。
●這種說話方式往往是響亮而直接的,能幫助嬰兒把你正在說的話和其他背景聲音區分開來。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與成人相比,嬰兒的聽力敏感度較低。
●這種說話方式的音高屬於孩子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這種說話方式使用的誇張發音有助於寶貝辨別聲音和詞彙。
不過,當孩子介於十八個月到兩歲半的年齡段時,專家建議減少這種方式的交談。
8. 提供交流機會。創設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需要同你交流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此來鼓勵她進行交流。甚至在孩子能說話之前,也不要推測她的需求,而要給她空間和機會來自己提出要求。如果她吃完了香蕉而你認為她還想要更多時,不要自動將香蕉放在她盤子裡,一定要等到她用手指、做手勢、發出咕噥聲說出來或者提出要求(根據她的年齡和交流層次)時再給她,或者只是說“還要香蕉嗎”,不要阻止或迫使孩子要食物,而應該給她機會讓她自己提出她想要什麼。
要經常尋找機會鼓勵孩子交流。比如:
●孩子正在欣賞你吹泡泡。請暫停一會兒,等待她給你信號或提出要求,而不是自顧自地吹氣泡。
●把她從浴缸裡抱出來時讓她選擇,諸如“你要綠色毛巾,還是黃色毛巾”,而不是直接把她裹住。
●如果你在和孩子玩彈跳遊戲,把孩子放在你的膝上上下舉動,然後停下來等她提出繼續玩的請求。
9. 照料孩子時多對孩子說話。利用每天日常換尿布、餵食、洗澡、穿脫衣服、上床睡覺的時間與孩子說話交流。簡單敘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對孩子的行動和好奇的事物進行評論,你一天就能說出三萬個詞。
10. 使用手勢語。許多父母認為,如果他們教孩子使用手勢語,孩子就會失去說話的動力。事實正好相反。《幫助孩子開口說話》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歐文斯博士認為,手勢和動作可以提高孩子交流的能力,推動她開口說話。研究顯示,在沒有聽力損害的情況下,學習手勢的孩子能更好地辨認字母和聲音,能夠掌握更多的詞彙、具有更高級的交流技能和更高層次的閱讀能力。手勢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我會用完整的一章來闡述這個問題(具體內容請參看本書第6章)。
11. 做好語言示範的榜樣。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說話的,因此在孩子能接觸到的人中,你是最重要的使用語言的榜樣。下面幾條能説明孩子更加輕鬆地學習語言:
●使用孩子比較容易學會的較短的單詞。
●慢慢地說,這樣孩子才能聽到組成單詞的所有聲音。
●在單詞之間稍作停頓,讓孩子能夠辨別詞與詞之間的界線。
●適當地使用詞彙,這樣孩子才能學到合適的詞語用法。
12. 給孩子讀書。讀書是給孩子提供語言刺激的絕好機會,也是培養孩子一生熱愛書籍的重要一步。給孩子讀書的做法開始得愈早愈好的。八個月大時,孩子在聽你讀過一本故事書後,對特定詞語的識別能夠保持兩周。另外,對兩歲孩子進行的一些研究還發現,與那些很少聽大人讀書的孩子相比,很早就開始經常聽大人讀書的孩子具有更好的語言能力。由於這個話題非常重要,所以我將用單獨的一章進行專門的論述(具體內容請看第8章)。
13. 從語言病理學家那裡借用一些技巧。儘管下面表格中列出的技巧是針對學習語言有困難的孩子,但對處於語言學習中任何層次的孩子都有所説明。這些技巧也能幫你增加每天說話使用的詞彙量,希望的目標是接近三萬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方法時,應該避免有意地去糾正孩子使用的語言。
14. 進行語言刺激旅行。威廉姆·福勒在他的書《談話從嬰兒開始》中建議,讓孩子進行他所謂的語言刺激旅行。這樣做會很花錢嗎?不,事實並非如此。比如說,你不必為了讓孩子學習法語,就帶她去香榭麗舍大街進行奢華的語言之旅。你只需要帶著她圍繞房子散散步,說說你所看到的東西,說說你所發現的不同的東西就可以了。大膽些的話,也可以帶著她到鄰近的地方走走,或驅車去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海濱等。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後使用與孩子年齡和語言發展水準相適應的語言與她交流。最初你可以抱著她,但是隨著她慢慢長大,活動能力增強,可以鼓勵她爬或者走,這樣你就能更準確地瞭解到她想去哪兒或她對什麼感興趣。你甚至可以做問問題的遊戲,比如“你的頭髮在哪兒?”或“看到了什麼藍色的東西嗎?”確保這種做法不要像在訓練,而要輕鬆有趣。
15. 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所謂的發展“正常”,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現得大不相同。你無法控制孩子會在何時發生語言發展上的飛躍,而只能去創造最好的環境促進這種變化的出現。確保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來支持孩子,然後順其自然,不要過分關注結果。吉爾·塔姆和寶拉·斯賓思博士在他們的著作《從最初開始,培養聰明寶寶》中指出:“與其關注一個孩子做到了什麼或沒做到什麼(這些很大程度上是難以控制的)……還不如去關注,作為看護人的你,是否能夠切實有效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從而促進她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究竟在說什麼?
可理解性指的是孩子所說的話在何種程度上能夠被聽懂。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時,家庭以外的人很難聽得懂孩子努力在表達的意思。通過語言進行清晰表達,需要孩子能夠協調發音並掌握一定程度的語言運用。
“這是在和你說話呢”。●由於嬰兒處理聽覺資訊比成人慢兩倍,這種慢節奏的說話方式會讓寶寶感到很舒服。
●這種說話方式蘊含了情感,能讓孩子建立並增加對你所說內容的興趣。
●這種說話方式往往是響亮而直接的,能幫助嬰兒把你正在說的話和其他背景聲音區分開來。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與成人相比,嬰兒的聽力敏感度較低。
●這種說話方式的音高屬於孩子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這種說話方式使用的誇張發音有助於寶貝辨別聲音和詞彙。
不過,當孩子介於十八個月到兩歲半的年齡段時,專家建議減少這種方式的交談。
8. 提供交流機會。創設一種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孩子需要同你交流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此來鼓勵她進行交流。甚至在孩子能說話之前,也不要推測她的需求,而要給她空間和機會來自己提出要求。如果她吃完了香蕉而你認為她還想要更多時,不要自動將香蕉放在她盤子裡,一定要等到她用手指、做手勢、發出咕噥聲說出來或者提出要求(根據她的年齡和交流層次)時再給她,或者只是說“還要香蕉嗎”,不要阻止或迫使孩子要食物,而應該給她機會讓她自己提出她想要什麼。
要經常尋找機會鼓勵孩子交流。比如:
●孩子正在欣賞你吹泡泡。請暫停一會兒,等待她給你信號或提出要求,而不是自顧自地吹氣泡。
●把她從浴缸裡抱出來時讓她選擇,諸如“你要綠色毛巾,還是黃色毛巾”,而不是直接把她裹住。
●如果你在和孩子玩彈跳遊戲,把孩子放在你的膝上上下舉動,然後停下來等她提出繼續玩的請求。
9. 照料孩子時多對孩子說話。利用每天日常換尿布、餵食、洗澡、穿脫衣服、上床睡覺的時間與孩子說話交流。簡單敘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對孩子的行動和好奇的事物進行評論,你一天就能說出三萬個詞。
10. 使用手勢語。許多父母認為,如果他們教孩子使用手勢語,孩子就會失去說話的動力。事實正好相反。《幫助孩子開口說話》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歐文斯博士認為,手勢和動作可以提高孩子交流的能力,推動她開口說話。研究顯示,在沒有聽力損害的情況下,學習手勢的孩子能更好地辨認字母和聲音,能夠掌握更多的詞彙、具有更高級的交流技能和更高層次的閱讀能力。手勢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我會用完整的一章來闡述這個問題(具體內容請參看本書第6章)。
11. 做好語言示範的榜樣。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說話的,因此在孩子能接觸到的人中,你是最重要的使用語言的榜樣。下面幾條能説明孩子更加輕鬆地學習語言:
●使用孩子比較容易學會的較短的單詞。
●慢慢地說,這樣孩子才能聽到組成單詞的所有聲音。
●在單詞之間稍作停頓,讓孩子能夠辨別詞與詞之間的界線。
●適當地使用詞彙,這樣孩子才能學到合適的詞語用法。
12. 給孩子讀書。讀書是給孩子提供語言刺激的絕好機會,也是培養孩子一生熱愛書籍的重要一步。給孩子讀書的做法開始得愈早愈好的。八個月大時,孩子在聽你讀過一本故事書後,對特定詞語的識別能夠保持兩周。另外,對兩歲孩子進行的一些研究還發現,與那些很少聽大人讀書的孩子相比,很早就開始經常聽大人讀書的孩子具有更好的語言能力。由於這個話題非常重要,所以我將用單獨的一章進行專門的論述(具體內容請看第8章)。
13. 從語言病理學家那裡借用一些技巧。儘管下面表格中列出的技巧是針對學習語言有困難的孩子,但對處於語言學習中任何層次的孩子都有所説明。這些技巧也能幫你增加每天說話使用的詞彙量,希望的目標是接近三萬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方法時,應該避免有意地去糾正孩子使用的語言。
14. 進行語言刺激旅行。威廉姆·福勒在他的書《談話從嬰兒開始》中建議,讓孩子進行他所謂的語言刺激旅行。這樣做會很花錢嗎?不,事實並非如此。比如說,你不必為了讓孩子學習法語,就帶她去香榭麗舍大街進行奢華的語言之旅。你只需要帶著她圍繞房子散散步,說說你所看到的東西,說說你所發現的不同的東西就可以了。大膽些的話,也可以帶著她到鄰近的地方走走,或驅車去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海濱等。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後使用與孩子年齡和語言發展水準相適應的語言與她交流。最初你可以抱著她,但是隨著她慢慢長大,活動能力增強,可以鼓勵她爬或者走,這樣你就能更準確地瞭解到她想去哪兒或她對什麼感興趣。你甚至可以做問問題的遊戲,比如“你的頭髮在哪兒?”或“看到了什麼藍色的東西嗎?”確保這種做法不要像在訓練,而要輕鬆有趣。
15. 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所謂的發展“正常”,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現得大不相同。你無法控制孩子會在何時發生語言發展上的飛躍,而只能去創造最好的環境促進這種變化的出現。確保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來支持孩子,然後順其自然,不要過分關注結果。吉爾·塔姆和寶拉·斯賓思博士在他們的著作《從最初開始,培養聰明寶寶》中指出:“與其關注一個孩子做到了什麼或沒做到什麼(這些很大程度上是難以控制的)……還不如去關注,作為看護人的你,是否能夠切實有效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從而促進她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究竟在說什麼?
可理解性指的是孩子所說的話在何種程度上能夠被聽懂。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時,家庭以外的人很難聽得懂孩子努力在表達的意思。通過語言進行清晰表達,需要孩子能夠協調發音並掌握一定程度的語言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