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DQ:探究錯誤行為的起源

我所涉足並希望激勵其他人共同研究的DQ理論, 不是以孩子們如何做錯事為中心, 而是以是什麼促使他們做錯事為中心。 所以, 一些行為主義者看到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時, 會認為是一個欠發展的超我使他犯了錯誤, 而我看到的則是驅使他做錯事的動機。

心理學大師亞伯拉罕·馬斯洛對人類需求的架構研發了一些了不起的理論。 馬斯洛認為, 人要實現自我——真正的幸福和圓滿, 就必須讓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以諸如食物、水和空氣這樣的生理需求為起點。 需求的第二層次是安全感,

Advertisiment
大體分為平安;穩定;依賴;保護;沒有恐懼、焦慮和混亂;需要組織、秩序、法律和制約;需要有力量的保護者。

在五個實現自我的層次中, 排在第三的是對於愛與隸屬的需求。 如果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到了較好的滿足, 那麼真正幸福所需要的愛的感覺和隸屬感的需求就會出現。 這其中包括給予與接受愛, 當這一點得不到滿足時, 一個人就會強烈地感到缺少朋友、夥伴或孩子。 這樣的人將渴望與人們普遍建立聯繫, 渴望在一個團體中或家庭中受到重視, 並且會竭盡全力達到這個目的。 獲得這種被人重視的感覺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更重要, 他有時甚至會忘記饑餓居於首位, 忘記愛是不真實的、不是必不可少的。

Advertisiment
而眼下一陣陣孤獨、受排斥、遭拒絕、沒有友誼的悲痛會壓倒一切。

尊重列為第四個層次。 這是與驅動人犯錯誤的動機最為接近的層次, 在我對DQ進行研究的過程中, 我發現了解釋這一點的證據。

一般而言, 我們社會中所有的人都需要和渴望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牢靠的、通常是很高的評價, 這就是對自尊的需求。 這些願望又可以分成兩個層次, 首先是對於力量、成就、知識和能力、面對世界的信心, 和獨立與自由的需求。 其次, 我們有我們對稱之為名譽和威信的需求——即來自他人的尊敬, 這其中包括地位、名聲和榮譽感、主宰、被認可、被注意、重要性、尊嚴或者讚賞。 對自尊需求的滿足帶來自信、擁有價值、力量和能力的感覺,

Advertisiment
和在世上有所作為的感覺。 如果未達到這些需求會產生自卑感、產生軟弱和無望的感覺。

馬斯洛明確指出, 人類極力要獲得重視和高度認可的感受不僅對於一個人的幸福至關重要, 而且對他的整體心理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同意他的理論, 我發現在辨別驅使我們做錯事的理由方面, 這個理論同樣起作用。

馬斯洛實現自我的最後層次體現在這個理念上:即使我們在所有方面都很滿足, 但如果我們沒有做我們自己適合做的事情, 我們就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好了, 有關馬斯洛的話題到此為止。 讓我們接下去談談如何理解你的孩子做錯事的動機。

我在這裡大膽對你道出實情: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誤!每個孩子都會對他的父母做出至少一種錯誤的挑戰。

Advertisiment
自有時間記載以來, 孩子們都會惹得他們的父母火冒三丈。 實際上, 有時候一件小事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下一次在你6歲的孩子把你的內衣藏在床墊下弄得皺巴成一團時, 你可以仔細讀一下聖經的第一部。 我們在前面說到過這個問題, 我們大家都會記得亞當、夏娃的故事, 都會記得他們怎麼不聽上帝的警告偷吃禁果的故事。 上帝用兩個做錯事的孩子開創了人種。 在古希伯來, 起源這個詞實際上可解釋為:你的孩子會向你挑戰, 要做好準備, 直到你的頭髮變白, 一縷縷脫落為止。

相關用戶問答